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歌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人生物數不相待,摧頹故址秋風前。
武靈舊垅今安在,禿樹無陰困樵采。玉簫金鏡未銷沈,幾見耕夫到城賣。
君不見叢臺全盛時,綺羅成市游春暉。一從雕輦閉荒草,蕭散行云無復歸。
韶魂想像風流在,晴華露蔓猶依稀。盤紆棘逕撩人衣,禾黍晚成貊貉肥。
層簷碧瓦碎平地,夢作鴛鴦相伴飛。登臨吊古將語誰,城郭人民今是非。
指君看取故時物,南有清流西翠微。彷徨華表不忍去,豈獨遼東丁令威。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人生物數不相待,摧頹故址秋風前。
武靈舊垅今安在,禿樹無陰困樵采。玉簫金鏡未銷沈,幾見耕夫到城賣。
君不見叢臺全盛時,綺羅成市游春暉。一從雕輦閉荒草,蕭散行云無復歸。
韶魂想像風流在,晴華露蔓猶依稀。盤紆棘逕撩人衣,禾黍晚成貊貉肥。
層簷碧瓦碎平地,夢作鴛鴦相伴飛。登臨吊古將語誰,城郭人民今是非。
指君看取故時物,南有清流西翠微。彷徨華表不忍去,豈獨遼東丁令威。
土臺累起高達三百尺,歷經兩千多年歲月。人生短暫與事物長久不能相匹配,在秋風中舊臺已頹敗。趙武靈王的舊墓如今在哪里呢,只剩禿樹沒樹蔭還被樵夫砍伐。玉簫金鏡還未完全消失,好幾次看到耕夫拿到城里售賣。您沒看到叢臺全盛之時,華服麗人滿市在春日游玩。自從帝王車駕不再來,荒草掩蓋,如行云般的繁華一去不回。想象當年的風流韻致還在,陽光下的花草藤蔓還隱約可見。曲折的荊棘小路勾人衣服,莊稼晚熟引得野貉肥壯。層層屋檐碧瓦碎落平地,夢里化作鴛鴦相伴而飛。登上高臺憑吊古跡能和誰說呢,城郭和人民都已面目全非。指給您看舊時的事物,南邊有清澈流水西邊有青山。在華表旁徘徊不忍離去,難道只有遼東的丁令威才有這種感慨。
累土:堆積泥土,指建造叢臺。
流火:指時光流逝。
武靈:趙武靈王,戰國時趙國君主,曾在邯鄲筑叢臺。
綺羅:華美的絲織品,這里指穿著華麗的人。
雕輦:帝王乘坐的車駕。
韶魂:美好的靈魂、精神,這里指叢臺昔日的繁華。
盤紆:曲折。
貊貉:一種野獸。
華表:古代設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大石柱。
丁令威:傳說中的仙人,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看到城郭如故人民已非。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叢臺時,看到曾經輝煌的叢臺如今已破敗不堪,聯想到歷史的興衰變遷,結合當時社會可能存在的動蕩不安等情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叢臺的興衰,抒發歷史興亡之感。其突出特點是今昔對比強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聰。
衣裳承瑞氣,冠冕蓋重瞳。
花木經宵露,旌旗入仗風。
何期于此地,見說是神工。
平生詩句忝多同,不得陪君奉至公。
金鏑自宜先中鵠,鉛刀甘且學雕蟲。
鶯啼細柳臨關路,燕接飛花遶漢宮。
九陌芳菲人競賞,此時心在別離中。
妙盡戎機佐上臺,少年清苦自霜臺。
馬嘶深竹閑宜貴,花拂朱衣美稱才。
早入半緣分務重,晚吟多是看山回。
名高漸少翻飛伴,幾度煙霄獨去來。
五帝三皇主,蕭曹魏邴臣。
文章惟返樸,戈甲盡生塵。
諫紙應無用,朝綱自有倫。
升平不可記,所見是閑人。
吉語云云海外傳,令公疾愈起朝天。
皇風再扇寰區內,人鏡重開日月邊。
光啟四門通壽域,深疏萬頃溉情田。
陪臣自訝迷津久,愿識方舟濟巨川。
緱山雙去羽翰輕,應為仙家好弟兄。
茅固枕前秋對舞,陸云溪上夜同鳴。
紫泥封處曾回首,碧落歸時莫問程。
自笑滄江一漁叟,何由似爾到層城。
野風吹蕙帶,驟雨滴蘭橈。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陰霓侵晚景,海樹入回潮。
欲折寒芳薦,明神詎可招。
都無鄙吝隔塵埃,昨日丘門避席來。
靜語乍臨清廟瑟,披風如在九層臺。
幾煩命妓浮溪棹,再許論詩注酒杯。
從此微塵知感戀,七真臺上望三臺。
風散五更雨,鳥啼三月春。
軒窗透初日,硯席絕纖塵。
帝里峰頭出,鄰家樹色新。
憐君高且靜,有句寄閑人。
同人家鄠杜,相見罷官時。
野坐苔生石,荒居菊入籬。
聽蟬臨水久,送鶴背山遲。
未擬還城闕,溪僧別有期。
南山色當戶,初日半簷時。
鶴去臥看遠,僧來嫌起遲。
窗明云影斷,庭曉樹陰移。
何處題新句,連谿密葉垂。
我生求羽化,齋沐造仙居。
葛蔓沒丹井,石函盛道書。
寒松多偃側,靈洞遍清虛。
一就泉西飲,云中采藥蔬。
古寺更何有,當庭唯折幢。
伴僧青蘚榻,對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嶺,離魂隔遠江。
沙洲半藜草,飛鷺白雙雙。
休官不到闕,求靜匪營他。
種藥唯愁晚,看云肯厭多。
渚邊逢鷺下,林表伴僧過。
閑檢仙方試,松花酒自和。
到來常聽說清虛,手把玄元七字書。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見往來疎。
已能絕粒無饑色,早晚休官買隱居。
便欲去隨為弟子,片云孤鶴可相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