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黃生
入竹投窗夜有聲,似違殘臘作初正。
三更爽氣侵危坐,萬里回風逼發生。
呵筆小吟撩我老,閉門高臥見君情。
只今剩作驚人句,頗覺吟邊意未平。
入竹投窗夜有聲,似違殘臘作初正。
三更爽氣侵危坐,萬里回風逼發生。
呵筆小吟撩我老,閉門高臥見君情。
只今剩作驚人句,頗覺吟邊意未平。
夜晚風入竹林、敲窗作響,仿佛違背了殘冬的時令,像是早春正月的景象。三更的清爽之氣侵入久坐的身體,萬里回旋的風似要催促萬物生長。呵著凍筆寫首小詩,撩動我這老人的情懷;你閉門高臥,可見對我的深厚情誼。如今只余下寫些驚人詩句,卻覺得吟詩時仍有未平之意。
次韻:和詩時按原詩的韻腳及順序押韻。
殘臘:農歷年底,臘月將盡。
初正(zhēng):正月。
危坐:端坐。
回風:回旋之風。
逼發生:催促萬物萌發。
呵筆:冬日筆凍,呵氣暖筆。
剩作:只作。
吟邊:吟詩之際。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黃生唱和之作,當作于冬春交替之際。黃生先有詩贈作者,作者依其韻腳回贈此詩,借冬夜風聲、呵筆吟詩等日常場景,傳遞對友人的情誼及自身詩心未老的感慨。
詩為和友人之作,通過冬夜風聲、呵筆吟詩等細節,既回應友人深情,又流露老來詩心未平的復雜心境。語言質樸細膩,情感真摯,于日常場景中見文人雅趣與胸臆。
高高秋月明,北照遼陽城。
塞迥光初滿,風多暈更生。
征人望鄉思,戰馬聞鼙驚。
朔風悲邊草,胡沙暗虜營。
霜凝匣中劒,風憊原上旌。
早晚謁金闕,不聞刁斗聲。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
靈睠遙行秘躅,嘉貺薦委殊珍。
肅禮恭禋載展,翹襟邈志逾殷。
方期交際懸應。
潤色鴻業寄賢才,叨居右弼媿鹽梅。
運籌帷幄荷時來,職掌圖籍濫蓬萊。
兩司謬忝謝鐘裴,禮樂銓管效涓埃。
陳師振旅清九垓,欣承顧問侍天杯。
銜恩獻壽梁柏臺,黃縑青簡奉康哉。
鯫生侍從忝王枚,右掖司言實不才。
宗伯秩禮天地開,帝歌難續仰昭回。
微臣捧日變寒灰,遠慙班左媿游陪。
曲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龍旗飜海浪,驲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余。平沙際天極,但見黃云驅。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惟清惟肅,靡聞靡見。
舉備九成,俛終三獻。
慶彰曼壽,胙徹嘉薦。
瘞玉埋牲,禮神斯徧。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
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游。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
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
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緩轡逾雙劒,行行躡石棱。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真宗開妙理,沖教統清虛。
化演無為日,言昭有象初。
瑤臺肅靈瑞,金闕映仙居。
一奏三清樂,長回八景輿。
奠獻已事,昏昕載分。
風搖雨散,靈衛絪缊。
龍駕帝服,上騰五云。
泮宮復閟,寂寞無聞。
寒驚薊門葉,秋發小山枝。
松陰背日轉,竹影避風移。
提壺菊花岸,高興芙蓉池。
欲知涼氣早,巢空燕不窺。
泰折嚴享,陰郊展敬。
禮以導神,樂以和性。
黝牲在列,黃琮俯暎。
九土既平,萬邦貽慶。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
沈沈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圣帝歸梧野,躬來謁圣顏。
旋登三徑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嵐迥,云橫積翠間。
期修封禪禮,方俟再躋攀。
周道載興,象日之明。萬邦咸慶,百谷用成。
於穆圣祖,祗薦鴻名。祀于廟社,陳其犧牲。
進旅退旅,皇武之形。一倡三嘆,朱弦之聲。
以妥以侑,既和且平。至誠潛達,介福攸寧。
樽彝既列,瑚簋方薦。
歌工載登,幣禮斯奠。
肅肅享祀,颙颙纓弁。
神之聽之,福流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