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居士贊
家孝友以為鄉,塾道德以為基。橫忠義之勁氣,吐剛方之談辭。視閻浮其一漚,而寄夢境于儋耳。開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此其大凡也。
屬熙豐之勃興,追舜禹之有為。常一出而事悮,則袖手悠然而去之。如鳳如麟,而瑞冠一世。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造禆販之中傷,嗟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為娛嬉。則倒用祖師之印,檄萬古而疾馳。如河漢之流,無有窮極。如煙云之出,無有定姿。欲錄之以藏,則懼六丁之竊取。要當以日月為字,而天為碑。可乎。
家孝友以為鄉,塾道德以為基。橫忠義之勁氣,吐剛方之談辭。視閻浮其一漚,而寄夢境于儋耳。開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此其大凡也。
屬熙豐之勃興,追舜禹之有為。常一出而事悮,則袖手悠然而去之。如鳳如麟,而瑞冠一世。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造禆販之中傷,嗟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為娛嬉。則倒用祖師之印,檄萬古而疾馳。如河漢之流,無有窮極。如煙云之出,無有定姿。欲錄之以藏,則懼六丁之竊取。要當以日月為字,而天為碑。可乎。
在家以孝友之道影響鄉里,在學塾以道德為立身基礎。秉持忠義的剛勁之氣,說出剛正的言論。把世間看作一個水泡,在儋耳之地寄托如夢的人生。心胸開闊包容八荒,而才華如蛾眉般顯現,這是大概情況。正值熙豐年間的蓬勃興起,追慕舜禹的有所作為。常常一出來做事就遭遇失誤,便袖手從容離去。如鳳凰麒麟,祥瑞冠絕一世。不是雷霆,卻名聲震動四方。遭到小人們的中傷,可嘆那些妒忌者多么無知。當他微醉之時,以筆墨為娛樂。就像倒用祖師的印信,馳騁于萬古之間。如銀河之水,流淌無窮。如云霧之出,姿態不定。想要記錄下來收藏,又怕天神將其竊取。應當以日月為文字,以天為碑,這樣可以嗎?
孝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鄉:鄉里。
塾:學塾。
閻浮:閻浮提,指人間世界。
漚:水泡。
儋耳:地名,蘇軾曾被貶儋州。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
熙豐: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
悮:同“誤”。
禆販:指小商販,比喻小人。
茹拳:微醉的樣子。
祖師之印:佛教禪宗祖師的印信,這里指高超的創作能力。
六丁:道教神名,傳說能行風雷,制鬼神。
此贊文可能創作于蘇軾去世后,當時人們對蘇軾的文學成就、道德品格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蘇軾一生仕途坎坷,歷經熙豐變法等政治風波,雖多次被貶,但始終保持著豁達的心境和高尚的品格,作者有感于此而作此贊。
該贊文高度贊揚了東坡居士的道德、才華、氣節。主旨在于彰顯東坡居士的卓越不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大氣,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它是對蘇軾形象和成就的生動寫照,有助于后人更全面地認識蘇軾。
堯山舉目見于墻,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畫屏羅偉觀,兩詩銀筆冠當場。
沙平鷺立秋無盡,月冷烏啼夜未央。
有客憑闌共清話,逍遙何異白云鄉。
未晚僮先臥,無聊自展衾。
一燈愁里夢,數首客中吟。
隣舍誰歌曲,譙更遠送音。
秋風催素發,憔悴滿華簪。
歲事今其暮,而多悵惋心。
功名一成否,身世幾浮沉。
荄甲四墻在,根株百蠹侵。
