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遣興
不求名利寸心安,且把詩篇割愛刪。
案有奇書消白晝,門無俗客只青山。
身為清節衣冠后,自愛風流水石間。
半世生涯渾是醉,一憑魚鳥笑癡頑。
不求名利寸心安,且把詩篇割愛刪。
案有奇書消白晝,門無俗客只青山。
身為清節衣冠后,自愛風流水石間。
半世生涯渾是醉,一憑魚鳥笑癡頑。
不追求功名利祿內心便能安寧,暫且把自己的詩篇忍痛刪減。書案上有奇書能消磨白日時光,門前沒有庸俗的客人只有青山相伴。我身為有高潔節操之人的后代,自己喜愛在風流水石間生活。半輩子的生涯幾乎都在醉意中度過,任憑魚鳥笑話我癡傻愚頑。
寸心:指內心。
割愛:舍棄所愛。
清節:高潔的節操。
渾:幾乎,簡直。
一憑:任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遠離世俗紛擾的山居生活中。可能當時社會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而詩人不屑于此,選擇隱居山居,在自然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寄托。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慕名利、鐘情自然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高潔品性和閑適生活的精神風貌。
七寶香臺倚素秋,酒闌清切聽箜篌。八千里外人如夢,月色經年不上樓。
手弄雙雙交佩珠,不知明月上庭梧。秋來正望江南信,塞雁高飛過五湖。
支離衾枕歲時遷,強起尋春倍惘然。
芳草當門隨路直,落花浮水到根圓。
談空示病同摩詰,采藥求仙笑偓佺。
稍喜園林風漸暖,新晴恰在夕陽邊。
三竺雙高,新晴后、煙巒青漲。殊慰籍、君侯花筆,別來無恙。
宋玉非徒唐景亞,陳王的在應徐上。羨新詩、字字比瑤環,須交餉。
墨有縠,微微漾。歌付雪,低低唱。算官廚法醞,更誰解釀。
司馬高才原合腐,彥淵博學真須杖。怪吾徒、底事昵蟲魚,臣無狀。
獻瑞廷陳九穗禾,騁懷八極駕黿鼉。才陳角牴魚龍戲,又唱宏農得寶歌。
自在艨艟飛五鳳,前行簫鼓擁千駝。時巡合有天書降,玉檢金繩代不磨。
熊館誰爭《諫獵書》,《豳風》罷進授時圖。民心自怨崔成甫,天意終憐鄭介夫。
構巧神仙愁出入,技精革木解歌呼。江南爾汝歌偏好,長勸君王醉玉壺。
沖冠一怒便揚兵,鼓竭秋風馬倦鳴。收骨二陵非死所,藏身三窟豈行成。
單于自款居延塞,老將寧貪石堡城。不信遐荒真異類,兩階干羽有苗平。
萬樹疏花點早春,
紅紅白白斗豐神。
林逋艷福輸于我,
窺到墻東盡美人。
市遠囂塵息,窗明老眼開。
句從天外得,書自日邊來。
久住當成趣,相看不忍回。
涼生初卻扇,月出好銜杯。
書帙兒能整,柴扉手自開。
夢殘江月上,酒醒竹風來。
舊集秋重校,微吟日幾回。
初無俗客飯,當有故人杯。
年來憔悴腰圍減,無眠每看侵曉。錦幔圍香,銀篝倚玉,風雨送春歸早。天涯芳草,問別后而今,怎生懷抱。煞是無聊,屋梁月落畫屏悄。
俊游回首堪憶。憶酒痕碧凝,燭花紅小。篆裊清愁,塵封匣鏡,絲鬢催人易老。相逢最好。奈地北天南,夢云難到。欲寄音書,雙魚江上杳。
波搖山綠浸云根,
山壓波回不受吞。
鏡面平開三萬頃,
當軒管領屬王孫。
晚鏡倦臨妝。只坐熏香。是誰蝶夢繞回廊。窺見露寒花有恨,玉淚盈眶。
何似淡相忘。不要思量。針兒難透線兒長。渺渺茫茫天一角,隔了疏窗。
昔日王巢賊,頻年赤嵌城。
竹圍堅似鐵,壯士喜為兵。
馬首唯予望,牛皮不戰平。
至今楊大眼,南北有威名。
金波遙映月華樓,
佳色偏宜永夜游。
玉魄年年長在望,
照殘芳杜滿汀洲。
頻日雅歡幽會,打得來來越?。
說著暫分飛,蹙損一雙眉黛。
無奈,無奈,兩個心兒總待。
印空印泥印水,
平地寒濤競起。
假饒去就十分,
也是靈龜曳尾。
男耕女蠶治有馀,使君何不思。
使君策馬城南隅,妾歸深閣繅新絲。
昔之委和,
今之蛻質。
非化非生,
復吾真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