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樓
多景樓中晝掩扉,畫梁不敢住烏衣。
禪房花木兵燒殺,佛寺干戈僧怕歸。
山雨欲來淮樹立,潮風初起海云飛。
酒尊未盡登舟急,更過金焦看落暉。
多景樓中晝掩扉,畫梁不敢住烏衣。
禪房花木兵燒殺,佛寺干戈僧怕歸。
山雨欲來淮樹立,潮風初起海云飛。
酒尊未盡登舟急,更過金焦看落暉。
白天我在多景樓中掩上門扉,畫梁上不敢讓燕子棲息。禪房的花木被戰火摧殘,佛寺遭戰亂僧人害怕回歸。山雨即將來臨,淮河岸邊的樹木挺立;海風剛剛刮起,海上的云朵飄飛。酒還沒喝完就急忙登船,要再經過金山、焦山去看落日余暉。
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
晝掩扉:白天關上房門。
烏衣:指烏衣燕,即燕子。
兵燒殺:指被戰爭破壞。
干戈:指戰爭。
淮樹:淮河岸邊的樹木。
金焦:金山和焦山,在鎮江附近長江中。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當時社會處于戰亂時期,鎮江地區受到戰爭影響。詩人在多景樓看到戰爭給當地帶來的破壞,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爭對社會的破壞和影響,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社會現實相結合,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能力。
吟馀妓散杯中酒,
歸去蝶隨頭上花。
老輩乾嘉不可追,
況論鼎盛國初時。
愛山臺畔尋鴻雪,
悵絕三風嫵媚詞。
求佛施功早晚成,
一念無心道自明。
枯木寒灰渠自在,
無功用智等空平。
堤上東風楊柳斜,
半飛柳絮半飛沙。
可憐一樣風前絮,
惟有江南似雪花。
寫來滑笏生綃影,不畫云郎。卻畫云娘。畢竟嬌柔易斷腸。若從水繪園中見,團扇宮妝。檀板新腔。也合梅花百首償。封侯骨相何須問,酒綠鐙紅。兒女英雄。氣盡歌筵一笑中。過江人物今安在,罨畫溪東。曾住元龍。可有新詞唱懊儂。旗亭舊夢空留跡,髯也飄蕭。鬟也嬌嬈。八尺風漪尺八簫。豪情我亦龍川亞。一領青袍。一曲紅幺。腸斷松陵十四橋。
尺牘勞相訊,新詩老自娛。
忘年惟我共,清夢或時俱。
天暖墨池草,人間筆陣圖。
使君倘乘興,還為市清酤。
幾家茅屋楚江皋,遺廟丹青俯碧濤。惆悵獨醒人已遠,空馀哀怨寄離騷。
春日潛行楚水隅,浩歌彈鋏訪三閭。客懷落落知多少,欲擬先生問卜居。
買得吳山土一堆
思親日夕寸腸催
粗安窀窆封新鬣
可卜神明穩夜臺
滿目松杉滋涕淚
無情猿鳥亦悲哀
祖先丘隴遙相望
累葉忠魂總不灰
阿卿去月從我來,今日西山成獨往。
野人不是城中物,澗飲巖棲夢馀想。
翰林濕薪爆竹聲,待詔履穿沾雪行。
蘭臺從事更閒冷,文書如山白發生。
孤燈靜照寒窗宿,北風夜半歌黃鵠。
田家閉門風雪深,梅花開時酒應熟。
半世虛名不療貧,棲遲零落百酸辛。
憑君莫向山中說,白石清泉笑殺人。
縹緲韶鈞動尚方,群工分候紫微傍。伶官舞戲魚龍隊,力士班聯劍佩光。氣協乾坤知應感,瑞呈麟鳳待呈祥。擬從既醉歌周雅,萬國承恩奉一王。
十年叨侍殿中班,坐候群公幸始攀。八佾舞傳千古上,九歌聲落五云間。早看鳳歷頒春罷,徐候龍輿捧日還。天語親承三賜爵,恩沾夷夏總歡顏。
連章請老茲方遂,
帝寵公歸禮數優。
紫氣度歸周藏史,
赤松為約漢留侯。
堂開晝錦非行夜,
味美江鱸正及秋。
模范斯文歸晚節,
巍然砥柱見中流。
水月光中全體現,
波濤涌處定珠圓。
每因王事參差過,
更羨仙山晻靄邊。
老去如秋樹,迎寒葉自飄。
每逢鄉信至,便有故人凋。
約幾同游屐,歡猶夢昨宵。
還家訪東海,誰共聽春潮?
三更露氣滿秋堂,
秘訣新傳食月芒。
安得南樓三百尺,
暫容老子據胡床。
少時喚愁作底物,
老境方知世有愁。
忘盡世間愁故在,
和身忘卻始應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