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眾流合已盡,大海受其東。
萬里峨眉雪,桃花晚漲通。
寺鐘搖佛籟,帆影亂江風。
芳草齊梁恨,青青北固中。
眾流合已盡,大海受其東。
萬里峨眉雪,桃花晚漲通。
寺鐘搖佛籟,帆影亂江風。
芳草齊梁恨,青青北固中。
眾多河流在此匯聚到盡頭,向東奔入浩瀚的大海。萬里之外峨眉山的積雪,隨春日桃花晚漲的江水奔涌而來。寺廟的鐘聲回蕩,仿佛佛國的天籟;船帆的影子在江風中搖曳紛亂。齊梁兩朝的遺恨如萋萋芳草,在北固山的青翠中若隱若現。
眾流合:眾多河流在此交匯。
佛籟:指寺廟鐘聲如佛國之音。
齊梁恨:齊、梁兩朝(南朝)的歷史遺恨。
北固: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與金山隔江相望。
此詩或為唐代詩人張祜游覽潤州(今鎮江)金山寺時所作。金山寺位于長江與大海交匯處,詩人登寺遠眺,見江海浩瀚、鐘帆相映,又因北固山一帶為南朝齊梁故地,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全詩以江海交匯的壯闊開篇,繼以峨眉雪水、寺鐘帆影渲染,末句借齊梁遺恨的芳草收束,將自然之景與歷史之思結合,展現了詩人對天地運行與朝代興替的深沉思考,是山水詩中融歷史意蘊的佳作。
邈矣超塵境,跫然有足音。
清心對流水,聰耳聽鳴禽。
適俗原非愿,高棲素所欽。
興言隨杖履,幽夢結遙岑。
襖祠高與白云齊,謀國諸賢盡種蠡。
海市已通遼水北,煙艘又過皖城西。
山開灊霍連三楚,江挾巴渝出五溪。
終是圣朝無外日,治兵不恤法羌氐。
去郭亦不遠,及麓方見之。
每上覺徑窮,去涂生轉時。
偶然入深處,卻顧忘前巇。
幾年辟初地,亭小幽可憩。
久坐絕聲響,林影澹無際。
松風回夕陽,蒼然兩峰翠。
五想凈土七寶池,
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
妙寶蓮華千萬億。
箭栝通一門,
九龍出盤谷。
青牛何時來,
日暮候樵牧。
且向煙霞寄此身,一瓢一缽許相親。
柴門花落馀殘夢,草閣云深殢晚春。
差喜地偏心更遠,盡教時過局翻新。
年來自笑生涯足,滿砌苔錢孰道貧。
沾城東望接清流,
景物荒涼雹后秋。
客里不堪聞野哭,
封章欲上嘆無由。
向夕相尋昔步遲,坐殘初月見陰移。
關心去后幾南北,倒指從前屢合離。
君嘆我貧猶為米,我憐君苦伹耽詩。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兩釣絲。
泉石煙霞共此身,總于春雨長精神。窗前更有芭蕉樹,一夜輸心似向人。
溪山疊疊雪初寒,江水悠悠一釣竿。著得羊裘竟何益,蓑衣和月下前灘。
曲塵羅障錦如云。楊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掃最為尊。虢國夫人。
望去紅圍翠繞,擎來舞袖綃裙。隨香泊粉盡芳春。根蒂難分。
蒼弁峰頭屐,清苕溪上槎。馀生只山水,吾性本煙霞。
適意風前枕,驚心夢里笳。閒門無客到,綠草任教遮。
避客常懸榻,耽詩不到家。鋤云時種藥,分月夜煎茶。
蹤跡寰中梗,勛名鏡里華。棋枰與書卷,樂事豈須賒。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對迎。
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紗帽筇枝鬢發蒼,
笑談中夜共寒缸。
諸人不用稱居士,
我是彭公不姓龐。
登樓何限關心事,樹也藏鴉。門也飛花。可得青春駐鬢華。
人間別會知多少,錦帳琵琶。氈帳風沙。月子彎彎照那家。
舊日梁園諸友散,雞豚后會倍關情。
維摩道足偏多病,梁倚才高解外生。
脈脈花光春色薄,濛濛雨腳暮江鳴。
何當卜宅南村去,煙舍云塘事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