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孫莘老病中寄謝諸同舍
言有逆耳忠,藥有苦口利。
康強本危慮,憂患生逸意。
先生蹈周孔,陋巷樂仁義。
新命登諫垣,四方想平治。
舞雩逐清爽,伏枕送炎熾。
作詩存警戒,教告在同志。
蒼生系正人,丹扆渴高議。
矧當敷經訓,勸講日嚴侍。
桓榮大師尊,鄭公三鑒備。
天衢進方亨,王路坦無陂。
告猷補袞職,正色伏蒲地。
陽城可以起,醇酒毋數醉。
言有逆耳忠,藥有苦口利。
康強本危慮,憂患生逸意。
先生蹈周孔,陋巷樂仁義。
新命登諫垣,四方想平治。
舞雩逐清爽,伏枕送炎熾。
作詩存警戒,教告在同志。
蒼生系正人,丹扆渴高議。
矧當敷經訓,勸講日嚴侍。
桓榮大師尊,鄭公三鑒備。
天衢進方亨,王路坦無陂。
告猷補袞職,正色伏蒲地。
陽城可以起,醇酒毋數醉。
言語中有些逆耳的卻是忠言,藥物里有些苦口的卻有療效。健康時本就該有居安思危的憂慮,憂患往往產生于安逸的想法。先生踐行周公、孔子之道,在簡陋的巷子里也能以仁義為樂。新被任命進入諫垣,天下人都期望實現太平。你曾如在舞雩臺感受清爽般自在,如今卻臥病在床熬過炎熱。作詩留存警戒之語,是為了告誡志同道合之人。百姓的命運系于正直的人,皇帝渴望聽到高明的議論。況且你正該去講授經義,每日嚴謹地侍奉皇帝勸講。就像桓榮那樣受大師尊榮,像鄭公那樣具備三鑒的智慧。仕途正順利亨通,王道平坦無坎坷。你應進獻良策彌補君主過失,以嚴正的態度在朝廷盡忠。像陽城那樣的賢能之人可以奮起,不要總是沉醉于美酒。
逆耳忠:即逆耳忠言。
周孔: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正統。
諫垣:諫官官署。
舞雩:《論語》中記載孔子弟子曾皙描述的一種閑適生活場景。
丹扆:宮殿內設在門和窗之間的紅色屏風,借指皇帝。
矧:況且。
桓榮:東漢名儒,為漢明帝師。
鄭公:指鄭崇,以敢諫著稱。
天衢:指京都,也比喻朝廷。
告猷:進獻良策。
補袞職:補救帝王的過失。
陽城:唐代諫官,以正直敢諫聞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孫莘老被任命為諫官后生病,詩人寫此詩寄給他。當時社會可能面臨一些問題,朝廷需要正直敢諫之士來建言獻策,詩人希望孫莘老病愈后能積極履行諫官職責。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孫莘老在病中不忘為朝廷效力,體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宋代文人之間以詩勸勉、關注政治的風氣。
燒土乃成塤,八音有瓷作。
桐材易以制,取韻果奚若。
嘗聞古琴臺,列甕宛藏橐。
鳴弦應虛響,風籟轉松壑。
誰令哀玉彈,翻向陶家托。
修內重官窯,供御想如昨。
希聲代傳寶,長奉歌風樂。
賦質謝蟲穿,無勞鞠通索。
古黝隱沈沈,沖然具元泊。
鑒賞自天題,浮光映銅雀。
浩氣沖霄作作芒,
廿年美蔭忝門墻。
預徵休咎言無爽,
長此追隨道自光。
默拱莊嚴臨左右,
但聆淡永益徬徨。
流芳百世鴻篇在,
明月清風意最長。
