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題時帆先生溪橋詩思圖用覃溪師韻
水流云在意,同此證初心。選石坐春晝,惜芳穿故林。別驚詩力健,豪忘酒杯深。得句時還讀,瑯瑯和素琴。
拈題邇英閣,親度御毫曾。地回依香案,歸遲擁院鐙。登臺看袞袞,執(zhí)卷尚兢兢。笑問源頭水,生寒可勝冰。
水流云在意,同此證初心。選石坐春晝,惜芳穿故林。別驚詩力健,豪忘酒杯深。得句時還讀,瑯瑯和素琴。
拈題邇英閣,親度御毫曾。地回依香案,歸遲擁院鐙。登臺看袞袞,執(zhí)卷尚兢兢。笑問源頭水,生寒可勝冰。
溪水流動,白云自在,共同印證著最初的心意。擇石而坐于春日白晝,憐惜芳華穿行于舊樹林間。驚覺友人詩力剛健,豪邁暢飲忘卻酒杯深淺。得句時便高聲誦讀,清朗之聲與素琴和鳴。曾在邇英閣中題詩,親見御筆揮毫。地處幽深依傍香案,歸返時已擁著院燈。登臺望世事紛紜,執(zhí)卷仍心懷謹慎。笑問那源頭之水,寒意可勝過堅冰?
證初心:印證最初的心意或志向。
故林:舊樹林,指熟悉的樹林。
詩力健:指詩歌創(chuàng)作的才力剛健、充沛。
瑯瑯:形容聲音清朗、響亮。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此處指質樸的琴音。
邇英閣:宋代以來宮廷中講讀經史的殿閣,此處代指與帝王相關的文化場所。
御毫:皇帝使用的筆墨,代指帝王的題詠或關注。
袞袞:連續(xù)不斷的樣子,此處形容世事更迭。
兢兢:謹慎、小心的樣子。
此詩為作者為友人時帆先生的《溪橋詩思圖》題詠之作,采用“覃溪師”的韻腳。創(chuàng)作背景或與清代文人間的雅集、題畫交游相關,詩中提及“邇英閣”“御毫”,或隱含作者曾參與宮廷文化活動的經歷,具體時間待考,當為作者觀畫感懷、寄意友人之作。
全詩圍繞《溪橋詩思圖》展開,前半段以自然場景烘托詩思之趣,后半段由畫境轉向對文化往事的追憶,既贊賞友人詩才,亦暗含對文化責任的思考,語言典雅,情感真摯,是清代題畫詩中兼具藝術性與人文內涵的作品。
前峰突兀后峰攢,萬木彫殘景色闌。仙館無人清磐杳,瑤蹊有客碧蘿寒。一縑點染空青遠,六法精深秀色團。寄語故人珍襲處,僧繇還屬畫中看。
滿目山河非典午,為米折腰何獨苦。便從彭澤賦歸來,買得蘭舟到江滸。家中長物雖長在,黃菊可攜松可撫。五株楊柳萬條煙,依舊清陰上門戶。逍遙九日坐籬下,那得香醪具尊俎。故人忽使白衣送,不畏山村暮沖虎。今宵傾倒期盡醉,己覺故鄉(xiāng)皆樂土。丹青寫入圖畫中,峻節(jié)高風照千古。
此地曾經小住,重來直似還家。紫泥新漲柳生芽。舊時春意思,淺水數聲蛙。莫是情懷漸好,長郊遠冒風沙。蔬疏落落兩堤花。莫嫌花太瘦,只此已虧他。
騎龍重過玉溪頭,紅葉還春碧水流。省得壺中見天地,壺中天地不曾秋。
農夫雨耕隴,蠶婦乾采桑。雨旸各有為,節(jié)物懸彼蒼。懷哉衣與食,宵晝恤流光。矧伊丈夫子,人道立陰陽。獨稟造物秀,生而射四方。行行少且壯,發(fā)硎試光芒。勤心追往哲,所用何不臧。神圣非絕級,慮以斤斧戕。千金握摶黍,拱璧塵秕糠。生不蟪蛄值,死與狐貍藏。豈無婉孌時,朱顏斗春芳。花月玩朝夕,膂力誤方剛。哲人驚拊髀,中夜起徬徨。日昃不再中,發(fā)短不可長。決此須臾命,刺虎奮卞莊。萬法持一心,三復慎獨章。六籍無真訣,猿狙浪登場。亦有朱與翟,食人肆犬羊。尼父援空空,顏生誣坐忘。遂令西方教,乘虛逞雄強。龂龂洙泗間,閩洛一葦航。中啟龜山氏,后先秩天常。乾愓指心法,致儆荒與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道喪復千載,吾與點也狂。
團團桂影,怕人道、大地山河里許。舊日影娥池未缺,驚斷霓裳歌舞。雪白長城,金明古驛,盡是乘槎路。少年白發(fā),自無八駿能去。猶記流落荒濱,故人相過,共吹簫前度。無酒無魚空此客,昨夜留之不住。睡起披衣,行吟坐對,又有重圓處。不知今夕,那人有甚佳句。
竹外籬邊一樹斜,可憐芳意自萌芽。也知春到先舒蕊,又被寒欺不放花。索笑幾回驚歲晚,相思一夜繞天涯。直須待得垂垂發(fā),踏月相攜過酒家。
丈室愚名扁,西家笑讀書。力行非寧及,私省豈回如。孟谷呼相應,柳溪閒可漁。終知移不得,直詐古今殊。武健惟材任,齋居豈強名。奇兵長自用,困學久須明。不徑心常正,移山氣未平。功成應養(yǎng)晦,冠弁似儒生。
天裁瓊玉碎猶堪,化淚溫柔不可參。水態(tài)山容同澹澹,霜枝雪鬢兩毿毿。肯教劍魄埋塵匣,但向蕓窗植古楠。今夜冰蟾耽壽酒,千燈一夢醉龍?zhí)丁?
秋風林薄暮蕭騷,千里庭闈屬望勞。天入秦關開去棹,霜飛楚峽擁征袍。每看潘岳閒居好,始信張翰歸去高。我亦天涯漂泊久,因君愁思滿江皋。
疑是飛來白鷺洲,登高□□憶□流。云間春色連蓬島,風里江聲繞畫樓。孤鶩落霞裝晚景,淡煙微雨識歸舟。醉鄉(xiāng)便是華胥國,底用乘槎犯斗牛。
師知緣熟向溫陵,騎虎仙翁現化身。袖有先容應得力,陽巖佛地位中人。
正覺纖絺便,未容團扇閒。兒童昧災變,赤體更歡顏。
宿云收盡曉初晴,獨倚樓臺寓目清。亂水拖藍遙接海,千峰凝翠藹連城。興高平楚朱欄外,酒送飛花小院輕。塵點不侵寥廓靜,超然身世在蓬瀛。
珊瑚擊碎冷無聲,散作疏花點點明。遠寄馀音溪上去,春風百里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