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大行皇帝挽詩十首 其九
車書共文軌,律度出聲身。
明白垂中典,優容禮直臣。
熊羆渭川叟,風雨越裳人。
更想攀髯士,猶知不犯鱗。
車書共文軌,律度出聲身。
明白垂中典,優容禮直臣。
熊羆渭川叟,風雨越裳人。
更想攀髯士,猶知不犯鱗。
國家車轍和文字統一,音律尺度出自自身典范。明確地垂示著重要的典章,以寬容的態度禮遇正直之臣。像周文王得遇渭川垂釣的姜太公那樣賢才匯聚,遠方如越裳氏般的外族也來歸附。更能想象那些想要攀附先帝的臣子,都知道不觸犯先帝威嚴。
車書共文軌:指國家統一,車轍和文字都有統一標準。出自《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律度出聲身:音律尺度出自自身,形容皇帝有典范作用。
中典:重要的典章。
優容:寬容、優待。
熊羆渭川叟:指姜太公呂尚,傳說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太公曾在渭水垂釣。
風雨越裳人:越裳是古南海國名,曾向周成王進貢白雉,這里指遠方外族來歸附。
攀髯士: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后騎龍升天,大臣們攀著龍須想跟上去,這里指追隨先帝的臣子。
犯鱗:傳說龍喉下有逆鱗,觸動它會殺人,比喻觸犯君主的威嚴。
嘉祐八年(1063 年)宋仁宗趙禎駕崩,此詩是為悼念宋仁宗而作。宋仁宗在位期間,國家相對穩定,政治清明,他善于納諫,禮賢下士,被后世譽為“守成賢主”。詩人在此時創作此詩,表達對先帝的追思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宋仁宗的功績和品德。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莊重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開創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宋仁宗的評價和懷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霜華滿樹,蘭凋蕙慘,秋艷入芙蓉。胭脂嫩臉,金黃輕蕊,猶自怨西風。
前歡往事,當歌對酒,無限到心中。更憑朱檻憶芳容。腸斷一枝紅。
持橐中朝貴,
餐氈異域留。
人皆敬先德,
我已識君侯。
氣節傳三世,
才猷著兩州。
承家五男子,
身后更何求。
才把梅花寫,
離亭玉笛寒。
一枝君看取,
別后寄應難。
去臥仙源懶未安,
未收鱗鬣半身寒。
何如卻赴雷云會,
休作游人一笑看。
都門柳稀寒食煙,
十日自枕春風眠。
喜啄烏鵲故相惱,
怯飛梨花翻劇顛。
已多拮據長吏罵,
未敢造次承郎筵。
詩篇積漸有滿卷,
可否東家充酒錢。
問汝刺促何所圖,
馬曹懶否能支吾。
北枝南鳥意殊左,
長鋏短歌秋轉孤。
欲呼愚公未白發,
擬作醉士無青蚨。
汝道掛冠亦易爾,
五見咸陽春草枯。
君不見高山大淵置姓氏,古人好名乃如是。又不見載筆紀傳成史書,恐名不彰以沒世。自晉唐宋遞元明,或著詩篇或瑣志。古人結習不可除,今者后人寧有異。
