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小池有???遺二小雛二首 其二
清池定誰至,???自來馴。
知我無傷意,憐渠解托身。
橋陰棲息穩(wěn),島外往來頻。
勿食游魚子,從交長細鱗。
清池定誰至,???自來馴。
知我無傷意,憐渠解托身。
橋陰棲息穩(wěn),島外往來頻。
勿食游魚子,從交長細鱗。
這清澈的池塘不知是誰引來的,???自然地前來,與我親近。它知道我沒有傷害它的意思,也可憐這小雛鳥能托付自身于此處。它們在橋的陰影下棲息得安穩(wěn),在小島外頻繁地往來。別去吃游動的小魚,讓它們能慢慢長大。
???(xī chì):一種水鳥,形大于鴛鴦,而多紫色,好并游。
渠:代詞,它,這里指小雛鳥。
交:使。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詩人在官舍任職期間,看到官舍小池中有???留下小雛鳥的情景有感而發(fā)。當時詩人身處官舍,周圍環(huán)境寧靜,小池中的景象引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展現出他在日常工作之余對自然的關注和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小生命的憐愛和對自然和諧的向往。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情感。
臨海關東水滿湖,書堂新上赤城圖。
地居郊左宜芹藻,天錫奎章示楷模。
王謝后前傳正印,東南鄒魯定同符。
誰終濺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幾萬夫。
言歸貪早發(fā),客舍啟雙扃。
霜逼重裘薄,風吹殘夢醒。
人煙辨小市,山火亂寒星。
莫說征途渺,鄉(xiāng)音喜乍聽。
遠寄陳傳道,
窮秋亦罷官。
還驅款段馬,
吟雪向長安。
榴花昔染猩猩血,薝卜叢中今斗新。何事司花與純素,不同妖艷污天真。
安石開花比御衣,縐紅繁綠不能奇。上林別有嬌黃貴,如剪冰綃襯玉肌。
藤冠草屨病支離,門外紛紛百不知。
解籜有聲驚倦枕,飛花無力點清池。
閑思舊事惟求醉,老感流年只自悲。
綠樹陰中紅練起,一團零亂濕胭脂。
相如不過書生耳。爭似文君,贏透奇男子。卻自琴心通綠綺。飄飄賦就凌云氣。
不是題橋雄蜀水。財守王孫,埋沒文人矣。薄倖茂陵生兩意。白頭吟罷相如死。
仙舟幾日去東瀛,梁木歸來忽就傾。
難遣此哀惟后死,忍將不哲累先生。
人間雞壅方為帝,海內雄文孰繼聲。
地下倘逢曾太傅,定知老淚各縱橫。
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
太公戰(zhàn)牧野,伯夷餓首陽。同時號賢圣,進退不相妨。
謂天不愛民,胡為生稻粱。謂天果愛民,胡為生豺狼。
謂神福善人,孔圣竟棲遑。謂神禍淫人,暴秦終霸王。
顏回與黃憲,何辜早夭亡。蝮蛇與鴆鳥,何得壽延長。
物理不可測,神道亦難量。舉頭仰問天,天色但蒼蒼。
唯當多種黍,日醉手中觴。
別墅蓬瀛勝,招攜試一臨。
徑幽迷屐齒,花艷覆春陰。
樹石藤蘿古,樓臺煙雨深。
到來真浩曠,吾亦愛山林。
居然淮海飄零客,來臥輕舠看晚霞。
八月啼蛩余感慨,數聲風笛動蒹葭。
停燈鷗靜偎花影,照水魚驚唼鬢華。
塵世清涼猶剩此,乘風何俟泛仙槎。
東風花事已離披,繡出天然一段奇。彷佛燈籠媚妃子,當時不遣潞公知。
花神有意媚春天,種種珍奇色色妍。莫道霜臺無著處,便同蓮座供金仙。
妝點都來屬化工,幾多異品錯青紅。休嗟回首隨流水,悟得禪家色是空。
萬草千花次第開,園官收拾錦成堆。韶華一去真如夢,卻向王維畫里來。
黃山驪嶺起嵯峨,萬里征車此再過。
愁里關河勞遠望,客中風物易悲歌。
煙殘古戍行人少,日落邊城戰(zhàn)馬多。
歸去吳門秋雁候,音書應寄到岷嶓。
生平杖履未東湖,喜自師門見畫圖。
堤貫橫橋分半水,規(guī)方盈尺已全模。
衣冠上蔡存遺緒,弦誦濂溪可合符。
此地先生開道脈,尚遲從往我非夫。
春半社來飛燕。麗日花朝。
茜裙撲蝶過紅橋。垂腰折柳條。
漢宮寒食新傳火。貽雕卵。耍笑郎家果。
墻頭馬上看秋千。喧闐。爭分白打錢。
老退耽書愛日長,
披披荷葉晚風涼。
廿年不做蓮韜館,
每到臨流憶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