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原挽辭
蒿里竟何在,死生從此分。
謾傳仙掌籍,誰見鬼修文。
蔡琰能傳業,侯芭為起墳。
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
蒿里竟何在,死生從此分。
謾傳仙掌籍,誰見鬼修文。
蔡琰能傳業,侯芭為起墳。
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
那埋葬死者的蒿里究竟在哪里呢?從此生死便分隔兩方。空傳著仙掌的名籍,可誰又真的見到鬼在修撰文章。蔡琰能傳承家學,侯芭為揚雄起墳。傷心地望著北風刮起的方向,淚水被風吹落,打濕了江上的云。
蒿里:本為山名,在泰山南,古人認為是人死后魂魄聚居的地方,后用作挽歌名。
謾傳:空傳。仙掌籍:傳說仙人有仙籍,這里指死者的名籍。
鬼修文:傳說唐代詩人李賀將死時,見緋衣人傳玉帝詔令,謂天上新建白玉樓,召他去作記文。后世因稱文人早死為“鬼修文”。
蔡琰:東漢才女,能繼承父親蔡邕的學業。這里可能指王逢原的親屬能傳承他的學問。
侯芭:西漢人,揚雄的弟子,揚雄死后,他為其起墳守喪。
王逢原即王令,是北宋詩人,與王安石交往甚密。王令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王安石對他的早逝深感惋惜和悲痛,此詩便是王安石為悼念王令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王逢原,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王安石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也體現了他詩歌在情感表達和用典方面的特色。
濠上蒙莊達,
田中彭澤歸。
安能陳道德,
直可景光輝。
欣奉燕臺集,
恭陪漢相威。
陽春回麗曲,
清越滿金徽。
過盡韶華不可添。
小樓紅日下層檐。
春睡覺來情緒惡。
寂寞。
楊花繚亂拂珠簾。
早是閑愁依舊在。
無奈。
那堪更被宿酲兼。
把酒送春惆悵甚。
長恁。
年年三月病厭厭。
一片小窗風瑟瑟
羅衾怯冷夢猶寒
符嚴滕六驚飛雪
臥聽千山木葉殘
青山如黛,淥水如羅,映真珠簾罅。金閨瑟瑟,正青砧、隔院搗衣才罷。登樓遠望,見一帶、碧云輕瀉。更蕭關征雁濛濛,愁煞江南此夜。
幾回搔首沈吟,嘆今日深秋,前朝初夏。流光遞換,問何處、更覓鈿車羅帕。傷心故苑,依然似、天涯客舍。對秋風、強舉金尊,又是夕陽西下。
眾流合已盡,大海受其東。
萬里峨眉雪,桃花晚漲通。
寺鐘搖佛籟,帆影亂江風。
芳草齊梁恨,青青北固中。
扁舟散發欲何之,早向煙波理釣絲。
一曲鑒湖雙槳入,四明狂客幾人知。
桃花水暖魚初上,蘆葦霜清蟹共持。
擬傍水仙祠結屋,棹歌歸趁夕陽時。
阿姨天上舞霓裳,
姊妹庭前剪雪霜。
要與牡丹為近侍,
鉛華不待學梅妝。
憶我孤吟苦,
詩成孰寄將。
白頭勞贈答,
青眼泥商量。
老至肝腸熱,
秋來薤露涼。
牙琴成絕響,
彈落滿天霜。
雨過幾枝紅倦。
寂寂瑣窗西畔。
半夢半醒時,誰向繡衾低喚。
魂斷。
魂斷,花也為人長嘆。
柳色連金闕,花香過玉樓。林亭羅雜樹,池館帶新流。禽有遷喬望,人多選勝游。誰憐看花伴,獨自滯瀛洲。
夜宿蕓香閣,朝游竹素園。花枝連苑密,鶯語隔林喧。對酒開新帙,看云過別軒。仙情自有適,何必訪桃源。
殘蟬送暑,近桂陰院落,輕暖輕寒。病枕睡遲,垂燈疏綺雨聲閒。題紅慣聽吳橋水,翠眉曾損愁彎。半襟秋粉,一屏冷麝,夢老叢蘭。
幾處登臨淚眼,早花銷酒力,草沒詩痕。十載倦游,霜簪吟鬢鏡塵昏。歸期總為傷春誤,故山應有啼鵑。斷魂猶系,西風咫尺畫闌。
白云彌望涌秋濤,有客西行悵別勞。此去傳經猶故國,朝來出餞盡時髦。舟移劍浦龍光度,路繞香爐鳥篆高。更喜舊游同吏隱,無令芳問隔江皋。
釣龍臺近臥龍居,杖屨相逢或問予。為道從無關奏記,遙知蚤已謝徵書。天風古刻秋聲外,月色空梁曉夢初。欲把青銅懸碧落,照人離鬢各蕭疏。
仙人鄧郁宴家園
彩服春花五色繁
詩自盛名標海岳
隱堪華發老乾坤
朱霞半入浮丘宅
紫氣先開柱下門
我有如瓜盤里棗
昌蒲澗上共清尊
黃花不為離情綻,綠酒偏因別思深。高望云山何處是,憑君一寄故園心。
升高御氣盡仙寰,今古乾坤自往還。眇眇青冥飛一雁,飄飄白羽過三山。
浮玉乘壺香似桂,
流金方絮滑如苔。
報投且致相思意,
酬唱須尋應猝才。
君喜旌幢開使府,
我貪花竹作春臺。
明年準擬游招隱,
莫放遮山繡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