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靈觀
初訪西城禮少君,
獨行深入洞天云。
風吹青桂寒花落,
香繞仙壇處處聞。
初訪西城禮少君,
獨行深入洞天云。
風吹青桂寒花落,
香繞仙壇處處聞。
初次到西城拜訪少君并行禮拜見,我獨自深入那如洞天般的云霧之中。清風吹動著青桂,寒冷的花瓣飄落,那香氣環(huán)繞著仙壇,處處都能聞到。
西城:可能指某個特定的地名,或許是道觀所在之地。
少君:傳說中的仙人,這里可能指洞靈觀中的道長或仙人。
洞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洞天福地之說。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狀態(tài),對道教文化感興趣,在游覽洞靈觀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游覽洞靈觀的所見所感,突出了道觀的清幽神秘。其特點在于景中含情,以清新的語言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描繪道觀題材的詩作中有一定特色。
大聲扣洪鐘,
萬里來彤庭。
鳥閑樓影重,
星淡云氣清。
馀響繞巖壑,
林葉如回驚。
有客發(fā)深省,
塵耳非謾傾。
臨邛綠綺。何事琴心在里。聽儂彈、雙鳳和鳴,愿蕭郎洗耳。
怕桐孫聲死。素絲不比朱絲喜。玉纖纖、金鳳花痕,向紅窗輕理。
一重山水一重新,環(huán)抱山莊最可人。
曲澗泉流來似去,缺峰云補假疑真。
南東其畝分疆理,山水之間得知仁。
自可逍遙人事外,何妨屢醉甕頭春。
忽聞長嘯,是蘇門鸞鶴、遺音清絕。彈鋏歸來櫑具劍,更鑄山田耕鐵。手拍浮丘,吾廬偕隱,漫卷君卿舌。署門謝客,白云無處停轍。
回首花月?lián)P州,幾年夢醒,暫賦蕪城別。騎鶴吹簫人在否?笑看迷樓煙熱。垂老生涯,首陽柳下,計較誰工拙。遲君贈我,三十二峰寒雪。
移將籬菊避霜風,掩映蕭齋燭爓紅。瘦影不須秋水照,清標收入素屏中。
軒窗深鎖絕風塵,菊對秋鐙影倍真。最是一枝斜更好,何人潑墨為傳神。
最憐鐙下影偏幽,一榻寒香四壁秋。欲寫芳標留玉版,聊將斑管學雙鉤。
秋英爭向紙屏開,水月空花惹浪猜。已悟無生莊叟意,有形都自幻中來。
碧蘚骎骎舊履蹤,景陽無復更聞鐘。春辭欄檻花光暗,日射交疏樹影濃。淇水肯教遺芍藥,越江空憶采芙蓉。芳心自是多貽阻,不道瑤臺隔萬重。
深院無春燕不來,羅幃日晚但蚊雷。金城路遠書難寄,玉枕寒生夢易回。歸漢胡笳空寫恨,傷秋紈扇獨憐才。高樓極目相思闊,敢道芳心久已灰。
暑去寒來會晤難,芙蓉花發(fā)石榴殘。夢回長信金根遠,人去龍沙玉箸乾。桂子倚云擎露重,女蘿延蔓挾霜寒。玉顏久謝朱鉛飾,只恐傍人作俗看。
燕代車輪蜀水舟,英雄無地不夷猶。歸期又逐新春過,交佩曾于去日留。畫戟清香公府夜,翠屏紅燭內家秋。亦知夫婿封侯好,何用傷春柳陌頭。
近代金枝里,何人桂籍傳。祖孫三世盛,文武兩科全。日月開宏業(yè),山川哭盛年。天高無可問,有德在民編。
脫白同辛丑,蒼黃共丙寅。京華誇俊逸,鄂渚話酸辛。謂上樵川最,還登要路津。鄰墻摧一柱,歲晚倍傷神。
雪意初濃,云情已厚。黃昏散盡扶頭酒。不知墻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攜手。從教策策輕寒透。亭兒直下玉生煙,暗香歸去沾襟袖。
未聞東觀奏書成,
俄見西南萬里行。
從坐何關李都尉,
補亡猶待褚先生。
心懸黃犬沈來耗,
耳慣青駒祗舊鳴。
時節(jié)私庭差自慰,
鳳將雛去雁隨兄。
前夢耶俞可若何
颶風吹起射工多
牴牾終為青苗社
談笑猶存赤壁歌
堪許同心論寂寞
會揩善眼度婆娑
袖鞭一揖先歸去
翻有離腸系汴河
檀度庵恰紅豆子。
春淺春深,好夢柔云似。
珠海常年聽韻事。
香圭篆出鴛鴦字。
閒寫梅花千萬紙。
疏影橫斜,人與花同醉。
倦倚妝臺無限思。
一簾明月窺寒翠。
琳宮金碧燦,
峻極遠塵囂。
天水空中合,
云山望里遙。
一江分兩浙,
孤塔聳層霄。
會待秋風至,
還來看弄潮。
法昌今日開爐,行腳僧無一個。
唯有十八高人,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guī)矩嚴難,免見諸人話墮。
直饒口似秤錘,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勛,妄自修因證果。
太行生翠云當幰,
鹵澤晴皚雪滿鋤。
伯樂不來騏驥老,
年年峻阪上鹽車。
千年江表自繁華,
風俗猶傳晉謝家。
君去試過邀笛步,
霜天清曉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