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元真贊
冶百煉之金,而中黃鐘之宮。琢無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饗帝,可用活國。
師曠不世而無聞,韞櫝藏之而無悶。
士亦何得于山林,元勛而藎谷也故肥遯。
冶百煉之金,而中黃鐘之宮。琢無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饗帝,可用活國。
師曠不世而無聞,韞櫝藏之而無悶。
士亦何得于山林,元勛而藎谷也故肥遯。
冶煉經過百煉的黃金,使其能合于黃鐘的宮音。雕琢毫無瑕疵的美玉,把它制成能在夜間發光的玉璧。這樣的器物可以用來祭祀天帝,也可以用來拯救國家。像師曠那樣的賢才如果生不逢時就會默默無聞,即便把才能像美玉藏在匣中,也不會有煩悶。士人在山林中又能得到什么呢,因為有大功勞和忠誠之心,所以才隱居避世。
冶:冶煉。
中黃鐘之宮:合于黃鐘的宮音,黃鐘是古樂十二律之一,宮是五音之首。
饗帝:祭祀天帝。
活國:拯救國家。
師曠:春秋時晉國著名樂師,這里泛指賢才。
韞櫝藏之:把東西藏在柜子里,比喻懷才隱退。
元勛:大功勞。
藎谷:忠誠。
肥遯:隱居避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賢才得不到重用的情況,作者可能是看到這樣的現象,有感而發,為李沖元寫此贊文,以表達對賢才的肯定和對其遭遇的感慨。
主旨是贊美李沖元的才能和品德,突出其有經世治國之才卻隱居山林。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上展現了宋代贊文的典雅風格,對研究當時文人對賢才的看法有一定價值。
紛紛儒墨互攻排,
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
一于驪岫撥殘灰。
賢如顏閔今亡矣,
古有彭聃安在哉。
歲晚雪中逢族子,
退之至此未忘骸。
造次看花須看葉,
分明奪眼不奪睛。
絲絲香篆縈空濕,
潑潑江流蕩遠晴。
一劍殺生生在殺,
五更惺夢夢元惺。
空窠蜂子癡如醉,
泥澗元蜦懶不矜。
殺氣臨沙磧,黃塵白晝飛。
請君雙羽箭,破虜百重圍。
轉戰隨驃騎,捐生事武威。
從來游俠骨,不是顧輕肥。
清朝祀事崇三禮,絕域衣冠走百蠻。鹵簿曉移通紫禁,箾韶春奏下彤關。爐煙欲動螭頭暗,旗影斜開豹尾閒。自是郊壇敦漢典,誰論玉檢上秦山。
紫泥朝下五云端,朝野歡呼動百官。養老已沾周德厚,賜租仍沐漢恩寬。邊庭天遠頒龍節,臺閣風清肅豸冠。草野小臣何以報,遠懷河頌愧艱難。
蒲魚新味上湖舟,
北客能逢醉便休。
若論匯波樓下水,
柔情那得擬杭州。
天險嘗聞不可升
人間危塹更難名
欲知平步亭中意
平得心來處處平
忘機海上游,
鷗鳥下為侶。
入山莫怖畏,
猛虎即是汝。
塔影依墻立,鐘聲入暮來。
云飛高嶺薄,鳥掠夕陽回。
老眼惟余倦,閑心未盡灰。
雪花飄不住,簾下好銜杯。
怪來趨向別,乃是拙庵孫。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路行須避蟻,飯?;蚝粼?。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春江北流日西匿,系景割波留不得。道傍赤岸今為墟,霸業何人更相憶。
昨宵急雨來自東,巴陵遠樹煙空濛。湘娥染黛幾千歲,朝暮只臨明鏡中。
柳生井邊沒芳草,依然昔日相逢道。音沈響逝天茫茫,愁見白波吹浩溔。
船旗不定南風旋,寂寞一聲聞杜鵑。黃蘆岸側黃陵下,雨濕天低水交瀉。靈旗暗逐往來風,人間那識蒼梧野。
傾心奉君無二心,撫弦斷絕悲人琴。相望不盡淚中血,零落可知湘水深。
湘東更有蒙讒客,憔悴千年滯冤魄。寒星搖搖天上明,回環下應十二城。洞陽石乳皆云英,有人餌之蹈日行。日邊淵旋城下水,可憐蕩景春山是。岳靈南去千萬里,青霞一片飛初起。舊寺銷亡今幾年,螺書秘記鴻濛篇。陰蟲古苔蝕不盡,六丁夜護蛟龍纏。蒼筤谷口云氣鮮,此中歲月容高眠。
一庭煙雨繞窗紗,
碧綠春殘處士家。
倩盡東風留不住,
杜鵑聲咽杜鵑花。
白塔東偏圓殿西,
紅墻迤邐綠楊堤。
六街洗后清于水,
不放輕塵上馬蹄。
客路明初霽,
風煙入望平。
人居新鐸水,
天幻小蓉城。
眠食他鄉事,
桑麻故國情。
傘山如可買,
叱犢便歸耕。
郎似江邊水,儂如江上花。
花落水無涯。
東風吹欲起,逐風斜。
靈簫合貯此靈山,
意思精微窈窕間。
區壑無雙人地稱,
我無拙筆到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