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陸運使詩 其二
八秩公何憾,淋浪我自悲。
向來淮士里,最得阜陵知。
故國人誰識,長身帝所思。
竟隨龍馭去,應赴白云期。
八秩公何憾,淋浪我自悲。
向來淮士里,最得阜陵知。
故國人誰識,長身帝所思。
竟隨龍馭去,應赴白云期。
您已八十高齡,本應無憾,我卻淚如雨下獨自悲戚。過去在淮南士子中,您最受孝宗皇帝賞識。故國之人有誰真正了解您,您高大的形象是皇帝所掛念的。最終您隨皇帝而去,應是去赴那白云之約了。
八秩:八十歲。
淋浪:形容流淚的樣子。
阜陵:宋孝宗趙昚的陵墓名,這里代指宋孝宗。
長身:指身材高大,也可引申為有不凡的形象和才能。
龍馭:皇帝的車駕,這里指皇帝。
白云期:指仙人之約,有離世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陸運使八十歲離世,他曾在淮南地區任職,深受宋孝宗賞識。詩人可能與陸運使有一定交情,在其去世后寫下此詩表達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陸運使,突出逝者受皇帝賞識這一特點。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士人間的情誼以及對逝者的敬重。
之繞打虛空,經營慘淡中。蟲魚多詰屈,龍馬半昭聾。副墨傳溪影,雌黃聽落虹。天情駘宕里,消息一絲通。寓言河漢迥,草線與灰蛇。應跡說隨掃,文身開復遮。梵書疑以八,易象半交叉。飛舞茅龍趣,江門憶白沙??箟嬕逦?,靈心挾肉飛。蝸銀真白俗,鲗墨莽鐘肥。主乙疑無定,偏傍竟不違。方春湘水上,拓得禹碑歸。塵氣不馀纖,憑虛一縷黏。分歧垂遠勢,透露簇微尖。曳腳神還整,藏鋒力自铦。臣書真逸品,鳳藻得無嫌。閃霍仿公孫,垂垂引漏痕。裝潢懸玉宇,授受付金昆。帶雨流鶉火,銜蘆賦大言。靈文人未測,只倩記寒溫。密跡簇春蠶,青編削蔚藍。闕文唯夏五,足用及冬三。元鳥誰徵宋,金天舊問郯。筆花欲有授,鳥夢柰沈酣。湘岸臨潭帖,天山拓漢銘。為誰修楚史,自解注禽經。語雀羞刑牘,言鸚笑說鈴。揮毫千里瀉,腕脫不曾停。恥化頑仙羽,新宮待爾題。河山雙劃斷,物論片言齊。脈望徒吞字,蟾蜍未映迷。寒陵勞坐臥,極目去蹤低。霽雪曙南天,孤縈倍可憐。蛾眉流曉鏡,香尾篆壚煙。幽意蠅頭密,連絲繭緒牽。靈紋驚易沒,移入斷云邊。秋思本無多,千行自不訛。清姿從倒薤,壯志欲眠戈。散隊連行草,遙天任擘窠。催花看盡發,誰與換群鵝。滌硯裊元云,瀟湘寫練裙。龍蛇雙腕競,魚燕尾梢分。出像傳毛穎,題幀仿墨君。夫人學已熟,誰復笑羊欣。素宇無留墨,平沙印別痕。暗書還自省,未到意先吞。映雪功彌苦,依天道已尊。八纮開義海,瀟灑動乾坤。渾敦帝鴻開,誰云子不才。國門懸月令,南極轉三能。下士稱微者,雄風詠快哉。匆匆春早駕,薦福畏驚雷。沙雪箋銀暗,蘆鋒筆陣降。驚飆催就急,虛白人鉤雙。發細縈空鏡,晴波上曉窗。研朱和露滴,楓冷落吳江。有句兼無句,羚羊偶掛尖。吹毛傳密諦,帶影悟廉纖?;E空三藏,迷人頂一砭。獻花巖畔鳥,半偈不曾拈。刮目經年別,驚非吳下蒙。四聲終寫入,六義不刪風。恥逐蝌文亂,誰憑雉譯通。斯文知未喪,幾復畏虛弓。淡墨布層層,癡肥自不勝?;匚牡吐湓?,影本暗漁鐙。險句從空搆,秋思與上興。懸題天闕迥,為爾費冰兢。始知空闊里,無數妙詮偕。娓娓談天衍,痕痕煉石媧。紙光從月砑,筆冢有云埋。仙笈傳青鳥,空勞曼倩諧。未肯負居諸,飄流不廢書。長涂收史料,小正作經疏。贗跡徒相似,鴻儒亦借譽。鯤鵬聊志怪,終是不才樗。
雖游京國遍,而獨愛禪居。柿葉留僧偈,蓮花借佛爐。空床儲臘酒,高庋頓奇書。客況無聊賴,思君便策驢。
江茗吳鹽雪不如,更令女手綴紅?。小詩卻欠涪翁句,為問銜蟬聘得無。
忙里光陰何太慳,絆人官事此時殷。心懸魏闕江湖外,夢繞鄉關水石間。廿載病軀猶故態,五陵豪氣自紅顏。相逢且盡杯中物,共看白云歸暮山。
昔我先侯,邁德垂化??翟罩仯瑢嵱闪甲簟N┯嚆萌瑁タ素摵?。每歷貴邦,仰瞻泰華。追慕先軌,感想哀嗟。詵詵臣故,爰及群士。皓首老成,率彼邑里。闡崇高義,長幼以齒。
日落荒山畔,孤城更可傷。生涯仍寂寞,世事轉倉皇。百口同饑饉,千村盡虎狼。知君憐老父,南望白云長。
流水桃花萬壑春,迷途偶遇避秦人。一宵風雨林巒變,惆悵無人再問津。
紛紛都說會雙星。鵲橋成。鳳驂迎。風雨凄涼,何故鎖蒼冥。兒女空愁誰解意,須道我,試來聽。人間天上不同情。最無憑。是柔盟。應怪癡人,虛妄做浮生。正值樓臺多簇燕,教沒興,不開晴。
艷說紈羅。明珠三斛,聘到修蛾。蝶夢酣春,鶯聲度月,不羨嫦娥。君恩萬頃情波。護不住、華鬘愛河。玉碎瓊樓,香消金谷,花葬春多。
昔在長安日,相從數宴游。鳥啼花館夕,騎轉竹林幽。明月空燕市,春星映蜀樓。那知風雪里,坐對楚江流。
凍云欲雪未雪,普賢象駕崢嶸。嶺梅半合半開,少室風光漏泄。
人影圍花花圍馬。渲染彀、春街濃冶。東風都說緗桃嫁。笑誰癡、可曾休也。張郎自然韻雅。比翠柳、纖纖一把。浮生日日同嗟咤。驀驚心、夕陽初下。
玉女開澄潭,盤盤玉陽洞。養靜時閉關,煮石誰人共。
人在梁溪,家在西溪,綠蔭濃、紫燕黃鸝。宜晴宜雨,樓閣參差。有靜時琴,閑時史,悶時棋。城與山齊,樹與樓齊。喜春來,花影迷離。夕陽人語,難畫難題。正鳥聲和,茶聲沸,笑聲低。
春來鼠壤有馀蔬,乞得貓奴亦已無。青蒻裹鹽仍裹茗,煩君為致小于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