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仲庶待制出守長沙
畫船催鼓送將行,一醉離觴下玉京。
延閣漏閑空紫槖,洞庭波起獵紅旌。
曾冠獬廌奸回詟,卻佩龍泉種落驚。
莫向江城嘆卑濕,賈生不似使君榮。
畫船催鼓送將行,一醉離觴下玉京。
延閣漏閑空紫槖,洞庭波起獵紅旌。
曾冠獬廌奸回詟,卻佩龍泉種落驚。
莫向江城嘆卑濕,賈生不似使君榮。
彩繪的船只催促著鼓聲,送友人即將遠行,飲下一醉離別的酒,就要離開京城。在館閣清閑時,紫色的書囊已閑置,洞庭湖波涌起,獵獵飄動著紅色的旌旗。你曾頭戴獬豸冠讓奸邪之人畏懼,如今又佩著龍泉劍令番邦部落震驚。不要在那江城感嘆地勢低濕,賈誼可不像你這般榮耀。
畫船:裝飾華麗的船只。
離觴:離別的酒宴。
玉京:指京城。
延閣:館閣名,泛指宮廷藏書處。紫槖:紫色的書囊,代指書籍。
獬廌:傳說中的神獸,能辨曲直,古代御史等執法官戴獬豸冠。詟:畏懼。
龍泉:寶劍名。種落:指少數民族部落。
卑濕:地勢低洼潮濕。
賈生:指賈誼,曾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他曾因長沙地勢卑濕而哀傷自己的命運。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吳仲庶待制要出守長沙,詩人在京城為其送別而作此詩。宋代官員外放任職較為常見,詩人可能有感于友人離京,結合友人的經歷和品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惜別之情與對友人的贊美、鼓勵相結合,用典自然貼切。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宋詩借典抒情、風格典雅的特點。
水流云在意,同此證初心。選石坐春晝,惜芳穿故林。別驚詩力健,豪忘酒杯深。得句時還讀,瑯瑯和素琴。
拈題邇英閣,親度御毫曾。地回依香案,歸遲擁院鐙。登臺看袞袞,執卷尚兢兢。笑問源頭水,生寒可勝冰。
繁枝玉立傍山隈,
聞說新花將次開。
寄語諸梅權耐冷,
稍遲待取主人來。
長饑至老自堪貧,
白屋青山舊卜鄰。
不信秦樓歌舞地,
年年改換意中人。
閉門覓句陳無己,
對客揮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溫飽未,
西風吹淚古藤州。
北派南宗各自誇
可能流響脫淫哇
詩中果有真王在
四海何妨共一家
寒暑衣一稱,
朝晡飯數匙。
錢能禍撲滿,
酒不負鴟夷。
我愛水邊坐,照我遺世情。
周流雖不居,瑩澈全其真。
蒲蘆依渚碧,杜若方春榮。
波間雙白鷗,游泳不復驚。
高天云影凈,相對同涵清。
公等真堪起太平,
我儂久已厭承明。
扶犁只合勤農務,
奮筆猶能作頌聲。
宗社覯厄運,夷夏亂皇綱。神州盡糾紛,腥膻逼晉陽。余本炎精裔,投職事危疆。思將南山石,一補天柱荒。妖氛煽四野,中道罹昆岡。上慚楚包胥,請師救國殃。下愧漢竇融,保境拒強梁。遺軌寧不仰,微志竟莫償。身同南冠囚,撫膺涕泗滂。心如高懸旌,因風尚飛揚。吹篪凄我懷,鳴笳斷我腸。孝行既已虧,忠名徒自傷。功勛付逝水,意氣亦何常。
象鼻原頭萬本松,清陰周匝護新封。也知世澤應鐘此,近歲多承雨露濃。
青巖山下石溪頭,草屋柴門事事幽。但奉歡娛養慈母,榮名勢利不須求。
百畝山田繞敝廬,近年豐歉竟何如。諸郎若肯勤耕種,甘旨時供定有馀。
夜讀詩書朝出耕,古人多此寄深情。殷勤語汝諸兄弟,好盡彝倫學董生。
五年滇蜀倦奔馳,兩鬢蕭蕭齒亦稀。宦業未成人漸老,始知三十九年非。
湖海淹留歲月深,蕭條苦乏滿籯金。傳家幸有遺經在,遲汝重來共寸陰。
兩制誠堪美
青云侍玉輿
苔殘千尺壁,
樹落萬年皮。
月黑天陰路,
空山啼怪鴟。
籃輿嘔軋傍城隈,積霧霾陰黯不開。一磴自穿云氣入,萬峰爭送雨聲來。山川浩蕩今如此,裘帶風流安在哉!千載牛山共揮涕,古苔秋井易心哀。
云藏巖谷晝冥冥,忽聽天風晌佛鈴。草際老僧迎客至,煙中修竹入門青。坐來瀛海茫茫地,盡失山川漠漠形。休問葡萄撥醅后,甘泉一酌自清泠。
大旆翩翩越水濱,朝天白馬向楓宸。飛揚跋扈千秋思,磊砢崢嶸八尺身。興里平原寧計日,歡來河朔動經旬。誰言綵筆偏詞賦,已卜螭頭氣象新。
壚頭促膝又吾曹,斫地王郎思獨豪。九陌霞光迎劍佩,千山云色度旌旄。中朝奏疏關辰極,故國音書問海濤。尚憶春明門外事,紅牙催拍斗持螯。
吳山晴色墮高牙,歌闋驪駒興未涯。錦綬乍拋滄海月,緋袍猶綰赤城霞。垣扉燭影宵分直,禁闥棋聲午放衙。明發武林關外路,盡將離恨入征笳。
把袂錢塘又別筵,升沈往事一潸然。公車賈傅仝游日,帝里班生獨上年。握麈何天非碣石,抽毫無地不甘泉。亦知疏草焚難盡,諫獵書成太史傳。
舊宮深鎖土墻低,書卷荒涼俎豆泥。見說北郊夫子在,三遷直向雪邊棲。
相依廡下朔風吹,更截牛衣為裹兒。想得高堂寒夜夢,撥開深雪自含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