白云飛處遠,東望動微吟。
溟溟復靄靄,極望欲無涯。
村遠如相合,天底若四垂。
櫓聲因濕小,塔影被云欺。
不但長煙雨,陰晴有間時。
厥聞忠孝者,所出同一源。子于所親孝,移忠理必然。親賢亦子訓,忠節貴兩全。殺身能成仁,揚名斯永延。是亦孝所在,豈但知色難。
嘻其叔世風,本末嗟倒懸。若曰能養耳,食美衣華鮮。茍求胡弗至,側媚諂笑肩。彼其良自多,喟嘆達者觀。
向來歐陽公,拓落夷陵年。夫人告之公,淡泊吾所安。慎毋為險變,守節當彌堅。卓哉名母訓,紀歷伊誰傳。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立朝幾抗論,凜凜高回天。力蘇憒憒徒,若障狂瀾川。人知君守固,當識君母賢。
想其勉勵時,諄勤誨膝邊。怡愉一領解,心注靡變遷。升而高為天,下而沉為淵。但知慈訓在,此外浮云焉。
茲來從吏隠,斲屋新數椽。曲檻花葳蕤,虛窗月嬋娟。雅意寓一賦,懦立貪以廉。
我誦順親記,有淚如迸泉。我貧母亦老,苒苒發已宣。家徒空四壁,簞笥笑且便。惟虞官箴曠,勿以溫飽牽。
澤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蟬。投君以臭味,君子毋棄捐。
使星一點壽星邊,惠我三湘兩閱年。
既付龜符還楚壘,便持犀節上堯天。
何參接踵新規在,僑札論心舊識然。
入對丹墀訪南事,細陳霜頰障蠻煙。
自聯班序簡宸聰,廊廟江湖一節同。
百世幾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風。
得莘渭上康時策,有伊洛間傳道功。
早晚為霖洗炎熱,蒼生俱出炭爐中。
靖節高風去千載,至今遺響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綠野,濯纓濯足付滄浪。
松間月色詩千首,竹里棋聲酒幾觴。
正受全歸無一欠,未為公憾為時傷。
山中招提鼎足踞,路如丁字分頭入。
遠看港汊紛長繩,俯見阜丘才小笠。
班荊坐仆縱之息,爭解綠荷撮紅粒。
群然飲澗忽喧噪,石兀深叢疑虎立。
我起胡床劃孤嘯,前峰響答松風急。
舉頭云端尚天半,搘竹扳蘿進千級。
老蟾竊靈藥,墮魄下塵寰。跡誤采石江,名虛巫峽山。
長風送之來,寄影千丈巖。列壁當層云,虛白生光寒。
婆娑仙桂影,中著孤根蟠。宛宛學扇初,盈盈一鉤彎。
如出滄海頭,半揭煙霄端。風雨不改度,晦朔從循環。
山靈奪天目,作此奇哉觀。閱盡來去人,了不蒼其顏。
所欠斷鰲始,一闕難磨镵。憑誰駕長梯,取置懷袖間。
為施玉斧工,修作寶鑒團。豈無女媧之手呂翁指,運此神造應非難。
何如存我真面目,嫵媚一笑只作青山看。
身雖湖海常懷主,忠在朝廷肯具臣。
為國未嘗知有己,此心可以質諸神。
綢繆舊話方樽酒,拂滌征涂滿袂塵。
雍齒且封君豈慮,正須珍重保千鈞。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翦骨,廢井伍奢魂。
舊筑河南塢,新城塞北屯。
百年遺愛在,六一故碑存。
維書號心畫,于以觀厥德。堂堂太師顏,忠義挺不屈。
怒張鐵柱立,凜若罵蔡賊。蠶頭而蠆尾,屋漏而壁拆。
豈事筆端求,要自心胸出。心源儻匪正,馬謾按圖索。
君侯冰玉清,一點塵不入。擺脫世緣盡,四壁無良物。
源清流應隨,心同寧異跡。前年鎮霅城,清風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歷。人言八法具,儼是浯溪刻。
卑棲小李掾,松茂悅見柏。甚欲事灑掃,筆硯供洗滌。
官身類匏系,唯向清夢覿。手搨魯池碑,潢謄寄遠驛。
既異裹苞苴,抑匪徒掛壁。舉目見顏公,英氣聳辟易。
又若小子勤,祗莊常侍側。
昔插金蓮醉五泉,與君抵掌共談天。
蜀山歷遍數千里,荊渚重逢八九年。
子為丹砂行作吏,我無金鼎可求仙。
更憐不是春風手,雪意垂垂送去船。
古畫畫物無定形,隨物賦形皆逼真。
其次祖述有師繩,如印印泥隨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參以新意意乃足。
晉魏而來幾百年,羲獻斷弦誰解續。
何況高束李杜編,江湖競賣新詩讀。
愿君種取渭川一千畝,飽飯逍遙步捫腹。
風晴煙雨盡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