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詩四十八首 其一一
神仙妙用最難窺,
學道多因欲道迷。
向此若能明水火,
這回方得識東西。
真鉛莫把凡鉛雜,
真婦休將世婦齊。
離坎自交身自泰,
恁時方見是夫妻。
神仙妙用最難窺,
學道多因欲道迷。
向此若能明水火,
這回方得識東西。
真鉛莫把凡鉛雜,
真婦休將世婦齊。
離坎自交身自泰,
恁時方見是夫妻。
神仙的奇妙作用最難窺見,學習道術多因欲望迷惑了真道。在此若能明了水火(內丹中的坎離),此時才能認識真正的方向。真鉛不要與凡鉛混雜,真陰(真婦)不要與世俗之婦等同。離(火)坎(水)自然交合則身體安泰,那時才見(離坎)如同夫妻般和諧。
水火:內丹術語,指坎(水)離(火)二卦,代表先天陰陽之氣。
真鉛:內丹中先天之精,與凡鉛(后天雜氣)相對。
離坎:八卦中的兩卦,離為火(陽),坎為水(陰),喻指體內陰陽二氣。
泰:安泰、平和。
夫妻:比喻陰陽二氣相交融合的狀態。
此詩為道教金丹派闡述內丹修煉的詩作,約創作于宋代內丹術興盛時期。作者通過詩歌傳播丹道要訣,強調修煉需明辨真凡、調和陰陽,可能是總結修煉心得或傳道時所作。
全詩圍繞內丹修煉核心,指出需明水火(坎離)、辨真凡,通過陰陽交合達到身心安泰,是丹道修煉的重要指導詩,體現了道教內丹學‘性命雙修’的思想。
煌煌文德門,絳殿高巍巍。朔望奉朝謁,自覺身光輝。
吾家濟水南,舊隱掩雙扉。三徑雖就荒,松菊猶依依。
歸歟懷魏闕,倦宦念東歸。游子行未已,江湖鴈南飛。
去就兩無策,躊躇送殘暉。
舉手炷香,而供養佛。其心自知,應念獲福。
舉手操刀,恣行殺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獄。
或殺或供,一手之功。云何業報,罪福不同。
皆自橫計,有如是事。是故從來,枉沈生死。
雷長芭蕉,銕轉磁石。俱無作者,而有是力。
心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來藏,不許有識。
幽谷青青樹,移根倩爾栽。
祇疑荊棘地,不稱棟梁材。
豈為歲寒改,稍看春色回。
清陰惟海國,回首思悠哉。
肩輿歷盡黃茆岡,青山壁立聳大行。
忽驚雷轉山石裂,濤頭千尺分錢塘。
飛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
高巖俯瞰先目眩,杖策縱觀森股栗。
只疑天河瀉地上,又恐滟滪飛山脊。
猿猱悲鳴霜樹折,虎豹震動山月黑。
千年水石自成寶,下有蛟龍深莫測。
明年歲旱當汝求,暴雨一聲飛霹靂。
先師詔后人,學優仕有余。治身猶農功,勤惰報亦如。
公子生華屋,翛然山澤癯。胸中一丘壑,結髪談詩書。
閑平風流在,自與常人殊。清華通帝籍,簪受輝里閭。
我獨求試吏,十室聊卷舒。未起青云心,且與黃卷娛。
淮壖留薦饑,待子活焦枯。前賢跡相踵,詠歌載西湖。
麥秋未可期,往哺當勤劬。作詩聊祖道,請以書鄰虛。
管鮑死已久,交情云雨翻。平生我知子,窺見墻及肩。
老驥嘆伏櫪,壯士悲暮年。百金空鬻技,未分齒髪殫。
哀哉兔絲蔓,生理寄所纏。君看秋風至,掃蕩何時安。
誰令三徑荒,投老食屢艱。短綆謾自持,欲引百尺泉。
造物不我私,同彼草木繁。不求桑榆暖,乃慕松桂寒。
學稼雖可賤,樂志良獨難。當觀五鼎食,不異瓢與簞。
卜筑愿俱棲,勿學雞相連。作詩置坐右,勉視后者鞭。
此出檀衣,慈母授我。
不敢手撲,矧敢覆臥。
五十余年,儼臨清眾。
寒暑不易,盡形受用。
師后當知,商那和老。
于母腹中,披九枝草。
豫章生而奇,蔚有千尋志。柯為直見伐,根中萬乘器。
自貽斧斤厄,信坐文章累。不如樗與櫟,生理默自遂。
榮枯同蒿艾,老死徒棄置。我愿處不材,一官隱官市。
豈知夏畦勞,乃負淵明愧。卻羨任公子,蕭然居畏壘。
彈冠聊爾爾,頗似漆園吏。官居接農舍,稼穡云靡靡。
放衙日亭午,吏散飽春睡。此語慎勿出,請為倉庾氏。
漫士誰當識姓名,朅來微宦稱單平。
卑棲已分軒無過,高誼良慙蓋始傾。
負米未容辭五斗,屠羊安得羨三旌。
夫君信欲光蓬陋,浪擲新詩一羽輕。
危構飛空舊奐輪,澄光爽氣壓城闉。
下臨曲水山陰禊,不障西風庾亮塵。
謾擬江南入圖畫,只憑詩匠掃蕪堙。
少陵有句真堪詠,翠竹江村月色新。
斗酒豚蹄語未終,飛花弄態作沖融。
寒威尚帶嘉平臘,和氣爭先養物風。
爽入西山千仞色,潤添南畝一犂工。
先生休道催科拙,趁著河東歲屢豐。
家孝友以為鄉,塾道德以為基。橫忠義之勁氣,吐剛方之談辭。視閻浮其一漚,而寄夢境于儋耳。開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此其大凡也。
屬熙豐之勃興,追舜禹之有為。常一出而事悮,則袖手悠然而去之。如鳳如麟,而瑞冠一世。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造禆販之中傷,嗟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為娛嬉。則倒用祖師之印,檄萬古而疾馳。如河漢之流,無有窮極。如煙云之出,無有定姿。欲錄之以藏,則懼六丁之竊取。要當以日月為字,而天為碑。可乎。
一封已責被敷天,十萬饑民粥與??。
不待丹砂錫難老,自憑陰德享長年。
壽絳固已占黃髪,珠火還應養寸田。
況是玉皇香案吏,御風騎氣本泠然。
火風肆怒嗔,萬物遭蕩焚。
起止甚自若,不受冤債吞。
六情具三毒,安得有罪愆。
異哉根與境,乃得此理存。
張公鎮關南,賓客多俊偉。芝蘭已秀發,父子作知已。
圣人樂育才,充庭皆濟濟。仲也與計偕,發軔已千里。
毛侯東南特,清澈分潄水。并驅及春風,聯璧驚都市。
麟鳯豈無種,貂蟬能有幾。承家貴勛業,可獨在書史。
自憐坐樗散,所學慙簣止。永懷勝已游,塵土濯清泚。
相從苦匆促,寫別亦狂斐。離庭寒日暮,目斷塵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