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西雜詠 其一
白塔東偏圓殿西,
紅墻迤邐綠楊堤。
六街洗后清于水,
不放輕塵上馬蹄。
白塔東偏圓殿西,
紅墻迤邐綠楊堤。
六街洗后清于水,
不放輕塵上馬蹄。
在白塔的東邊、圓殿的西側,紅色宮墻曲折延伸,與綠楊掩映的堤岸相連。六條大街被雨水沖洗后,潔凈得比水還清澈,連一點輕塵都不讓沾到馬蹄上。
迤邐(yǐ lǐ):曲折連綿的樣子。
六街:原指唐代長安的六條主要街道,后泛指京城的主要街道,此處代指苑西附近的道路。
清于水:潔凈程度超過清水。
輕塵:細小的灰塵。
此詩為《苑西雜詠》組詩之一,當創作于作者游覽皇家園林西側(苑西)時。結合‘白塔’(或指北京北海白塔)等意象推測,可能為清代作品。詩中描繪雨后苑西景色,或作于雨后初晴之時,作者因見環境潔凈、景色宜人而即興賦詩。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苑西雨后勝景,通過空間方位、色彩對比與細節烘托,展現皇家園林的雅致與潔凈。語言清新自然,畫面生動,是一首典型的寫景抒情小詩,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敏銳觀察。
髣髴當年暫接顏,忽勤縞纻辱柴關。
何曾實行出人上,空惹虛名在世間。
樗散豈宜私雨露,駑慵只合老云山。
誤蒙明詔乘春去,嫩蕊濃花滿目斑。
南人帥邊非常功,易祀三百無此雄。英名不掩故墳在,清明野燒青回紅。
邇來正值國多事,蹙地萬里遼東東。視明亡徵系公死,季清諸將猶沙蟲。
春秋內外大異義,諸夏自殺今為訌。人才由蘗亦復盡,獨尋舊史追前蹤。
當年和議豈得已,蓋欲以暇營錦中。收拾散亡計恢復,肘腋之患除文龍。
遵化三屯一戰衄,間關入衛寧非忠。維公志業自千祀,事去歷歷猶能窮。
上炳日星下河岳,詎藉土壤增崇隆。我來墓祭輒三嘆,瞻徊惟敬堂前松。
誰令丹堊蝕風雨,乃請廟饗為迎逢。援唐宗姓祀李耳,希宋濮議躋歐公。
時流無恥可足道,于公不啻筵撞鐘。
碧紗輕動。似怯銀鉤重。幾夜行云誰與共。羞對被池雙鳳。
西風鉛淚拋殘。垂垂花影侵闌。檢點合歡羅帶,他時好倩人看。
尋真何處。
來到桃源地。
滿路松花金粉墜。
時有白云來去。
洞門小扇初開。
一雙玄鶴迎來。
請去先生雙屐,莫教踏壞蒼苔。
彌明晚不遜,
不解世俗書。
鄰翁十升水,
公無察淵魚。
儂亦著漁蓑,
儂舊識詹何。
漁郎在鄰舫,
何不和儂歌。
故人萬里不歸家,
我亦三年不見花。
帶雨獨看應有意,
欲題高興寄天涯。
洪鈞一轉歲開端,
草木群生亦喜歡。
安得明年此時節,
江南重睹舊衣冠。
綠葉扶疏雨未花
芙蓉窗院晚山斜
清秋東郭門前路
可醉可吟能幾家
大江東去炮臺橫,
白石沖潮激岸鳴。
一角殘霞唐故剎,
慈云庭院梵鐘聲。
蒲團枯幾度春秋,
自笑沐猴騎土牛。
奇病撩人仍止酒,
問君何計可攻愁。
久將農圃學樊遲,
欲賦三都愧左思。
尚喜彭城漢夫子,
肯加湔祓與新詩。
為園堪避暑,況復此新秋。
銀漢初窺戶,金飆欲到樓。
無人共尊酒,有夢狎滄洲。
便儗乘風去,菰蘆問釣舟。
桃葉桃根,把雙槳、親迎鄰邑。記住在、香街直下,畫橋斜北。扶下銅輿雅鬢妥,貯來綃檻鶯啼急。暈桃痕、注靨道勝常,羞郎揖。
繡架亸,鴛針緝。紅浪皺,鸞衾濕。學夫人舉止,漫嫌生澀。春懶一床和月捧,新嬌半搦從天拾。怪新詞、艷粉恰盈箱,閒情集。
綠攬迮題錦,
雙裙今復開。
已許腰中帶,
誰共解羅衣。
捫參歷井,恰匆匆三見,西州七夕。怪得驕陽回避晚,猶去新秋兩日。天上良宵,人間佳節,初不分今昔。夜來急雨,洗成風露清絕。
因念萬里飄零,君平何在,誰識乘槎客。插竹剖瓜休妄想,巧處那容人乞。院宇初涼,樓臺不夜,漫說經年隔。引杯長嘯,醉看天地空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