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丘芳仲月林
阿姊種婆娑,秋風奈若何。
人間千樹少,天上一枝多。
安得仙槎客,攜將玉斧柯。
和根都斫卻,還我舊山河。
阿姊種婆娑,秋風奈若何。
人間千樹少,天上一枝多。
安得仙槎客,攜將玉斧柯。
和根都斫卻,還我舊山河。
阿姊種下這婆娑桂樹,可面對秋風又能怎樣呢。人間桂樹稀少,天上卻有很多。怎樣才能得到能乘仙槎的人,帶著玉斧。把桂樹連根砍去,還給我舊日的山河。
阿姊:這里的“阿姊”可能是神話中與月桂有關的形象。
婆娑:形容桂樹枝葉紛披的樣子。
仙槎客:指能乘坐仙筏在天河等仙界往來的人。
玉斧柯:玉質的斧柄,這里指砍樹的斧頭。
斫:砍。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還我舊山河”可推測,詩人可能生活在山河破碎、國土淪陷的時代,目睹國家的現狀,心中充滿悲憤,從而創作此詩以抒發渴望收復失地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了詩人收復山河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借助神話意象來表達情感,使詩歌富有奇幻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代文人的愛國情懷。
歡愁儂亦慘,
郎笑我便喜。
不見連理樹,
異根同條起。
暖日開遲異去年,回車曾此在春先。
豈知游事原無俚,卻為風宵獨未眠。
曉徑莓苔將接跡,短欄榾柮不成編。
花時故有關心處,欲與閑僧話佛前。
江山闌入,想安排、真個有那神物。誰遣是非泥印定,天際一般赤壁。馬援懷珠,燕人抱石,此意憑誰雪。曹劉成敗,旁觀輸與豪杰。
謾說吳國山川,陸家池館,征雁和云發。紫岫丹崖高百尺,落日淡煙明滅。二俊才名,長公英邁,一夜俱華發。天公堪訴,照人惟有圓月。
暫坐清溪暢病身
又瞻聯轡兩儒紳
行裝自促無勞迓
定在旬馀躡后塵
玉局祠前,銅壺閣畔,錦城藥市爭奇。正紫萸綴席,黃菊浮卮。巷陌聯鑣并轡,樓臺吹竹彈絲。登高望遠,一年好景,九日佳期。
自憐行客,猶對佳賓,留連豈是貪癡。誰會得、心馳北闕,興寄東籬。惜別未催鹢首,追歡且醉蛾眉。明年此會,他鄉今日,總是相思。
閣上彈琴江上聽,
松風江月若為情。
酒闌重向溪橋坐,
怪鳥驚啼虎欲行。
晚風院落,悄鬢影侵階,露華欺袖。怨題在否。想素幃未識,玉人新瘦。點綴秋容,幾費當時織手。試霜后。問一奩倩妝,還共誰斗。
清淚應化酒。濺罷舞羅裙,尚馀紅皺。畫闌倦柳。料如今不似,故山眉岫。覆幕重簾,早覺行云去久。莫回首。又他鄉、雁歸時候。
叢祠寒靄舞神鴉,
歸路禾場日未斜。
回望幽人在深隱,
山明紅葉水明沙。
新晴庭院晚香遲。柳梢先有鴉棲。東風特地報花期。吹進簾幃。
芳信未來燕子,春寒猶泊羅衣。落梅砌上月痕移。人立多時。
炙盡烏金、銷不了,鬢絲微雪。依稀聽、一城巷杵,半樓檐鐵。撥盡寒灰人語悄,跋完官燭雞聲咽。笑西廊、鸚鵡也愁寒,頻頻說。
小窗底,屏風折。微酣處,爐薰爇。但得人圍繞,心情頓別。記得常年喧笑語,笛床茶臼參差列。只侯門、獸炭枉堆盤,增寒冽。
東南官吏欠清風,
五十年來世道窮。
須信太平在今日,
人間又有杜祁公。
一雨水三尺,
江奔石不移。
悠悠鸂鶒意,
添得病夫詩。
匆匆餉子一杯茶,
老眼蒙籠似有花。
莫倚淫坊現摩詰,
便望神咒禦登伽。
平生不領魔宮女,
此老今參欲界禪。
莫道貧無卓錐地,
只今家有散花天。
敗荻空江斂暮云,江頭沽酒最思君。十分無過中秋月,總被詩人占九分。
滄洲為客六逢秋,取次逢秋壓客愁。一酒一花兼一我,此時頗似謫仙不。
感歡初殷勤,
嘆子后遼落。
打金側玳瑁,
外艷里懷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