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縣途中作
詩景紛拏且按鞭,壞橋危磴已鳴泉。
云根道店多沽酒,山崦人家亦種田。
谷鳥驚啼沖宿雨,野梅愁絕閉寒煙。
玉梁閣皂堪行徧,回得臨江即上船。
詩景紛拏且按鞭,壞橋危磴已鳴泉。
云根道店多沽酒,山崦人家亦種田。
谷鳥驚啼沖宿雨,野梅愁絕閉寒煙。
玉梁閣皂堪行徧,回得臨江即上船。
詩中的美景紛至沓來,我暫且勒馬前行,殘破的橋梁和險峻的石徑旁,泉水已經在潺潺作響。云霧繚繞的山腳下道邊的店鋪大多賣酒,山坳里的人家也在耕種田地。山谷中的鳥兒被驚醒啼叫,沖破隔夜的雨幕,野梅在寒煙中哀愁地緊閉著。玉梁、閣皂兩座山值得游遍,等回到臨江就上船離去。
紛拏:紛擾、繁多。
按鞭:勒馬緩行。
危磴:險峻的石徑。
云根:指深山云起之處。
山崦:山坳。
宿雨:隔夜的雨。
玉梁、閣皂:均為山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途徑安福縣的旅途中,被沿途的景色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奔波的羈旅狀態。
這首詩描繪了安福縣途中的景色,展現了山間的生活場景和自然風光。其主旨在于記錄旅途見聞和抒發情感,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也是反映當時旅途生活的一個小樣本。
吁俊天畿合辟雍,愧將瓦釜綴黃鐘。
聽窮一一竽無濫,撥遍磷磷玉似逢。
龜列春庭先壤奠,龍飛天路得云從。
吾曹莫念拘縈久,求稱公朝慶賞濃。
行飯轉北岡,如登贊公嶺。
悠然竟晴日,終比城市永。
殘霞澹微照,遙林耿疏影。
天空氣象杳,落落見此境。
彼哉不自愛,快意烹五鼎。
來日苦大難,忘言得深領。
旅食緣交住,浮家為興來。
句留荊水話,襟抱卞峰開。
過剡如尋戴,游梁定賦枚。
漁歌堪畫處,又有魯公陪。
欲雨氣不透,庭梧有棲煙。
回首望北固,云藏浄名天。
呼童速具輿,憑高覽山川。
隠見豈不好,開霽景固全。
須臾剛風流,湛湛清露圓。
歸途知有伴,華月上丹淵。
混塵慵走俗,陟??喜非期。
漠漠江雨歇,溶深春水時。
陶潛那寄傲,惠遠更能詩。
吏自成稀闊,言歸心尚遲。
曹侯將家子,異域久飄飖。
人獨憂羝乳,天方借海橋。
亡弓終在楚,去鶴會歸遼。
凜凜今如許,風霜看后凋。
聞有官軍士,生存仍宦胡。
羞言隴西李,忍對杜陵蘇。
椎髻心何似,環刀意豈無。
陳湯那復得,衛律不勝誅。
與君南北人,斗粟聚此邦。
維彼惡少年,潢池稱下江。
白晝射大屋,屋破無完窗。
繡衣募壯士,受馘不受降。
我弱異都盧,豈敢學尋撞。
君才過烏獲,九鼎一臂扛。
懸金八十萬,何啻白璧雙。
胡不騎赤兔,斫樹收死龐。
坐寬刺史憂,不復念政厖。
凱旋夾道迎,父老集瓶缸。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尊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韶光入南園,芳樹囀珍禽。弄月曉煙際,吟風夕陽林。
間關調巧言,玲瓏韻鳴琴。密傳青帝意,說盡陽和心。
采之芳林幽,置之華堂深。愿言幾席間,時聽林中音。
朝餐屑昆玉,雕籠飾南金。引盼結綺疏,弄影高梧陰。
三旬春欲暮,寫此如簧吟。
在昔圖書,出于河洛。
有龍有龜,前圣之作。
惟天無親,德侔斯格。
我躬受之,寶符神?。
少陵平生饑,乃以醉飽死。惜哉斯人窮,四海無寄趾。
后傳水仙召,牛渚花相比。神怪反愛才,時人乃封豕。
遺文何崛奇,岱輿載屭赑。貫穿破九流,突兀撐一氣。
自嘆萬古名,寂寞身后事。此老遑遑心,懸鶉破無里。
我行自嘉禾,臥欹一蓬底。烈曦畏俄中,開卷為磨洗。
一司日日下賑濟,一司旦旦催租稅。
單狀請出且抄納,百姓眼中聊一視。
白頭縣令受薄祿,不敢鞭笞怒上帝。
救民無術告朝廷,監廟東歸早相乞。
摳衣平昔登門下,曾許橫經近絳紗。
江上一言冰玉遠,天涯長嘆水云賒。
不才漫忝朱為紱,承學終慚發已華。
今日姓名猶見齒,尚因提獎得靈槎。
明窗十日復五日,出此湖光與山色。
前身畫師語不妄,文侯乃是金門客。
乍從云際辨遠岫,爭數喬林夸眼力。
沒漂菰米歲事空,水濱柱下南飛鴻。
欲投曉渡喚舟子,急槳已入昏煙中。
徑思天邊問歸路,錯認江鄉舊洲渚。
能傳萬里在尺素,豪奪應防卷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