寂寂槐花徑,喃喃貝葉經。連朝不見許飛瓊。恰好小樓明月正吹笙。
雁陣橫銀漢,鸞驂下玉京。一聲嘹亮一聲情。飛出禪關綿邈動心旌。
李嶠真才子,新翻水調歌。諸郎扈蹕入煙蘿。懊惱催花羯鼓變鳴鼉。
斷棧愁云隔,蠶叢淚雨多。雪衣明惠念彌陀。吉了不知南內是南柯。
嗟余羈寄如浮漚,
每聽急拍生牢愁。
傳奇愧乏東塘筆,
題句猶堪作務頭。
地勢趨江出,
天風接?;?。
林棲真性命,
潮長幻樓臺。
萬象呈心印,
群公作賦才。
幾時開白社,
陶令復能來。
床有織綺,篋有織素。請君視綺還視素,憐新不如莫棄故。
樽中有酒盤有飧,聽我為歌行路難。眾中歡樂多志氣,豈知他人不得意。
白日有時不照地,安得保君常不棄。天河熒熒西北轉,織女牽牛不相見。
由來天上亦別離,何怪人間有悲怨。世情磷薄惡衰賤,駕車騎馬有人羨。
少年不得君愛惜,紅顏勝人亦何益。高樹鳥不集,常有東西南北風。
君子眾所畏,好惡不合常相攻。拔劍欲有邊,前有虎兕后虺蜮。
抵節徒歌行路吟,高飛未有橫天翼。我發行路歌,諸君請勿嘩。
嚴冬霜雪雖可畏,三春草木自榮華。人生富貴各有時,不勞辛苦更咨嗟。
百年冉冉寧復多,白日速如東流波。眼中世事只如此,生前不樂將奈何。
同心欲結西陵路,一點癡情。占斷芳名。應駐芙蓉十二城。
花開花落錢唐住,飛絮風輕。墓草煙生。猶倚垂楊屢喚卿。
乳燕初飛水簟涼,菖蒲葉滿小池塘。七尺蝦須簾半卷,杏衫黃。
竹粉新黏搖翡翠,荷香欲暖睡鴛鴦。正是日長無氣力,倚銀床。
相逢晚歲莫情疏,徑欲連墻卜并居??鄬W羨君詩有味,固窮憐我食無馀。從容杯酒頻揮麈,斗藪塵埃喜振裾。聞道談言過輔嗣,故應回首萬浮虛。
嘆息朝廷記憶疏,未聞平子賦閑居。窮經豈但論糟粕,樂道寧能逐腐馀。已覺煙霞親幾杖,不教塵土污簪裾??蛠韽娖鹫劽?,寂寞茅齋盡日虛。
誰似花翁,長年湖海,蹇驢弊裘。想紅塵醉帽,青樓歌扇,揮金談笑,惜玉風流。吳下阿蒙,江南老賀,肯為良田二頃謀。人間世,算到頭一夢,螻蟻王侯。
悠悠。吾道何求。況白首相逢說舊游。記疏風淡月,寒燈古寺,平章詩境,分付糟丘。聚散摶沙,炎涼轉燭,歸去來兮萬事休。無何有,問從前那個,騎鶴揚州。
空有文章結主知,偏從蕭散得艱危。
年華頓作干將折,詩句爭傳駿骨奇。
一代清才收史局,千秋遺恨付宮詞。
白衣曾見還山客,回首葑溪悔亦遲。
方丈門中,了無罅縫。
維摩文殊,相逢鼓籠。
昨夜三更,打失鼻孔。
普請諸人,各摸索著。
垂紳幾載共趨官,
松菊今怡老去顏。
黃發從容辭帝闕,
青蛾迢遞向家山。
特承宸藻褒耆碩,
滿載恩波狎鷺鷴。
信是儒生稽古力,
鏡湖一曲詎能班。
吳門煙水碧濛濛
楓葉蘆花在眼中
海上孤槎疑犯斗
匣間雙劍欲成虹
為憐下榻逢徐孺
共喜通家有孔融
他日趨庭如問訊
元龍今已老江東
日暮東風吹柳花,
博山浥浥香煙斜。
吳姬解佩緩留客,
雙屏掩春疏幕遮。
九梁插花步搖古,
帳前微笑生春霞。
燕釵膩落珊瑚枕,
羅襦香澤聞歡寢。
乍見宜羞斂繡纏,
暫許凝嬌脫斜領。
私中眉萼笑將迎,
昵處鬢鈿欹不整。
離離夢短惜春宵,
金雞唱曉銅蠡靜。
靨星淺卸紅胭脂,
就桁牽衫臨鏡遲。
流波脈脈看心意,
留取身中別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