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寒食
忽逢群盜到江津,驚若奔魚跳此身。
煙焰幾為新節鬼,風塵敢憶故鄉人。
幾家有物蒸嘗在,到處無時哭泣頻。
日日凄風兼苦雨,要知寒食客愁真。
忽逢群盜到江津,驚若奔魚跳此身。
煙焰幾為新節鬼,風塵敢憶故鄉人。
幾家有物蒸嘗在,到處無時哭泣頻。
日日凄風兼苦雨,要知寒食客愁真。
忽然遇到一群強盜來到江邊渡口,我驚恐得像奔逃的魚一樣趕緊逃竄。煙火彌漫中差點成為這寒食節的新鬼,在這戰亂風塵里哪敢再思念故鄉的親人。有幾戶人家還存有祭祀的物品,可到處隨時都能聽到頻繁的哭泣聲。天天都是凄風苦雨,由此可知寒食節時客居之人的憂愁是多么真實。
江津:江邊渡口。
蒸嘗: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此詩創作時間背景應是社會動蕩、盜賊橫行時期。詩人在寒食節時于海陵(今江蘇泰州)遭遇強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客居他鄉,經歷此番驚嚇,內心充滿了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生活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動蕩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的事件和場景描寫,真實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高,但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生動的文學資料。
薄暮抵山驛,高舂辭薊丘。
青山半銜日,重為行人留。
山中三日行,頗覺懷抱幽。
鳥鳴白云澹,不省人間憂。
簡書復驅出,兀兀如拘囚。
自憎牛馬走,真作稻粱謀。
何人諧夙尚,為我營莬裘。
方蘭移取遍中林,
馀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
老翁七十尚童心。
典衣為沽酒,典地為裁花。小樓新構就,明歲屬誰家。
種花莫種奇,卜筑何妨拙。客來歸不歸,樓上看明月。
樓前湖水平,樓外四山青。樓中經一卷,堪醉不堪醒。
白晝鶯聲囀,清宵鶴唳過。幾番沉醉后,喚醒興偏多。
乍騁蘭筋上九崍,各分軍寄擁群材。
本期決戰臨丹浦,誰遣沈槍臥綠苔。
遼海風塵歸皂帽,巴陵祠廟鎖煙煤。
莫言厝火為安策,烽照甘泉正劫灰。
見說朱櫻正及時,
眼穿火齊曉云披。
筠籠走送還能否,
好帶朝霜摘幾枝。
雨潤煙濃十二峰
云間合有楚王宮
遙知別后西州夢
一抹春愁淺淡中
五更吹角起,征夫均有程。
祗今湘水棹,何異剡溪情。
瑞采千林雪,皇華萬里旌。
天涯分袂意,留語記芝城。
躍馬青羅步幛間
松林盡處是前山
玉梅剛障春風面
殘雪融時見一斑
漫天大雪催新句,可惱東坡下韻嚴。黃鶴詩佳應閣筆,葫蘆樣好也題鹽。月明野水橫孤艇,花滿寒枝壓矮檐。白玉合成茲世界,大觀猶憶華峰尖。
剡水自彈安道曲,東郊難駕邵雍車。白當三臘占為麥,飛向長筵看是花。落落不因人便熱,飄飄一似我無家。嚴寒絕少爐中炭,又向樽前兩手叉。
旅櫬猶飄泊,
艱難土一抔。
吳云悲極目,
楚水黯生愁。
夢破紅羊劫,
魂依黃鶴樓。
先塋何日傍,
轉使憶松楸。
妙行無拘執
三界非出入
相對且無言
巍巍獨足立
陌頭紅杏尚嬌小。
三五月明燈事好。
梅落還開煙九遲,
柳黃未綠鞦韆早。
莫敲畫鼓損珠絡,
欲破黃柑思鳥爪。
今夜并州似故鄉,
紅蓮燭下春愁少。
稻壟楓林錦纈文,
秋郊樂事壓芳春。
為山谷訪竹尊者,
介衛公尋石丈人。
午暑緩觴休北寺,
夕曛趣駕度東津。
勝游偶際文書暇,
一笑溪山面目親。
暮宿山下城,朝上山下驛。
山高云霧深,飯久初見日。
豈不畏馳驅,欲憩仍復出。
悄悄閔農心,落落用世術。
川涂漭無際,稅駕何時必。
賴此寬旅憂,千里青未畢。
山翁老病入腰膂
坐覺諸兒行步奔
暫出衡門須策杖
千回上樹更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