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錢謙益初學集因題句
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
進退都無據(jù),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
末路逃禪去,原為孟八郎。
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
進退都無據(jù),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
末路逃禪去,原為孟八郎。
錢謙益一生常談氣節(jié)道義,卻先后侍奉兩朝君王。他的行為舉止毫無準則依據(jù),寫出的文章又哪會有光彩。他的作品真只配用來覆蓋酒甕,還多次在詩里表現(xiàn)兒女情長。到了晚年他去參禪,就像孟八郎一樣是為了逃避。
節(jié)義:氣節(jié)和道義。
兩姓:指兩個朝代,錢謙益先仕明朝,后降清朝。
無據(jù):沒有依據(jù)、準則。
覆酒甕:典出《北史·李謐傳》,指文章沒有價值。
詠香囊:指寫些兒女情長的詩詞。
逃禪:逃避世事而參禪。
孟八郎:不詳,此處借指錢謙益晚年逃避現(xiàn)實的行為。
錢謙益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在明朝為官,后在清軍入關后投降清朝,這種行為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此詩作者看到錢謙益的《初學集》,有感于他的為人和作品,寫下此詩批判他的失節(jié)行為。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錢謙益喪失氣節(jié)。其突出特點是批判直白有力。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失節(jié)文人的態(tài)度和批判之聲。
精衛(wèi)何知結(jié)構難
今來處處足盤桓
繞床流水清堪枕
排闥青山秀可餐
高唱竹枝歡進酒
輕拈蓮葉戲為冠
故人有意抱琴至
好就西窗石上彈
紅鮮高下照橫溪,
勃窣含情欲上堤。
手攬緗莖那忍折,
戲魚長在葉東西。
桐葉初飄大火流
待看織女會牽牛
傍人不織濃心苦
才過傷春又到秋
春三月,遣悶度時光。
兔穎帖臨黃子久,
膽瓶花插紫丁香。
不耐晝偏長。
畫檐鳴雨早秋天,不喜新涼喜有年。眼里香粳三萬頃,寄聲父老共欣然。
五十衰翁發(fā)半華,猶能把酒醉天涯。絲毫美政何曾有,惟把豐年贈漢嘉。
荷葉陂頭流水聲,
月華霜氣兩凄清。
自憐委翅蓬蒿底,
不得相從赴遠征。
韓信造浮橋,
李廣入布袋。
一箭透雙關,
乾坤無掛礙。
四世簪纓見祖孫
六朝鈇鉞衛(wèi)將軍
清英不忝千金子
雅厚元從萬石君
劍蓄靈光徹牛斗
兵凝朝氣待風云
送君不盡懷人恨
目斷江東舊雁群
淚點白紛紛,飛去沾花葉。
一半作棠梨,一半為蝴蝶。
腸斷玉樓人,綠草藏嬌靨。
歲歲未清明,已有清明接。
山人不近山,一廛還近市。
柴門日掩開,市聲不到耳。
齋中何所有,一榻而已矣。
舉案對山妻,挾書授兒子。
文脈絲垂感慨深,
奎躔今直鄮山陰。
末流自逐狂瀾倒,
獨步直成空谷音。
四海園林春事里,
一家松竹歲寒心。
相知不必長相見,
明月春風處處尋。
張君拜官如謫官
柳州之南行復南
荒服圣朝深雨露
瘴江終日自煙嵐
長途旅櫬情何極
落日啼猿聽不堪
淚掩寒原歌楚些
滿林松槚碧相參
五嶺何煩漢節(jié)臨,暫來南國種棠陰。
詩親老杜真無敵,跡訪涪翁尚可尋。
登覽漫窮千里目,衰遲唯有五湖心。
江山彈壓歸詩伯,詩賦梅花雪片深。
逸少千載人,顧為書名掩。投身山水窟,敘禊集百感。
中原長陸沈,宗袞但名啖。書尺炳蓍蔡,曠代見心膽。
佳日試鼠須,陶寫寄游覽。孰知僧樓秘,摹刻作世范。
賢王積忠憤,孤島萬緣淡。篋中定武本,望古頻灑染。
側(cè)理誰實貽,痛逝益中慘。眼看水深淺,一紀去奄奄。
觥觥樂道堂,家學故無忝。
卻望龍山月,
衙齋似畫明。
憂時心力盡,
落職去來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