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汝州作
歲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報官移。
五更歸夢三百里,一日思親十二時。
車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關何事,總為平安書到遲。
歲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報官移。
五更歸夢三百里,一日思親十二時。
車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關何事,總為平安書到遲。
年末寒冷侵襲著游子的衣裳,我被拘留在幕府聽候官職調動的消息。五更時在歸夢中仿佛已回到三百里外的家鄉,一整天十二個時辰都在思念親人。像丙吉車上吐茵未被追究那樣的寬容之事沒有發生,卻像市中有虎的謠言最終讓人信以為真那樣,無端的猜疑產生了。些許得失又有什么要緊,只是因為報平安的家書遲遲未到。
歲晚:年末。
拘留幕府:指被留在幕府任職。報官移:等待官職調動的消息。
五更:古代計時,五更指凌晨三點到五點。
車上吐茵:西漢丙吉寬容駕車小吏在車上吐茵的典故,比喻寬宏大量。元:同“原”,本來。不逐:不追究。
市中有虎:出自“三人成虎”的典故,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汝州幕府任職,年末等待官職調動時所作。當時他遠離家鄉,在官場可能面臨一些無端的猜疑和不確定,因而思念親人,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官場中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清晨叩高殿,緩步遶虛廊。
齋心啟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門戀仙境,仰首云峰蒼。
躊躇野水際,頓將塵慮忘。
偶向新亭一破顏,高情直寄有無間。
地偏已隔東西路,天闊長圍遠近山。
浩蕩只愁春霧合,輪囷卻喜暮云還。
不堪景物撩人甚,倒盡詩囊未許慳。
藝應天王拜,名高月旦評。
一官娛晚暮,千載遇恩榮。
未許行疇昔,猶應得久生。
年來頻見此,老淚不禁傾。
樊口齊安一水間,少年行役鬢成班。
云開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帶山。
戰血濃時云夢遠,受恩深處老身閑。
登臨莫唱綸巾曲,棲鶻危巢再可攀。
蕭索時序晚,已復度高秋。
回澗白波起,通川絳樹稠。
晨風散清霜,嘉稻卷平疇。
獨懷志士感,歲事幸將休。
吾道竟如此,蒼生將奈何。
名聲垂白日,身世逐滄波。
宜世堂堂去,猶勝奄奄過。
所嗟非一死,良愿恐蹉跎。
秋風吹庭戶,客子懷故鄉。
矧此臥愁疾,徘徊守空房。
佇想澗谷居,林深慘悲涼。
鹍雞感蕭辰,拊翼號風霜。
氛雜無留氣,悄蒨有余芳。
幸聞衛生要,招隠夙所臧。
終期謝世慮,矯翮茲山岡。
雨雪成歲暮,之子遠徂征。
酌酒起相送,慨我別離情。
池陽實大藩,佐車屈時英。
子行一請覲,上計趨吳京。
良玉懷貞操,芳蘭含遠馨。
臨岐一珍重,即此萬里程。
秋來定有池陽雁,飛過蓬萊報子知。
天上舊游今似夢,覺來追憶始堪悲。
簷前日屋融融暖,閣下風廊細細吹。
最愛石渠明月夜,清霜飛下老梅枝。
廊廟憂虞里,風塵慘淡邊。
早知煩汗馬,悔不是留田。
迷國嗟誰子,和戎誤往年。
腐儒空感慨,無策靜狼煙。
八秩公何憾,淋浪我自悲。
向來淮士里,最得阜陵知。
故國人誰識,長身帝所思。
竟隨龍馭去,應赴白云期。
靜甘明主棄,出為故人書。
鄴下劉公干,山中陶隠居。
百年通醉醒,萬事付乘除。
只有詩魔在,時能掣巨魚。
幸甚干逢甲,皤然雨變霜。
彩衣云漸近,紋線日初長。
預想慈懷動,先憑喜信將。
背人三數鵲,飛去覺匆忙。
西齋坐竟日,曠然誰與儔。
感茲風露夕,始知天宇秋。
庭樹且扶踈,時物詎淹留。
心空累云遠,歲月真悠悠。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不謂攀天箐,仍逢泛水蓮。茲為元禮御,始執晏平鞭。遠客心危甚,仁人教竭焉。精能嘉舊作,虛濫鄙新妍。
贈送時三復,經行慮十全。趍隅殘臘月,判袂暮春天。度夏留巴國,開秋迓蜀船。追鋒承詔急,系纜為情牽。
漕席尊同右,轅門謁并先。高登諸葛廟,朗詠少陵篇。歲月催行李,云霄入峻躔。側聆參帝牒,俄見貳州權。
進退朝紳竦,恩威俗珥悛。我分湘麓教,公返汝溪廛。城郭當來往,書題審食眠。誤恩叨給札,假道愜登筵。
竟日留輸寫,憂時共涕漣。歲丁昭奮紀,律值夾姑旋。謬上鰲扉對,慚充玉府仙。急驚寒暑變,遐想鬢毛遷。
吉語聞收召,樞籌頼繹編。遂酬平昔愿,信有切磋緣。崇禮明真學,修辭戒妄編。河東來屬爾,陽翟去翩然。
世道重開辟,皇情極聘筵。復來嗟黽勉,同直幸纏綿。有得皆令飫,逢疑必為蠲。性情深灌埴,言行密裁朘。
指點吟哦字,鋪陳獻納牋。得師今以始,尚友昔無前。賢念懷符竹,愚悰慕菽??。清班難共戀,良悟迫俱捐。
騏驥先辭櫪,駑駘續跨韉。離群悲欲割,示訓語期鐫。王宋摛文備,曾蘇草奏便。意精言鑿鑿,事析理平平。
養氣歸深厚,持身趣重堅。呂公賢贊確,仲子戒辭專。永寘盤盂里,終懷杖屨邊。此州多白粲,故部即青氈。
畏愛群心洽,綱條眾目聯。弛張元有見,寬猛冀無偏。郡有青原老,人如綠野賢。年高能著述,身健早林泉。
故事堪頻扣,成書為遠傳。西江足魚雁,秋浦正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