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三月葬親吳郡貞山之麓淚馀賦比
買得吳山土一堆
思親日夕寸腸催
粗安窀窆封新鬣
可卜神明穩夜臺
滿目松杉滋涕淚
無情猿鳥亦悲哀
祖先丘隴遙相望
累葉忠魂總不灰
買得吳山土一堆
思親日夕寸腸催
粗安窀窆封新鬣
可卜神明穩夜臺
滿目松杉滋涕淚
無情猿鳥亦悲哀
祖先丘隴遙相望
累葉忠魂總不灰
買下吳山的一方土地,日夜思念親人,寸斷柔腸。勉強完成安葬,堆起新的墳頭,愿神明護佑親人安息于地下。滿眼的松樹杉樹更添淚水,連無情的猿鳥也仿佛在悲哀。祖先的墳墓遙遙相望,世代忠魂永遠不會磨滅。
窀窆(zhūn biǎn):埋葬。
新鬣(liè):新堆起的墳頭,因形狀似獸類頸毛而得名。
夜臺:指墳墓,陰間。
丘隴:墳墓。
累葉:世代,多代。
此詩創作于丁酉年(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三月,作者于吳郡貞山山麓安葬親人后,因哀痛難抑而作,記錄了葬親時的悲痛心境與對親人的深切懷念。
全詩以葬親事件為核心,通過場景描寫與情感抒發,展現喪親之痛的深沉與真摯。尾聯由個人哀思延伸至家族忠魂,升華主題,是一首情感厚重、情景交融的悼亡詩作。
林下人歸少,君歸不待年。能令兩蜀士,嘆甚二疏賢。
一日如三秋,屬君情所專。晨風吹初春,繞屋鵲聲乾。得非造物意,憐我徒侶單。放晴速君歸,一笑不作難。起攜化龍竹,消散枯體酸。矯首東山云,行人為我言。言君騎紫馬,近在十里間。溪邊古松堤,柳波梅飛殘。疾走落巾履,歡迎許平安。津津眉間黃,顧我一粲然。頗云萬貔虎,枕戈臥西關。元戎坐帷幄,花幕清晝閑。井絡天一涯,可以加飯餐。復出群公詩,字字冰雪寒。窮探到冥窈,老語角險艱。一讀重驚嘆,再讀醒昏頑。嗟我平生心,文陣亡左旃。遽拭涓滴眼,窺此瀛海寰。并驅吾豈敢,愧負百且千。尚能督租賦,用博酤酒錢。日日與君醉,高歌易長嘆。
一片離心白羽輕,桐廬江上晚潮生。客來吳越星霜久,身賤多慚問姓名。
我聞天臺山,山中有琪樹。永言欲攀之,莫曉石橋路。緣此生悲嘆,幸居將已慕。今日觀鏡中,颯颯鬢垂素。
客帆來異域,別島落蟠桃。
纖纖翠影。色自鮮妍香自冷。多謝東風。生長炎天不肯紅。葳蕤綠雪。一夜青鸞來貝闕。月滿天街。習習風回紫鳳釵。
玉龍噴水當幽洞,飛下青巒注碧池。池中金鯉閑游泳,圣澤長涵自不知。
勾漏辭官早,丹砂不易成。門閒二水合,天遠一鴻輕。為客幽期過,悲秋白發生。菊花誰共采,風雨獨含情。
萬頃平湖水,晴光射早霞。紅裙斗畫楫,相結采荷花。
陵廟成焦土,宮墻沒野蒿。亡秦皆趙李,佐漢獨蕭曹。國子乘黃貴,山人著白高。飛埃猶黯黯,逝水正滔滔。
碧樹香臺一徑紆,滿林幽鳥避前驅。重重翠巘看蒼弁,渺渺層波見太湖。鐘送馀聲過下界,云留殘影掛浮屠。畫船載月歸來晚,十里煙光澹欲無。
物生甚美世所忌,吹息雪中成禍胎。湯帆卯杯頻下箸,江南歸夢打圍來。
去歲回鑾輅,旌麾擁萬靈。今春辭畫翣,弓劍閟泉扃。黼扆虛瓊島,云龍慘帝庭。詞臣思補報,淚濕簡編青。
江南舊物澄心紙,百數十年誰得此。揮毫無復老元章,付與承家大兒子。展開素幅作湖山,點染興入蒼煙間。偶然墨云起霮?,風雨偃林生暮寒。筆端奮迅有疾急,雨氣淋漓紙猶濕。世人藏畫尚精微,到此精微下風立。流寓東南誰與鄰?傾懷付與李家親。忽因繳駮論資格,紙上數峰微笑人。
積怨世豈惻,感別會仍艱。置酒話夙昔,詎終千萬端。嘆息淚沾臆,徒令摧肺肝。昔為雙飛龍,今為孤翼鸞。丈夫恥微諒,況爾烈士顏。躍馬窖上別,欲歸中自難。徒切報主恨,安悔軍吏言。勝負有微數,奮勵心所安。所以君子人,不處嫌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