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若愚子發秘丞同年見寄二首 其二
意氣同歸趣,生平幾合離。
遙懷初得信,相喣似忘機。
世態分難合,人情老自知。
莫將身徇物,憔悴變須眉。
意氣同歸趣,生平幾合離。
遙懷初得信,相喣似忘機。
世態分難合,人情老自知。
莫將身徇物,憔悴變須眉。
我們意氣相投志趣相同,一生經歷了幾次分離聚合。我遠在他鄉剛收到你的來信,就像相互吐氣的魚兒一樣忘卻了機心。世態炎涼,人們很難長久地相聚在一起,人情冷暖,人老了自然就會明白。不要為了功名利祿而犧牲自己,免得容顏憔悴,須發變白。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
合離:聚合與分離。
遙懷:對遠方人的懷念。
相喣:本指魚用口吐沫相互濕潤,比喻相互救助。
忘機:指沒有巧詐的心思,與世無爭。
徇物:為追求功名利祿等外物而犧牲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的現象。詩人與張若愚有深厚的情誼,在收到對方來信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既有對友情的珍視,也有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世態的感慨,勸友人淡泊名利。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人生態度。
蒲團出定入玄微,
盡是山間林下詩。
安得遠公陪一笑,
朗吟同過虎溪時。
宿霧初開日未高,
清溪一道暗通潮。
梅花竹里吹香久,
踏過前村第幾橋。
白馬當涂兆,黃家得歲興。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憑。
漢火承前運,譙龍合舊徵。青云開后葉,下武倍兢兢。
許昌功未逞,江表地初平。漢帝居非遠,吳侯志欲迎。
壯圖雖未遂,嘉慮實惟精。終闕尊崇禮,何關慎器名。
家乘桑蓋瑞,國富臥龍才。漢水神暉徹,靈圖密命開。
橫天嘉氣應,繼日景云來。儻乏英雄器,三分亦殆哉。
安昌弦管最風流,池館荒涼幾度秋。
豈有虎賁憐北海,空余馬策慟西州。
他年國士誰青眼,此日書生已白頭。
瓠落自慚知遇厚,一尊重與酹松楸。
不求名利寸心安,且把詩篇割愛刪。
案有奇書消白晝,門無俗客只青山。
身為清節衣冠后,自愛風流水石間。
半世生涯渾是醉,一憑魚鳥笑癡頑。
夏日本多暑,百思并予嬰。呼童灑廷內,幾閣稍凄清。
燕子自來往,雞孫亦生成。深林來客疏,古甃有苔明。
薰風何拂拂,朱絲非我聲。夙昔念遠游,抱痾愿多爽。
坐觀流景速,池霽綠初長。庭樹漸鳴蟬,蓽門日恒敞。
溽暑苦中人,棲云猶漭瀁。安能吹清角,暫與豁幽賞。
昔昔秋猶在,勞勞老易侵。
寶刀蝕虎氣,孤鏡吼龍吟。
涼夢驚難續,閒愁病不任。
江山留九辨,未許怨登臨。
秋色平分日,開筵命月輪。
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隨人。
平地鋪寒水,遙空絕點塵。
素娥來入座,端不負良辰。
醭醭紅塵,炎炎火聚。
著腳無蹤,翻身有路。
去時山色慘愁容,歸來幽鳥啼芳樹。
不涉去來,如何吐露。
碧眼黃頭總不知,問訊粼皴拄杖子,逢人不得錯舉。
桂棹飄飄溯水關,與君游遍六州灘。
西江浪涌蛟龍喜,南國風多菡萏寒。
十頃初黃收豆麥,兩溪高碧聳瑯玕。
數聲晚浦尤堪賞,互答漁舟歌木蘭。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
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
末路逃禪去,原為孟八郎。
流離八載及虞城,舉目無親孰達情。
乃字終能貞素志,相攸合使結良盟。
家庭靜對陳詩酒,母弟欣談解甲兵。
從此唱隨歌永好,百年夫妻鳳凰鳴。
節旄高插引晴嵐,人擁花驄弛轡銜。
拜罷耆童回道左,紛來朱履又青衫。
五花素色逼窗檐,
紙帳重將布被添。
天為韶陽太妖冶,
故令剪水作清嚴。
接?倒著醉花傍,
染得衣巾一味芳。
說與園丁嚴鎖鑰,
免教韓壽去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