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南都權府提刑孫大監二首 其二
摳衣平昔登門下,曾許橫經近絳紗。
江上一言冰玉遠,天涯長嘆水云賒。
不才漫忝朱為紱,承學終慚發已華。
今日姓名猶見齒,尚因提獎得靈槎。
摳衣平昔登門下,曾許橫經近絳紗。
江上一言冰玉遠,天涯長嘆水云賒。
不才漫忝朱為紱,承學終慚發已華。
今日姓名猶見齒,尚因提獎得靈槎。
往日我恭敬地到您門下求學,您曾允許我在您身邊研習經典。江上那次交談,您的品格如冰玉般高潔,讓我難以忘懷;如今遠隔天涯,只能長嘆這山水云路的遙遠。我無才卻愧居官位,從事學問卻慚愧頭發已花白。如今我的姓名還被您提及,還能因您的提拔獎掖而獲得機遇。
摳衣:提起衣服前襟,是古人迎趨時的恭敬姿勢。
橫經:橫陳經書,指受業或讀書。
絳紗:這里指師長的座席。
冰玉: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賒:遙遠。
忝:有愧于,常用作謙辭。
朱為紱:紅色的系印絲帶,指官位。
承學:從事學問。
見齒:被提及。
靈槎:神話中能乘往天河的竹木筏,這里比喻機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曾在孫大監門下求學,得到其教導和提拔。此詩可能是在詩人為官后,因孫大監再次提及自己而創作,表達對孫大監的感恩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孫大監的感激與自謙。詩中展現了詩人與孫大監的師生情誼,體現出文人之間的知遇之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交往的一種文化現象。
官辭中秘府,疎放野麋齊。
偃仰青霄近,登臨白日低。
折腰窺乳竇,定足涉冰溪。
染翰揮嵐翠,僧名幾處題。
天高高不窮,地厚厚無極。
動物在其中,憑茲造化力。
爭頭覓飽暖,作計相噉食。
因果都未詳,盲兒問乳色。
默默永無言,后生何所述。
隱居在林藪,智日何由出。
枯槁非堅衛,風霜成夭疾。
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有漢姓慠慢,名貪字不廉。
一身無所解,百事被他嫌。
死惡黃連苦,生憐白蜜甜。
吃魚猶未止,食肉更無厭。
??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
入雪知人遠,眠云覺俗虛。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
天下幾種人,論時色數有。
賈婆如許夫,黃老元無婦。
衛氏兒可憐,鐘家女極丑。
渠若向西行,我便東邊走。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煙。
草生芒種后,葉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窺窺不見天。
縱你居犀角,饒君帶虎睛。
桃枝將辟穢,蒜殼取為瓔。
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
終歸不免死,浪自覓長生。
山客心悄悄,常嗟歲序遷。
辛勤采芝術,搜斥詎成仙。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圓。
不歸何所為,桂樹相留連。
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纓。
秉芳兮欲寄,路漫漫兮難征。
心惆悵兮狐疑,年老已無成。
眾喔咿斯,蹇獨立兮忠貞。
不見高人久,空令鄙恡多。
遙思青嶂下,無那白云何。
子愛寒山子,歌惟樂道歌。
會應陪太守,一日到煙蘿。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圣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
辛苦蘇氓俗,端貞荅盛朝。氣高吞海岳,貧甚似漁樵。
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清須遭貴遇,隱已被誰招。
栗塢修禪寺,仙香寄石橋。風雷巡稼穡,魚鳥合歌謠。
視事私終殺,憂民態亦雕。道高無不及,恩甚固難消。
大寇山難隔,孤城數合燒。烽煙終日起,湯沐用心燋。
勇義排千陣,誅鋤擬一朝。誓盟違日月,旌斾過寒潮。
古驛江云入,荒宮海雨飄。仙松添瘦碧,天驥減豐臕。
似在陳兼衛,終為宋與姚。已觀云似鹿,即報首皆梟。
盡愿回清鏡,重希在此條。應憐千萬戶,禱祝向唐堯。
誰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國。
誰信鬢上絲,莖莖出蠶腹。
嘗聞養蠶婦,未曉上桑樹。
下樹畏蠶饑,兒啼亦不顧。
一春膏血盡,豈止應王賦。
如何酷吏酷,盡為搜將去。
蠶蛾為蝶飛,偽葉空滿枝。
冤梭與恨機,一見一霑衣。
諸葛子作者,詩曾我細看。
出山因覓孟,踏雪去尋韓。
謬獨哭不錯,常流飲實難。
知音知便了,歸去舊江干。
候騎出紛紛,元戎霍冠軍。
漢鞞秋聒地,羌火晝燒云。
萬里戈城合,三邊羽檄分。
烏孫驅未盡,肯顧遼陽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