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會亭
數家鄰水竹,一塢共云林。
晚食靜適己,獨謠欣會心。
移床隨漫興,操策取幽尋。
未愛神錐汝,猶憐妙斲琴。
數家鄰水竹,一塢共云林。
晚食靜適己,獨謠欣會心。
移床隨漫興,操策取幽尋。
未愛神錐汝,猶憐妙斲琴。
幾家臨近水邊種著竹子,一山谷中共享著云霧山林。晚餐后寧靜的時光正合自己心意,獨自吟唱欣然有了會心的感悟。移動床榻隨心而安,手持竹杖去探尋幽境。我還未喜愛那神錐般的事物,卻依然憐惜那精妙的斫琴之藝。
塢:四面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山谷。
靜適己:安靜的狀態正適合自己。
獨謠:獨自吟唱。
漫興:隨意而起的興致。
操策:手持竹杖。
神錐:可能指某種具有神奇功效或象征意義的錐狀物。
妙斲琴:精妙的斫琴技藝。斲,同“斫”,砍、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寧靜的山水之地,可能是在遠離塵世紛擾、享受自然生活時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閑適生活的喜愛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自然生活的熱愛和享受。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和對自然的親近之情。
傴僂山夫發似絲,
松間石上坐多時。
瓢飲不曾看酒肆,
世人空笑亦何為。
商風動葉初,蕭索一貧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與簟疏。
舊醅難重漉,新菜未勝鉏。
才薄無潘興,便便畫偃廬。
一頭細發兩分絲,
臥見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無病,
直待眾生苦盡時。
亂石田中寄孤本,
亭亭不住凌虛引。
欲以袈裟拂著來,
一邊碧玉無輕粉。
峭壁蒼蒼苔色新,
無風晴景自勝春。
不知何樹幽崖里,
臘月開花似北人。
鶴老身更b3,龜死殼亦靈。正信非外沿,終始全本情。
童子不戲塵,積書就巖扃。身著木葉衣,養鹿兼牸耕。
偶隨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漸入機險中,危思難太行。
十發九縷絲,悠然東周城。言詞野麋態,出口多累形。
因依漢元寮,未似羈細輕。冷灶助新熱,靜砧與寒聲。
斷蓬在門欄,豈當桃李榮。寄食若蠹蟲,侵損利微生。
固非拙為強,懦劣外療并。素堅冰蘗心,潔持保堅貞。
修文返正風,刊字齊古經。慚將衰末分,高棲喧世名。
夷女采山蕉,緝紗浸江水。
野花滿髻妝色新,翠華寂寞嬋娟沒,野筱空余紅淚情。
青煙冥冥覆杉桂,清猿未盡鼯鼠切,淚水流到湘妃祠。
北人莫作瀟湘游
閑逐維私向武城,
北風青雀片時行。
孤帆瞥過荊州岸,
認得瞿塘急浪聲。
繞屋扶疏千萬竿,
年年相誘獨行看。
日光不透煙常在,
先校諸家一月寒。
下馬邯鄲陌頭歇,
寂寥崩隧臨車轍。
古柏重生枝亦干。
故人丹旐出南威,
少婦隨喪哭漸歸。
遙想北原新壟上,
日寒光淺水松稀。
信陵門館下,多病有歸思。
墜履忘情后,寒灰更濕時。
委欄芳蕙晚,憑幾雪髫垂。
明日秋關外,單車風雨隨。
大底從頭總是悲,
就中偏愴筑城詞。
依然想得初成日,
寄出秋山與我時。
泰陵遺樂何最珍,彩繩冉冉天仙人。
廣場寒食風日好,重肩接立三四層,著屐背行仍應節。
兩邊丸劍漸相迎,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
下來一一芙蓉姿
竺國鄉程算不回,病中衣錫遍浮埃。如今漢地諸經本,自過流沙遠背來。
空林衰病臥多時,白發從成數寸絲。西行卻過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