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祀皇地祇十二首 太祖用《佑安》。
光大含弘,坤元之力。海宇咸寧,烈祖之德。
作配方壇,不僭不忒。子孫其承,毋替厥則。
光大含弘,坤元之力。海宇咸寧,烈祖之德。
作配方壇,不僭不忒。子孫其承,毋替厥則。
天地廣大包容萬物,這是大地的力量。四海之內太平無事,這是祖先的美德。建立方壇進行祭祀,沒有越禮也無差錯。子孫應當繼承傳統,不要廢棄祖先法則。
坤元:指大地的元氣或德行,《周易》中‘坤’象征地,‘坤元’即地之德。
烈祖:顯赫的祖先,此指宋太祖趙匡胤。
方壇:祭祀皇地祇(地神)的方形祭壇。
僭(jiàn):越禮,超出本分。
忒(tè):差錯。
替:廢棄。
厥則:其法則,指祖先的制度規范。
此詩為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郊祀皇地祇(地神)時所用樂章之一,用于祭祀宋太祖趙匡胤。宋代郊祀禮儀嚴格,樂章多為頌揚祖先功德、祈求國泰民安之作,反映了當時對天地祖先的尊崇及維護統治秩序的需求。
此詩為祭祀樂章,通過頌揚大地的包容之力與太祖的德行,強調祭祀禮儀的嚴謹及子孫繼承祖制的重要性,語言莊重典雅,體現了宋代郊廟詩歌的典型特征。
火入天地罏,南方正何劇。四郊長云紅,六合太陽赤。爀爀沸泉壑,燄燄燋砂石。思減祝融權,期匡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問青蓮客。心空得清涼,理證等喧寂。
開襟天籟回,步履雨花積。微風動珠簾,惠氣入瑤席。境閑性方謐,塵遠趣皆適。淹駕殊未還,朱欄敞虛碧。
別館青山郭,
游人折柳行。
落花經上巳,
細雨帶清明。
??鴂流芳暗,
鴛鴦曲水平。
歸心何處醉,
寶瑟有余聲。
婉彼嬴氏女。
吹簫偶蕭史,彩鸞駕非煙。
綽約兩僊子,神期諒交感。
相顧乃如此,豈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高翼閑未倦,孤云曠無期。
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時。
鄴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
顧我于逆旅,與君發光儀。
同將儒者方,獲忝攜人知。
幽蘭與芳佩,寒玉鏘美詞。
舊友在伊洛,鳴蟬思山陂。
到來再春風,夢盡雙瓊枝。
素業且無負,青冥殊未遲。
南橋天氣好,脈脈一相思。
玉立出巖石,
風清曲囗囗。
偶成聊近意,
靜對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
蘭亭上道春。
古來心可見,
寂寞為斯人。
圓景曠佳賓,徘徊夜漏頻。
金波徒泛酒,瑤瑟已生塵。
露白移長簟,風清掛幅巾。
西園舊才子,想見洛陽人。
脈脈羨佳期,月夜吟麗詞。諫垣則隨步,東觀方承顧。
林雪消艷陽,簡冊漏華光。坐更芝蘭室,千載各芬芳。
節苦文俱盛,即時人竝命。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輝映。
暇日留囗事,
期云亦囗開。
鄉心持歲酒,
津下賞山梅。
晚實和商鼎,
濃香拂壽杯。
唯應招北客,
日日踏青來。
霽色朝云盡,
亭臯露亦晞。
褰開臨曲檻,
蕭瑟換輕衣。
地遠秦人望,
天晴社燕飛。
無功慙歲晚,
唯念故山歸。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縷同心麗,輕裾暎體鮮。
寂寥齋畫省,欵曲擘香牋。
更想傳觴處,孫孩徧目前。
筮水靈源濬,
因山祔禮崇。
從龍開隧路,
合璧向方中。
殿帳金根出,
廞衣玉座空。
唯余文母化,
陰德滿公宮。
五驅龍虎節,一入鳳皇池。令尹自無喜,羊公人不疑。
天歸京兆日,葉下洞庭時。湘水秋風至,凄涼吹素旗。
二毛非騎省,朝鏡忽秋風。
絲縷寒衣上,霜華舊簡中。
承明那足厭,車服媿無功。
日日山城守,淹留巖桂叢。
傳聞黃閣守,
茲地賦長沙。
少壯稱時杰,
功名惜歲華。
巖廊初建剎,
賓從亟鳴笳。
玉帳空嚴道,
甘棠見野花。
碑殘猶墮淚,
城古自歸鴉。
籍籍清風在,
懷人諒不遐。
守土親巴俗,
腰章囗漢儀。
春行樂職詠,
秋感伴牢詞。
舊里藏書閣,
閑門閉槿籬。
遙慙退朝客,
下馬獨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