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
西風蕭瑟動年華,村望猶將景物夸。
山色半隨云勢斷,浮光多被竹陰遮。
社前歸興雙飛燕,雨后新聲幾處蛙。
萬里橋南亦如此,十分有意作農家。
西風蕭瑟動年華,村望猶將景物夸。
山色半隨云勢斷,浮光多被竹陰遮。
社前歸興雙飛燕,雨后新聲幾處蛙。
萬里橋南亦如此,十分有意作農家。
蕭瑟西風吹過,一年時光又將過去,遠望村莊,人們還在夸贊眼前的秋景。山巒的顏色一半隨著云的走勢而斷開,水面的波光大多被竹林的陰影遮擋。社日之前,成雙的燕子帶著歸鄉之意飛翔,雨后,幾處傳來青蛙的新聲。萬里橋南也是這般景象,我十分想成為農家的一員。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這里指西風寒冷、凄涼。
動年華:意味著時光流逝。
社: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
萬里橋:在四川成都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秋季出游,看到秋郊景色,被鄉村的寧靜和自然之美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此時詩人可能有遠離塵世、歸隱田園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通過多種意象勾勒秋郊之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體現了傳統田園詩的審美情趣。
寥寥湖上亭,不見野王居。
平林豈舊物,歲晚空扶疏。
自古圣賢人,邑國皆丘墟。
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
人情每期費,之子適予心。
老餞城東陌,悲分歲暮襟。
少留班露草,遂往隔云林。
未覺青丘遠,因風嗣好音。
古屋蕭森數十間,禪扉幽寂叩常關。
少微處士遺塵遠,靈鷲高僧得地閑。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蘚字斑斑。
山林真趣誰能辨,乘興時來興盡還。
國邸留慈范,皇家肇慶基。
思齊京室配,袝廟濮園祠。
改卜三川兆,尊名一品儀。
禮隆由圣作,萬世仰洪規。
數家鄰水竹,一塢共云林。
晚食靜適己,獨謠欣會心。
移床隨漫興,操策取幽尋。
未愛神錐汝,猶憐妙斲琴。
人各有是非,犯時為患害。唯詩以譎諫,言者得無悔。
汾王昔監謗,變雅今尚載。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南山詠種豆,議法過四罪。玄都戲桃花,母子受顛沛。
疑似已如此,況欲諄諄誨。事變故不同,楊劉可為戒。
富家種論石,貧家種論斗。
富貧同一時,傾瀉應心手。
行看萬壟空,坐使千箱有。
利物博如此,何慚在牛后。
何事頻思江海間,清時美彥未應閑。
襟懷舊貯縱橫術,獻納嘗開咫尺顏。
吏隠尚勞趨幕府,郊居毋苦戀家山。
莼鱸正熟雖堪愛,羔雁相催又北還。
逢逢戲場聲,壤壤戰時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問兒今壟上,聽此何莽鹵。
昨日應官繇,州前看歌舞。
初頒遺誥大廷中,百辟悲號四海同。
過越喪期天子孝,便蕃恩澤外家豐。
橋山弓劍開高寢,原廟衣冠入閟宮。
玉輦三元朝象帝,年年長慕闕門東。
久持邦柄擅斯文,卻掃丘園脫世紛。
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萬事似浮云。
何須棨戟榮歸路,自有旗常載舊勛。
欲別延英猶造膝,老臣雖去不忘君。
圣賢何常施,所遇有伸屈。
曲士守一隅,欲以齊萬物。
喪非不欲富,言為南宮出。
世無子有子,誰敢救其失。
不得君子居,而與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況乃禍釁稠。
高語不敢出,鄙辭強顏酬。
始云避世患,自覺日已偷。
如傅一齊人,以萬楚人咻。
云復學齊言,定復不可求。
仁義多在野,欲從苦淹留。
不悲道難行,所悲累身修。
會稽游宦鄉,海物錯句章。
土潤箭萌美,水甘茶串香。
今君誠暫屈,他日恐難忘。
唯有西興渡,靈胥或怒張。
不見山翁住翠微,空傳金剎自前齊。
曉猿夜鶴休驚恐,澤雉林烏自雊啼。
客到上方思寄傲,僧攜素板乞留題。
重尋黃鵠飛翔處,盡日無人為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