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其五
過盡韶華不可添。
小樓紅日下層檐。
春睡覺來情緒惡。
寂寞。
楊花繚亂拂珠簾。
早是閑愁依舊在。
無奈。
那堪更被宿酲兼。
把酒送春惆悵甚。
長恁。
年年三月病厭厭。
過盡韶華不可添。
小樓紅日下層檐。
春睡覺來情緒惡。
寂寞。
楊花繚亂拂珠簾。
早是閑愁依舊在。
無奈。
那堪更被宿酲兼。
把酒送春惆悵甚。
長恁。
年年三月病厭厭。
青春年華已經流逝,無法再增添分毫。小樓外的紅日照到了下層的屋檐。春日午睡醒來,心情糟糕。孤寂無聊,楊花紛亂地拂過珠簾。原本就有閑愁依然存在,無可奈何。怎能承受又加上昨夜醉酒未消的不適。舉杯送別春天,心中無限惆悵。總是如此,每年三月都懨懨如病。
韶華:美好的青春年華。
下層檐:指陽光照到小樓的下層屋檐。
繚亂:紛亂、雜亂。
早是:本來已是。
宿酲(chéng):隔夜的醉酒,指酒后未消的不適感。
恁(nèn):如此、這樣。
病厭厭:形容精神萎靡、無精打采的樣子。
此詞當創作于暮春時節,詞人面對春景將盡、時光流逝,觸景生情。可能因個人生活中的孤寂體驗(如獨處、無緒),借‘春睡’‘送春’等日常片段,抒發對青春不再的感慨與年年春日懨懨的愁悶心境。
全詞以暮春為背景,通過‘春睡覺來情緒惡’‘把酒送春’等生活細節,刻畫了詞人因時光流逝、春歸而產生的孤寂與惆悵。語言通俗自然,情感真實可感,展現了宋代小令‘以小見大’的抒情特色。
春陰連日竟何如,逐婦應憐拙勃姑。習習晚風來更急,欲吹時雨助虛枯。
采采東籬跡易尋,悠然見處孰知心。也曾目送飛鴻否,誰不能揮叔夜琴。
南州詞客,自號太憨生。形如石,心如水,目如晶。止髫齡,便作梁園客。喜談論,工吟嘯,愛風月,厭塵俗,懶趨迎。一室一床,一案一甌茗。一點書燈,盡微吟漫飲,獨坐盡三更。三五良朋慰孤零。時相過從,剪殘燭,對尊酒,學清評。好春侯,趁風日,出郊坰,最怡情。每風朝雨夕,怨秋色,怕秋聲。庭闈內,敦孝友,各無爭。儻許挈家離俗,惟自適,寧慕高名。間抱琴攜酒,水碧共山青,長醉無醒。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幾叢蘆葦。扁舟倒影寒潭,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蘋香暗起。
文章小技尚無成,宏道何由與命爭。書拙固知聊爾耳,詩寒自覺太僧生。閱人庭樹榮還落,轉我窗光暗又明。不羨仙家丹七返,幾生修到聽松聲。
一聲山鳥啼,幽夢忽喚醒。起來開竹扉,日上中峰頂。
莫遣寒林一片飛,要看縞練粲仙衣。故煩詩伯來傳令,為勒風師少霽威。水部五言誰舉似,孤山一徑久湮微。總輸桃杏快涂抹,占定春光不放歸。
春聲入鼓曉鼕鼕,春色盈花晚更紅。陶冶東君了無意,一時分付與晴風。
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風林月動疑留魄,沙島香愁似蘊情。雪骨夜封蒼蘚冷,練衣寒在碧塘輕。人間飛去猶堪恨,況是泉臺遠玉京。
扶胥灣口鐵山頭,汗漫空為萬里游。一第僅如晁濟北,萬詩堪繼陸嚴州。可用老扶靈壽杖,也曾親到結鄰樓。馀生無所求于世,今世何人識故侯。
帶雨飛來燕一雙,問伊何事為春忙。野人不解呢喃意,勉強搜吟對麥光。
望遙天莽莽暮云平,客中又驚秋。正涼生桂戶,葉分苔砌,人倚危樓。底事又添新恨,舊恨幾曾休。但怪年華去,似水長流。莫問故園音信,定殘蒲瘦柳,狼籍誰收。便連番思去,臨去卻還留。向他時、新詩準備,有廬山、山色待歸舟。更從此,數愁時候,休數離愁。
水上鴛鴦比翼,巧將繡作羅衣。鏡中重畫遠山眉,春睡起來無力。細雀穩簪云髻,含羞時想佳期。臉邊紅艷對花枝,猶占鳳樓春色。
一面全應勝百書,那堪相望一書無。心寒世事從何說,疾有幽憂不可驅。墮地豈容收破甑,流丸何日止甌臾。畸零人外馀同病,呻楚于喁倘不孤。
窗前瀑布寒,林外夕陽薄。清風何處來,撲撲松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