經嚴子陵釣臺作四首 其四
長天杳杳道冥冥,一士孤風達至精。
云若有心應有著,魚緣輕餌是輕生。
何人楚澤三年放,此地家灘七里清。
應宿將臣皆列士,未將煙水博功名。
長天杳杳道冥冥,一士孤風達至精。
云若有心應有著,魚緣輕餌是輕生。
何人楚澤三年放,此地家灘七里清。
應宿將臣皆列士,未將煙水博功名。
長空幽遠道路昏暗,嚴子陵孤高的風范達到了至純至精的境界。云如果有心就應該有所附著,魚因為貪圖輕餌而喪失性命。是何人在楚澤被放逐三年呢?此地的家灘七里水色清澈。那些應星象而成為將相的人都是忠烈之士,但他們卻沒有用隱居煙水來博取功名。
杳杳:形容悠遠、深遠。
冥冥:昏暗的樣子。
一士:指嚴子陵。
孤風:孤高的風范。
至精:至純至精的境界。
著:附著。
緣:因為。
楚澤三年放:可能暗指屈原被放逐于楚澤之事。
家灘七里清:指嚴子陵釣臺所在的七里灘,水色清澈。
應宿:古人認為將相大臣與天上星宿相應,這里指應星象而成為將相的人。
列士:忠烈之士。
煙水:指隱居的江湖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嚴子陵是東漢著名隱士,拒絕光武帝劉秀的征召,隱居垂釣。詩人經過嚴子陵釣臺,有感于嚴子陵的事跡,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頌嚴子陵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追逐功名的世俗之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和對名利的思考。
黃河不解洗彭城,空使群兇起斗爭。一載始通南國貢,三山猶駐朔方兵。寄奴故里人何在,亞父荒陵土欲平。卻憶朱陳好村落,幾時煙雨看春耕。
年將不惑一村夫,難得垂詢頒手書。司馬回朝誠有慶,荊公遺法豈輕除?要知冷暖宜觀鴨,莫見淵淪便羨魚。何處春風吹不到?等閑勿棄手中鋤。
宓妃留枕久消磨,翩若驚鴻一日過。羅襪生塵流盼語,但拋玉佩向微波。
蕭條冶城寺,杖屨日登臨。古木涼風急,空山落葉深。夜燈明鐵塔,秋雨暗松林。衲子清游處,閒來獨自吟。
東風力軟落花輕,一曲離歌客未行。載酒滿船還載月,坐聽啼鳥溧陽城。
淮東兒女十四三,掘菜條桑學養蠶。春氣熏人濃似酒,不曾飲去也須酣。
不畫乘鸞女,應憐素質新。霜機驚落早,風麈尚揮頻。席上曾歌怨,窗間或掩顰。何如為君子,遠路障埃塵。
舊好應無厭,新知亦已歡。銜杯遲月上,揮麈惜燈殘。世態閒堪見,浮蹤拙自安。所欣東壁影,時近夜光寒。
平生喜求友,結托盡名士。英游非不多,落落鮮知己。夫君文章伯,問學富經史。大器須晚成,至寶不輕市。相逢吳會間,論議發蒙鄙。未會神先交,遽別情曷已。蕭條歲云徂,飛雪遍千里。江寒蟄魚龍,路遠積煙水。離異未足嗟,合并寧可擬。獨懷同門朋,為我謝屠子。
街鼓無聲更漏咽,不知殘夜如何。玉繩歷落耿銀河。鵲驚穿暗樹,露墜滴寒莎。夢里相逢還共說,五湖煙水漁蓑。鏡中綠發漸無多。淚如霜后葉,摵摵下庭柯。
君處春光妾處秋,離心百尺峻如樓。儂身福命生來薄,注祿單分萬斛愁。
春來游未遍湖山,已是風光一半殘。細把劉郎詩讀后,鶯花雖好不須看。
人謂滄洲不可即,我尋滄洲來咫尺。黃堂太守住滄洲,指示丹青得真跡。持將半幅入京師,一片寒云墮瑤席。春風吹花花欲然,夜雨漲溪溪更碧。扣船渡口問漁郎,沽酒山中醉木客。萬卷書藏鄴侯家,一區地儗楊子宅。紫芝赤箭滿地生,甘泉香霧和云滴。沙堤日暮踏殘紅,石室月明坐虛白。回觀宦海何渺漫,每念蒼生思救恤。陸渾迢遞輞川荒,眷此滄洲竟成癖。
枝噤昏鴉,煙沈金鴨,凍笳凄斷譙門。霰珠飄瓦,霜風砭骨,暮天低壓重云。晚來寒意驟,慣驚散、璿閨夢痕。臉霞紅褪,螺鬟翠減,銜恨倚籠熏。憑省念、官梅春事爛,奈打窗斜雨,催送黃昏。淚花偷飏,孤歡細憶,那時寶鈿同分。撩人情緒惡,幾愁損、眉山怨顰。天南天北,金錢暗擲禁斷魂。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滿洲。誰能驚鵩鳥,作賦為沙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