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彥舟
混塵慵走俗,陟??喜非期。
漠漠江雨歇,溶深春水時。
陶潛那寄傲,惠遠更能詩。
吏自成稀闊,言歸心尚遲。
混塵慵走俗,陟??喜非期。
漠漠江雨歇,溶深春水時。
陶潛那寄傲,惠遠更能詩。
吏自成稀闊,言歸心尚遲。
混跡塵世懶得奔走于世俗之事,攀登山峰卻意外收獲喜悅。江上的雨紛紛停了,正是春水浩渺之時。像陶潛那樣寄托傲世情懷,又如惠遠一般擅長作詩。為官之事自然變得稀少,說要歸去但內心還是有所遲疑。
混塵:混跡塵世。慵:懶。陟??(zhì yǎn):攀登山峰。非期:意外。漠漠:形容雨紛紛揚揚。溶深:形容水浩渺。陶潛:東晉詩人,常寄傲于田園。惠遠:東晉高僧,善詩文。稀闊:稀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官場,對世俗事務感到倦怠,向往如陶潛、惠遠般的閑適生活,但又因某些原因不能立刻歸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追求。
齊梁舊事慣常陳,道運湮微且莫伸。便使臧倉無阻間,魯侯未是有為人。
山壓長江,流不盡、滔溜深碧。形勝地、以江為塹,以山為壁。兵府舊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說當年、天馬入川時,皆傳檄。市不易,居如昔。龍已去,攀何及。問人人能道,圣朝恩德。蕞爾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將勞吾敵。看紅塵一騎捷書來,來春必。
男兒立志要軒昂,莫共閭閻較短長。未必儒冠能見誤,燈窗努力繼書芳。
美人隔江水,彷佛若可睹。風吹蒹葭雪,飄蕩知何處?美人有瑤瑟,清奏含太古。高樓明月夜,惆悵為誰鼓?
六館推名德,三司備羽儀。麻宣鳷鵲殿,草輟鳳凰池。禮樂重興日,詩書再睹時。太平方有象,寧訝廟堂遲。
登賞猶欣詩友俱,不知趙子更來無。暮天好處須同賦,乞與人間作畫圖。
燕趙多奇士,遺風有固然。射雕猶絕藝,屠狗亦名賢。形勢威天下,風流號北邊。送君歸此地,亦欲奮吾鞭。
雪消成水固非異,煮水作雪真為奇。吾師悟此煎茶法,掬泉敲火須臨時。手摶清風弄明月,幻作一同滋味別。試看椀面乳浮花,濁惱消除置冰鐵。君不見達磨面壁雪山中,至今直指傳宗風。又不見玉川先生洛城里,軍將扣門日高起。何似松風堂上人,不譚九轉丹有神。漱瓊咽玉詩清新,鹽我肥水華津津。
騁輪縱勒,翠羽花鈿比織。并雅同陪,共越九衢遍,盡遨逸。料峭云容,香惹風、縈懷袂。遍寓目,幾處瑤席繡帟。
魚戲蓮葉西,盤盤舞波急。潛依曲岸涼,正對斜光入。
古今浩浩多詩流,清辭麗句誰能高。大歷饑寒少陵杜,義熙歸去彭澤陶。
解組將安適,無何乃故鄉。門庭雖取次,詩酒是尋常。車過音猶在,琴閒調已亡。因居悟生理,天地只茫茫。
平壓龍山五尺危,墮鳶何處避陰威。漸令融罷春泥軟,麥浪黏天燕子飛。
人間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時節。萬古青天當此際,正要十分澄澈。何處浮云,微茫黯淡,便把青光隔。憑欄三嘆,恨無長笛吹裂。坐看蠟燭爭輝,青燈吐焰,負煞尊前客。待到譙樓初鼓后,不覺衣裳涼徹。試草新詞,憑風吹去,教向嫦娥說。須臾知道,廣寒推出明月。
君子入官須事道,仕而非道似非常。抱關擊柝雖卑賤,職分終然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