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通判梁端夫朝奉曉登峴山有作
天宇霜來峴首高,爽心先寄雪中橈。
早陪勝集方多暇,應念前人不復朝。
鴈影有時搖莽蒼,江聲終日上岧嶤。
遙知清絕詩成際,正似寒窗火欲銷。
天宇霜來峴首高,爽心先寄雪中橈。
早陪勝集方多暇,應念前人不復朝。
鴈影有時搖莽蒼,江聲終日上岧嶤。
遙知清絕詩成際,正似寒窗火欲銷。
秋霜降臨,峴山在天空下顯得格外高峻,暢快的心情先隨雪中的船槳傳遞出去。早早地參與這高雅的集會正有許多閑暇時光,也該想到前人已不再能前來。大雁的影子不時在迷茫的暮色中晃動,江水的聲音整日在高峻的山上回蕩。遙想您寫出清絕詩句的時候,正像那寒窗前爐火即將熄滅的情景。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通判:官名。朝奉:宋官階名。峴山:在湖北襄陽。
峴首:即峴山。
橈:船槳,這里代指船。
勝集:高雅的集會。
不復朝:不再前來。
莽蒼:迷茫的郊野,這里指迷茫的暮色。
岧嶤:高峻的樣子。
清絕:清新絕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詩人和通判梁端夫朝奉唱和之作。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詩人與友人參與集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表達對前人的緬懷和當下的閑適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寫景生動,語言流暢。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雅趣。
扁舟西溯蜀江長,邂逅論交得老蒼。
幕客可能淹杜甫,郎官誰復識馮唐。
梅花開日方聯事,柳絮飛時遽趣裝。
我過洞庭應有日,定須來掃蓋公堂。
劉郎初自日邊歸,入峽殷勤寄我詩。
大小承天思越絕,后先去國會坤維。
分題應記跳珠夜,送別還思入竹時。
千里遙遙共明月,此心無合亦無離。
古剎何年有,傳聞貞觀初。
藥痊明主疾,鼠福梵王廬。
帝賜褒嘉禮,神留吉利書。
殘僧三四輩,朝莫自鐘魚。
白首論文得蔡侯,江東尊酒半年游。
龍頭家世高千佛,驥足聲名重一州。
方喜同僚吳芮國,不堪回首仲宣樓。
送君撩我思鄉意,薄有田園歸去休。
氣壓群陰首占陽,生賢時節自非常。
十分天上月輪滿,一線人間日影長。
攬轡威名崖雪凜,和羹消息嶺梅香。
要知三峽無窮水,便是詞源與壽觴。
終夜江聲枕上喧,子規未叫已銷魂。
身乘篳路思熊繹,詞誦離騷吊屈原。
城邑舊為夔子國,民人多是楚王孫。
誤恩分閫方圖報,宿處那堪是報恩。
一室不暇掃,心期掃天下。一榻不妄設,所待必賢者。
南州杰出士,林泉事瀟灑。閉門謝弓招,道合不吾舍。
誰云性少通,得一不為寡。豫章豈私交,端欲重宗社。
漢廷無此賢,忍使遺在野。交章薦天闕,聘禮備車馬。
高人竟不屈,清風凜華夏。寄聲郭有道,一木難支廈。
肯同樊處士,聲名祇虛假。雞酒吊知音,韜光老松槚。
倘令居孔門,行藏似回也。江西今仲舉,吏事飾儒雅。
神交千載友,丹青妙摹寫。作亭古東湖,鱗鱗萬椽瓦。
序嗤滕閣王,詞偪長沙賈。佳客從公游,湖光瑩尊斚。
孺子真可師,世途何土苴。行矣浙東西,鉏犂各歸把。
叱馭西來媿子陽,舊交重見白眉常。
傷心鬼錄人何短,回首蓬山話更長。
夔府并游容倚玉,計臺高選輟含香。
我非逸少君如謝,聊繼蘭亭曲水觴。
籃輿拂曉出東關,鐘磬聲聞杳靄間。
心欲報恩頻入院,人逢勝己更觀山。
竹香細細禪房靜,江水渾渾野渡閑。
欲問漁人國興廢,黃鸝隔葉語緜蠻。
易任夔子國,身猶在重湖。
夢魂輒先往,臨江觀陣圖。
奇才蓋三國,壯志吞兩都。
惜哉功不遂,英雄為欷歔。
胡為恍惚間,微茫見規模。
清時恥談兵,武侯其戲予。
日掩云間色,榆栽天上株。
芳聯仙桂籍,窮送舊桃符。
遠岫明廬阜,澄江接帶湖。
宣麻開晉國,入蔡憶金吾。
去歲游廬山,社中觀白蓮。不飲遠公酒,聊酌聰明泉。
肩輿過武昌,乘興西山巔。巖乳飲菩薩,詩篇誦蘇仙。
夔州苦無井,癭俗殊可憐。竹筩喉不干,可浣不可煎。
日汲臥龍水,屢頼擔夫肩。所取都幾斛,深慚未投錢。
前日招提游,入耳聲涓涓。泓澄可照膽,草木皆光妍。
卻疑南陽人,蟠蟄清泠淵。慘淡會風云,滂沱霖普天。
源如少陵詞,清入光芒篇。余波漲瞿唐,洶涌吞百川。
何人著水經,漏此不及編。道人出新茗,林間手新研。
共以夷齊心,來結觀音緣。至今清夜夢,猶到幽亭邊。
交游況離索,回首成凄然。何時鹿呦呦,重訪山中禪。
節物催吾老,天涯見立秋。
涼微金尚伏,暑熾火初流。
家遠思嘗稻,年衰怯戴楸。
歸耕期已近,河漢望牽牛。
鄱江同事半年賒,直諒何人似去華。
吏報圜扉多鞠草,民歌枯木再生花。
暫留蕭寺行逢雨,剩作新詩語帶霞。
褒德自應侯卓茂,清朝知己況如麻。
隔岸呼舟子,湖山日欲曛。
人家數點火,風物一川云。
小渡漁人占,中流縣界分。
秋深山驛冷,蕭瑟夜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