余亦吟詩千馀篇,共成五萬二千字。吾聞太上立德次立功,垂之空言嗟罔濟。況乃風云月露詞,雖工僅號雕蟲技。抑聞詩以道性情,或云古者詩言志。葩經三百十一篇,大抵發憤所為制。最是勞人思婦辭,等閒謠諺偏姿致。當時出語豈求工,天籟之鳴不可企。后世紛紛無病呻,乃尚浮文爭綺麗。章求典贍句求豐,往往誇多翻害義。
溯從十六竊為詩,其時正課攻時藝。蠅頭小字累成編,不令人見藏經笥。及今白發已盈頭,猶自耽唫如往歲。暑日寒宵自較讎,縹緗似較牛腰細。災梨禍棗愧無資,用托中書為編次。
雖無功績似前人,聊紀生平所遭際。自少及壯至于今,紀月編年如掌記。其間三十有六季,紛紛人事填胸臆。曾上金臺登岱宗,車煩馬殆燕齊地。南下黃河渡大江,震澤扁舟臻海澨。思親懷友托謳吟,吊古憑今動幽思。春花秋月寄閒情,對酒當歌吐奇氣。割裂篇章恥饾饤,堆積群書陋獺祭。固無奇語泣鬼神,亦時機軸生新意。
半生心力在于斯,不忍鴻毛等輕棄。憶從歸我舊蓬門,不獲名流相砥礪。造化弄人多坎坷,幸未執鞭隳此事。
晚年鳴鐸注一官,居然不食如匏系。散衙退息有馀閒,每每推敲再三四。于今會萃輯成書,裁錦裝函自珍秘。
吁嗟乎少時妄念頗亦奢,而今不復思功利。只此區區數卷詩,用以遺留于后嗣。其幸或為世所傳,其幸后昆能纘繼。不幸或生愚子孫,覆醬糊墻任委置。即今散失或不收,轉愁后輩生訾議。
吁嗟乎悲從中來寫我心,敘作長篇聊自識。剪燭高歌歌即書,琢句雕章非所計。
過了蠶眠,又看桐乳,小園春意初寂。浴佛西庵,放生東寺,信步東西閒適。竹林煨筍,新火就、石間敲擊。倩婦移瓜,催兒理釣,課童收麥。佛桑載來遠驛。記饑驅、蠻江行役。今日繞闌紅處,閒身岸幘。便約鄰翁快飲,向老瓦、盆中瀉香液。入饌銀鰣,膩膏鮮滴。
匝樹低云,粘空濕霧,輕風一夜吹盡。巷柳濃陰,墻槐嫩綠,逼到矮窗相近。菱絲尚短,已立得、小蜻蜓穩。蠶婦茶娘,單衫日午,荒荒云鬢。朝來菊畦雨潤。護新根、細除蟲蚓。靜葉宜人,不獨貪他花信。似此心情自可,只好友、難來又成悶。央及流鶯,為傳音問。
投荒彌遠兇徒熾,
出督清之狡計行。
得柄欺君例如此,
國亡徒剩正人名。
新詩讀罷念青箱,
摩詰高風思路長。
暮樹春云遙想憶,
宵來明月照四方。
西風瑟瑟九秋天
歷亂蘆花撲晚煙
隨處飄零渾似絮
群生衣被不如綿
冬烘頭腦人應笑
雪樣須眉我自憐
寂寞生涯江岸上
雁聲明月釣魚船
離憂不客極。欲滌愁腸思怎得。吟損兩肩聳力。更枯葉瘦黃,寒風蕭索。閒偷一隙。忘去鴻、離塞為客。杯中月、山河寸影,總是可憐色。
秋寂。燭光搖壁。裊絮思、霓裳暗織。狂評棋局往跡。我欲乘風,卿緩歸陌。管弦蟲韻息。漫錯認、池臨凝碧。南云望、中原如發,不覺弁哦側。
幾番微雨微寒,禁煙節近新晴矣。游絲趁暖,殘紅鋪徑,樹頭青子。鏡匣凝塵,繡簾垂畫,有人獨自。更鶯慵燕懶,春光幾許,愁中過,三之二。
錦字魚書難寄。負西園、東風桃李。高臺芳榭,清游正暢,忍搖征轡。樓外斜陽,堤邊芳草,一江春水。念天涯此際,深情遠恨,萬重千里。
欲將長劍欹空揮,
凈掃胡氛振國威。
六月尚歌征儼狁,
八公何算勝淮淝。
華夷無限那容越,
忠義人心詎盡微。
報主此生應不惜,
請纓無路祇空悲。
春風吹面雪盈頭,已過人間八十秋。山戍晝閒惟系馬,水村天遠獨盟鷗。周窮義重焚逋劵,知足心長守樂丘。身后有人能接武,轅門聲價到皇州。
每過深巷拜儀刑,不覺籃輿幾日停。醒眼愛留通夕飲,壯心慵展衛生經。別來吟發添新白,望里家山只舊青。千里生芻嗟莫致,一緘哀些涕交零。
跨越虛中亦自然,
幾千年度地行仙。
桃花流水春風好,
由此東西是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