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 其一
原隰蕭條草木衰,倚風渾類楚人悲。
便成孤憤終何事,且寄遙懷對此時。
千里暝陰云杳靄,一川寒影雁參差。
登臨自不宜羈旅,更敢憑高賸作詩。
原隰蕭條草木衰,倚風渾類楚人悲。
便成孤憤終何事,且寄遙懷對此時。
千里暝陰云杳靄,一川寒影雁參差。
登臨自不宜羈旅,更敢憑高賸作詩。
原野和低濕之地一片蕭條,草木衰敗,我倚著秋風,好似楚人一般悲愁。即便心中滿是孤憤又能怎樣,暫且將悠遠的情懷寄托于此刻。千里之外陰云昏暗、云霧繚繞,河川上寒雁參差不齊地飛過。本就不適合漂泊在外的人登高望遠,我怎敢再登高多作詩來增添愁緒。
原隰(xí):廣平與低濕之地。
渾類:很像。
孤憤:孤獨憤懣。
杳靄(yǎo ǎi):云霧繚繞、昏暗的樣子。
參差:不齊的樣子。
羈旅:長期寄居他鄉。
賸(shèng):通“剩”,更、更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羈旅”等表述推測,詩人可能當時正漂泊在外,在山城的秋日里,面對蕭條秋景,心中涌起孤獨憤懣之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異鄉的孤憤與愁緒。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漂泊時的心境。
海角岐頭城已破,夜行十里寄山樓。傷心滾滾東流上,無數新尸水亂浮。
春霧茫茫入小樓,誰知樓上有人愁。夷人不解唐人語,傳譯何從免滯留。
寇盜紛紛寔可哀,新倭復報泊船來。此身羈絆春將半,遙憶故園花自開。
歐風日東漸,學說競趨新。莘莘黌舍子,六籍誰復親。
《法言》久覆瓿,《論語》可代薪。迂儒不解事,矩薙守先民。
莊生嘗竊笑,章甫適文身。徒然抱殘缺,終恐委灰塵。
祖龍恣焚坑,孔壁未盡湮。吾觀今日事,酷烈甚暴秦。
浮生無百年,遘此大化淪。成毀何足道,掩卷潛悲辛。
饾饤天氣。況是天涯羈旅。怊悵類、浮萍飄泊久,傷情處、黯然無語。且檢紅綿燈下看,瞥見了、深閨針縷。想當日、執手叮嚀,預料春寒如許。
凝佇。沈吟欲著,幾番推去。任春衣、紅藤箱底閣,甘領受、疏風懶雨。擬向春江傳此意,奈江上、雙魚無據。恨點點楊花,疊疊青山,遮人歸路。
弭節上茲樓,風光異昔游。蕓香充故棟,簾影上新鉤。
雁序中年斷,鸰原此日秋。藏舟不可問,?水恨悠悠。
書帶草新綠,階錢苔半生。塵埃展舊榻,鳥雀聚虛楹。
有弟官皆達,群兒學漸成。人琴竟已矣,含嘆幾時平。
鵲湖風厲水拍堤,菰蘆凍折漁梁危。
天寒鰦鷠不復躍,目落鵁鶄時自飛。
渚煙蒼蒼沙歷歷,中有虛亭俯空碧。
長廊詩句光怪多,杜陵野老留遺跡。
蕪沒千秋誰再新,直欄橫檻壓波紋。
月明四面漁歌起,爭唱齊州李使君。
仇山村叟始生辰,六帙平頭又見春。
檢歷今年交一歲,乘槎有日到三神。
文章翰墨聊從好,富貴功名莫認真。
且醉市橋新熟酒,紅梅花插白綸巾。
別墅春深啟壽筵,曾逢甲子度周天。如今又喜添三歲,欲待桃開定幾千。
朝來禊事酒初醒,又見群仙禮壽星。過客不知蓬島會,還疑逸少醉蘭亭。
北枕江山勢不平,
萬千氣象擁連城。
門高遠望天低水,
岸影波光認孰清。
未信桃花,偷將春色爭飛去。便成紅雨。不管鶯無主。
曲曲瑤房,玉暖香深處。春還許。海棠枝上。留取三分住。
千古嚴陵瀨,清夜月荒涼。水明沙凈,波面一葉弄孤光。北望旄頭天際,殺氣遙昏楚甸,云樹失青蒼。愁絕未歸客,衰鬢點吳霜。
聽江邊,鳴寶瑟,想英皇。騎鯨仙裔,高韻清絕勝風篁。醉入無何境界,卻笑昔人底事,遠慕白云鄉。不見咸陽道,煙草茂陵荒。
西風吹醒戰場魂,
走石飛沙夜打門。
十萬骷髏銜口叫,
愁云亂竄月光昏。
尚有荒江廟貌留,同時淮將已無儔。
鼓鼙今日思應晚,萋菲盈庭死亦休。
朝士可憐黃菜葉,路人猶唱白符鳩。
英靈不泯知遺恨,坐看支祈鼓濁流。
選勝新開淇上園,宛然洛涘似潘安。
宿煙蔥茜青千畝,夾水檀欒綠萬竿。
游處鳴弦春自媚,閒來散帙夏偏寒。
題詩更過辛夷館,為有叢篁許客看。
怊悵故宮花草,春風細步香迷。
翠溝愁入越來溪。一箭五湖波起。
采采空聞流水,芳心早逐鴟夷。
漂花若到若耶西。羞見浣紗鄰里。
滿樹荼蘼紅似錦,平鋪玄圃趁芳春。客來卯酒渾忘醉,肯信花間別有神。
三月花開十里香,千紅萬紫弄春光。不知午雨來何急,出郭看花轉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