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驛送春
逢春憶舊時,愛著舊春衣。
雨別如知處,天涯應共歸。
驛花留客盡,帆日聚鴉微。
歲歲子規鳥,寄巢于此飛。
逢春憶舊時,愛著舊春衣。
雨別如知處,天涯應共歸。
驛花留客盡,帆日聚鴉微。
歲歲子規鳥,寄巢于此飛。
遇到春天便回憶起往昔,喜愛穿著舊時春日的衣裳。春雨中分別若知曉去處,即便遠在天涯也應一同歸來。驛站邊的花留不住客人,帆影在陽光下,聚集的烏鴉顯得很渺小。年年都有子規鳥,在這筑巢飛翔。
逢春:遇到春天。
知處:知道的去處。
驛花:驛站邊的花。
帆日:指帆影在陽光下。
子規鳥:即杜鵑鳥,常被視為悲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驛站送別友人時,恰逢春天將盡,由景生情,引發對過去的回憶和對離別的傷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送春表達對往昔的懷念和與友人分別的愁緒。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
四葉紅蓮,一音宣演。其語巧妙,其義深遠。
前印威音,一點不差,后證彌勒,不差一點。
離四句,絕百非,即不無。
只如一人恁么,一人不恁么,一人恁么中不恁么,一人不恁么中卻恁么,又且如何。
造作不同,一般米面。
阿姊種婆娑,秋風奈若何。
人間千樹少,天上一枝多。
安得仙槎客,攜將玉斧柯。
和根都斫卻,還我舊山河。
午熱猶疑夏,宵寒不似秋。
獨歸仍念遠,久客得無愁。
白酒村村市,黃花處處樓。
不緣風雨色,吾欲理扁舟。
昔日不生,今日不滅。
出入飛鳶嶺,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識。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寶劍出匣,精金躍冶。
色澤星輝,光芒斗射。
投之重津而光愈發越,加之烈火而色無少假。
行為人間報不平,定應索起遼天價。
送臘終宵舞,知春破曉晴。
燒痕隨草長,霽色映梅清。
溜滴簷簪折,冰開沼鏡明。
夜窗如對月,還又憶輕盈。
王命驅馳不敢輕,文書要核去來情。
青山步步生幽意,碧澗悠悠趁遠程。
春淺禽聲猶自小,泥酥馬跡正宜晴。
地名見說名雙路,便舍崎嶇就坦平。
規模應甲剎,殿閣擁金僊。
歲歉炊煙絕,城低野色連。
客僧皆散去,主者獨安眠。
成毀難逃數,山門八百年。
入夏惟憂旱,秋來卻浸霪。
風聲連海響,山氣與云深。
望歲丹心切,憂時白發侵。
旅中無別事,隠幾自長吟。
名不得,狀不得。
取不得,舍不得。
不可得,只么得。
趙州東壁掛葫蘆,觀音院里有彌勒。
意句俱到,不入深村入荒草。
意句不到,珊瑚樹林日杲杲。
只如一言道盡,意況不及時如何。
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塵世無窮事,寒潮往復來。
江流限吳越,海道接蓬萊。
多難期如客,緣情故得哀。
誰令天柱昃,浩浩不能回。
就第開藩自古難,旌門累世況團??。
肯邀父老為鄰舍,更約交游說歲寒。
千里春風棠蔽芾,一窗秋月竹平安。
鄉人鄉飲推鄉貴,祗作平時樣子看。
薄宦來京洛,相逢久更親。
丹心期為國,白發易催人。
月冷烏驚夜,霜明雞喚晨。
呤邊頻自感,還染九衢塵。
破篋猶存舊賜香,輕將魂夢別昭陽。
只知鏡里春難駐,誰道人間夜更長。
父母家貧容不得,君王恩重死難忘。
東風二月垂楊柳,猶解飛花入禁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