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九十三首 其五十二
方丈門中,了無罅縫。
維摩文殊,相逢鼓籠。
昨夜三更,打失鼻孔。
普請諸人,各摸索著。
方丈門中,了無罅縫。
維摩文殊,相逢鼓籠。
昨夜三更,打失鼻孔。
普請諸人,各摸索著。
禪門方丈之中,本無絲毫縫隙隔閡。維摩詰與文殊菩薩,相逢時如戲論般互動。昨夜三更時分,仿佛突然丟失了鼻孔。現邀請諸位,各自去摸索尋找。
方丈門中:指禪門、佛理之門,方丈原指禪寺住持居室,后代指禪法核心。
罅(xià)縫:縫隙,比喻分別、執(zhí)著的間隙。
維摩文殊:維摩詰與文殊菩薩,佛教中智慧與辯才的代表人物,常以問答示現佛法。
鼓籠:方言或禪宗口語,此處指互動、戲論,喻破除執(zhí)著的機鋒。
打失鼻孔:禪宗常用比喻,指失去本有的覺知(鼻孔為呼吸之竅,喻本真生命狀態(tài))。
普請:佛教術語,指大眾共同參與、行動。
摸索著:尋找、體悟,喻參禪者需自證自悟。
此偈屬宋代禪宗偈頌,多為禪師開示弟子所作。宋代禪宗注重以機鋒、公案傳法,此偈或作于禪堂開示時,通過生活化場景與佛教典故,破除學人對形式、概念的執(zhí)著,引導當下自悟。
全詩以禪門無隙、圣眾戲論、失鼻摸索等片段,構成破除執(zhí)著的機鋒,核心在于提示修行者:佛法不在外求,需自證自悟。語言淺白而意旨深妙,是禪宗‘以俗說真’的典型之作。
宴闕倚欄郊外,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流聲價,淚珠偷滴。
從前與、酒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席。今夜里、清風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儒將不須躬甲胄。指揮玉麈風云走。戰(zhàn)罷揮毫飛捷奏。傾賀酒。三杯遙獻南山壽。
草軟沙平春日透。蕭蕭下馬長川逗。馬上醉中山色秀。光一一。旌戈矛戟山前后。
英莢才開六,寶歷已當千。人間收盡繁溽,涼意入虞弦。盡道薦衡交剡,更值生申佳節(jié),喜色動閭閻。終夜望銀漢,文宿貫臺躔。
定燕秦,封晉魏,信當然。處處紅蓮開幕,曹掾豈能淹。見說玉堂飛詔,已許金閨通籍,蓬島伴神仙。來歲壽卮酒,應醉御爐煙。
瑞氣重閩宇。小春馀、璇霜避暖,斂威青女。一點陽和鍾英氣,崧岳今朝誕甫。正兩莢、尚留蓂舞。應想寧川稱壽處,聽金籠、放鴿兒童語。愿千歲,祝慈父。
君家自有安民譜。袖良規(guī)、時寬轡策,夜閑桴鼓。直賴汀南為保障,無復鼪鼯嘯聚。果峻秩、升朝褒敘。治最行將書第一,去思碑、擬頌歌明府。飛詔趣,綴鴛鷺。
平生只被今朝誤。今朝卻把平生補。
重午一年期。齋僧只待時。
主人恩義重。兩載蒙恩寵。
清凈得為僧。幽閑度此生。
延陵福緒,藹遺芳馀慶,直至如今。帝錫朋龜曾獻策,早揖丹桂華簪。
一代榮名,三州遺愛,留入歌吟。歸來湖山付得,依舊閑心。
延賞報德推封。名遷書監(jiān),喜天恩重臨。拜舞龍香還注想,丹闕拖紫垂金。
酒滿霞觴,期君眉壽,千歲與披衿。年年風月,兩行門外桐陰。
麗日舒長,正蔥蔥瑞氣,遍滿神京。九重天上,五云開處,丹樓碧閣崢嶸。盛宴初開,錦帳繡幕交橫。應上元佳節(jié),君臣際會,共樂升平。
廣庭。羅綺紛盈。動一部、笙歌盡新聲。蓬萊宮殿神仙景。浩蕩春光,邐迤王城。煙收雨歇,天色夜更澄清。又千尋火樹,燈山參差,帶月鮮明。
神州麗景春先到。看看是、韶光早。
園林深處東風過,紅杏里、鶯聲好。
漠漠青煙遠遠道。觸目是、綠楊芳草。
莫惜醉重游,逡巡又、年華老。
久羨龐眉鶴發(fā)。聞望孔堂煊赫。信得彭喬仙,秘授長生真訣。奇特。奇特。
呂望師周時節(jié)。才過中秋六日。對此稱觴欣懌。雙鳳戲萊衣,金縷輕調鶯舌。難得。難得。九九算猶千百。
日逢三九。相對梅花傾壽酒。
次第回春。甲子從頭又一新。
敬翻一曲。付與歌兒勤為祝。
為問仙翁。今歲蟠桃?guī)锥燃t。
仙郎心似長江闊。妾意如、波間明月。相隨定、一帶向東流,共宴樂、無時暫歇。
長生只在長歡悅。除此外、總應虛設。笙歌里、身住幾何年,十字兒、頭邊下撇。
春宵短。香閨寂寞愁無限。
愁無限。一聲窗外,曉鶯新囀。
起來無語成嬌懶。柔腸易斷人難見。
人難見。這些心緒,如何消遣。
朱門列戟。華堂鼎食。那更康強八十。
渭川遇主恰年同,怎得似、累朝良弼。
冬殷仲律。六蓂飛日。一點星輝南極。
祝公經濟出調元,遍寰宇、同躋壽域。
乳羝屬國歸來早。知君膽大身猶小。
一節(jié)不須論。功名看致君。
鎮(zhèn)西樓上酒。父老為君壽。
更壽太夫人。年年封詔新。
簾拍風顛,云共雨、商量欲雪。愁不寐、獸爐灰冷,寸腸千結。羅帶只貪珠淚擤,金釵不整烏云側。對菱花、空自斂雙蛾,傷離別。
心下事,憑誰說。愁與恨,如山積。被傍人調聞,呢龜成鱉。塞雁來時空悵望,梅花開后無消息。恨薄情、拚卻與分飛,還重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