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其二 二月
春半社來飛燕。麗日花朝。
茜裙撲蝶過紅橋。垂腰折柳條。
漢宮寒食新傳火。貽雕卵。耍笑郎家果。
墻頭馬上看秋千。喧闐。爭分白打錢。
春半社來飛燕。麗日花朝。
茜裙撲蝶過紅橋。垂腰折柳條。
漢宮寒食新傳火。貽雕卵。耍笑郎家果。
墻頭馬上看秋千。喧闐。爭分白打錢。
二月春半,社日時飛燕歸來。在這陽光明媚、百花盛開的日子里,一位身著紅色裙子的少女,跑過紅橋去撲蝴蝶,還彎腰折下了柳條。漢宮在寒食節后新賜火種,人們互贈雕刻的彩蛋。少女與少年嬉笑玩耍。她在墻頭、馬上看著別人蕩秋千,現場喧鬧一片,人們還爭著賭白打游戲的錢。
社:社日,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和秋社。
花朝:百花盛開的時節。
茜裙:紅色的裙子。
漢宮寒食新傳火:古代寒食節禁火,節后由宮中傳賜新火。
貽雕卵:贈送雕刻的彩蛋。
耍笑:嬉笑玩耍。
白打:古代一種踢球游戲。
此詞創作背景或為春日,描繪民間節日活動。古代二月春半有社日、寒食等節日,人們有祭祀、踏青、娛樂等習俗,作者借此展現當時社會的生活風貌和人們的歡快心情。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春日節日的熱鬧場景。其特點是畫面感強,生動展現民俗活動。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古代民俗和節日文化提供了生動素材。
胡兒平,倭奴何不平。倭奴利水戰,海塹船為城。諸軍彀騎士,馳射難縱橫。
來時梅花繞路旁,祇今壓枝梅子黃。回思孤徑踏斜月,冉冉馬頭迎曉香。石橋直下槳雙橫,落葉漸低湖水生。歸心欲寄潮頭去,潮頭不肯過湓城。斜風急雨暮瀟瀟,更與客懷增寂寥。樹頭梅子未全熟,莫來窗下打芭蕉。江南煙雨梅子肥,稻針刺水青離離。江南風物亦如此,所恨情懷非昔時。
苜蓿含花草露班,奚奴擾擾出沙灣。塵飛大夏三千里,泥滿東風十二閑。直內銅符初上繳,征西鐵甲未東還。可憐絕代賢王手,少畫漁陽阿斝山。
客愁滿目政無聊,忽報船經楊子橋。未到江南心已喜,隔江山色碧相招。
一朵巫云夜色祥,三千叢里認君王。月華蘸露扶仙掌,粉汗更衣染御香。舞傍錦屏紛孔雀,睡搖金鎖對鴛鴦。何人見夢矜男寵,獨立應憐國后妝。
夜半尚聞簫鼓響,開門領客興來曾。歷千萬劫有今日,近四三年無此燈。兒女競歌桃葉渡,風光翻盛木香棚。承平愿與民同樂,老遇艱危氣益增。
欲別已紛紜,當別心安適?何況別已成,驚車去如擲。車去不可回,此心不可拾。天地無窮間,茫茫剩大黑。
農功將筑圃,使者正行田。車過聞牛鐸,詩成墮馬鞭。涼風蘋末起,落日樹頭圓。翻憶吳淞岸,菱歌處處船。
建業西風憶系舟,燕臺此別又經秋。也知和璧終傳世,恨向荊江復倚樓。且莫臨岐傷遠道,要須游刃視全牛。長安春色年年似,一樣王孫爛漫游。
此夜炎蒸不可當,開門高樹月蒼蒼。天河只在南樓上,不借人間一滴涼。
新月出云衢,環佩下徐徐。淡輝不可掬,涼意生庭除。庭除人影單,胡以為歡娛。對月思所思,有眉月不如。眉既無由即,有月慰情無。將月或作櫛,繁愁若為梳。將月或作弓,無矢孤為弧。月形亦似玦,摘之意躊躇。洞庭風波深,迢迢莫捐余。余懷將訴誰,巧誣肆讒夫。佳期坐此曠,彼美坐此疏。昔日愛團欒,今時羞蟾蜍。蟾蜍滿三五,缺時但須臾。萬祈月不圓,長伴吾身孤。
晝夜均而寒暑平,風雷之變始收聲。天子明明秋祭月,黎氓懔懔夢關情。采蓮慨爾清閒客,種麥于嗟太瘦生。四海閒田歸不得,與雞俱興做么耕。
王化漸摩久益深,士風民俗總還淳。山城駐節寂無事,閑步月明看北辰。
沉水龍涎徹夜焚,桂宮芝館結祥云。壇前才布諸天位,苑外先催學士文。
晨發宜姑渚,迤邐溯黃流。天清鉦鼓和,檣櫓隨川浮。南征卜利涉,陽晷適三周。野花明遠川,時鳥詠芳洲。麥苗已含秀,蘆筍亦吐柔。一行被明命,豈不職思憂?時物已具變,未得吾行休。眷眷二三子,秉德聿宣猶。崇高諒能淑,大業非人謀。惡乎報終令,庶以答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