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玉塞含凄見雁行,北垣新詔拜龍驤。弟兄間世真飛將,河源收地心猶壯,笑向天西萬里霜。
倚天長劍截云孤,報國縱橫見丈夫。五載登壇真宰相,料敵知機在方寸,不勞心力講陰符。
玉塞含凄見雁行,北垣新詔拜龍驤。弟兄間世真飛將,河源收地心猶壯,笑向天西萬里霜。
倚天長劍截云孤,報國縱橫見丈夫。五載登壇真宰相,料敵知機在方寸,不勞心力講陰符。
在玉門關含著凄涼看著雁群飛過,北垣傳來新的詔書任命李光顏為龍驤將軍。李氏兄弟是世間少有的飛將軍,收復河源時雄心依舊豪壯,笑傲著面對天西萬里的寒霜。倚天長劍高聳如截斷浮云般孤獨,報效國家縱橫馳騁盡顯大丈夫氣概。五年登上將壇真有宰相風范,料敵知機全在心中,不用耗費心力研讀兵書。
玉塞:玉門關。
雁行:雁群飛行的行列,常比喻兄弟。
北垣:指朝廷。
龍驤:將軍名號。
間世:隔代而出,指世間少有。
河源:黃河源頭,這里泛指邊疆地區。
倚天長劍:形容劍的雄偉,也象征英雄氣概。
登壇:指拜將。
方寸:指心。
陰符:古代兵書。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李光顏在邊疆立下赫赫戰功,詩人為贊頌其功績、表達舊情而作此詩。
主旨是贊頌李光顏的軍事才能和報國精神。特點是情感豪邁,形象鮮明。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當時對英雄的贊美之情和詩歌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
三入黃山今又來,諸峰偏向故人開。
林深夏帶高秋氣,瀑瀉晴喧巨壑雷。
煙雨半沈舂藥井,云霞全護煉丹臺。
莫言竟日無多路,選步應知為惜苔。
老欲躬耕力弗強,但應賣藥似韓康。
陳編時見古成敗,舊友不知今在亡。
已返山林遺世事,尚憑詩酒答年光。
此身自笑如稊米,加損寧能系太倉。
蒲酒觴開覽揆辰,此生修短本前因。
故鄉舊雨稀同輩,天末晨星剩幾人!
敢擬靈光存魯殿,同游衢壤作堯民。
自慚樗櫟終無用,居上由來望積薪。
千年把號趁朝班,猶著青衫候曉關。冷甚高僧禪榻畔,清于寒露玉壺間。文章奇古源西漢,詩律精深祖后山。師友平生能幾許,又隨征雁看湘鬟。
秋風一舸下滄浪,想見占繇聽鵲忙。兩夏作僧猶有債,三旬為客更須償。君才有用今千里,我拙無堪尚一方。好去玉霄云海上,寄聲江漢永相望。
跨弄蹄驢,住疏壁院,千古遺風今再見。
吞吐何須栗棘蓬,煅煉已成丹九轉。
傾出瓶壺,寒光閃電,扶危妙在通權變。
清德在人如皦日,榮名加我等浮云。
漫張贊下青涼傘,不改遼東白布裙。
老惜平生惟此友,吾雖后死愧斯文。
昔賢千里懷雞絮,安得陳之董相墳。
蕉園未暑。罩一幄柳陰,軟沙堤路。蓼紫過墻,葵紅亞檻,瀟灑只同衡宇。留客小窗話茗,商略金芽詞譜。經年矣,剪清缸重聽,褪花涼雨。
愁去。修門外,斷雁數聲,殘月如鉤處。街鼓銅龍,分明西苑,執手翻疑南浦。誰溯野塘秋水,尋得鷺盟鷗侶。須獨自,買漁舟來往,柘湖煙樹。
一痕忽起勢崔嵬,直上三江吼怒雷。紅蓼灘頭斜日里,恍疑鰲戴雪山來。
七星山色翠冥冥,玉宇瓊樓護六丁。夜半天壇明月上,道人獨自禮寒星。
兩峰蒼翠接三茅,路入云深去轉遙。惆悵茅君不可見,卻從樵子問王喬。
篙師倚棹傍寒蘆,力倦操持不受呼。多少行人將有適,不知誰是仲尼徒。
百尺飛梁接大堤,柳陰常見駐輪蹄。香塵忽起行人去,水自東流日自西。
一堤煙柳翠沈沈,畫鹢如云繫柳陰。白發篙師閒理棹,就中還有濟川心。
巖際云霞仕卷舒,水邊洲渚自縈紆。誰知數尺苔磯上,介甫曾來學釣魚。
苜蓿連天萬馬肥,望中如在華山西。龍媒應嘆無人識,頻向奚奴振鬣嘶。
幾家活計賣青山,
石塊堆來錦繡斑。
薄暮回車人半醉,
亂雅聲里唱歌還。
波狂如箭雨如絲,
汎汎扁舟瞥鳥飛。
睡起謳鴉乍鳴櫓,
卻思村舍聽鄰機。
樹古不知名,入山又一程。
蕭蕭木葉響,時有鹿麋行。
苔殘千尺壁,樹落萬年皮。
月黑天陰路,空山啼怪鴟。
當其為人不知虎,何妨疑虎能生羽。羅剎刀兵諸天花,此土強名之為雨。
山非山,湖非湖,無弦之琴知音孤。憑空結,架飛樓,瓊島八千仞,東海之西疑有無。
肅慎之矢其長咫,公孫見雞有三耳。清波不犯自垂綸,何但胸中五岳起。
東藏鄆歡龜陰之田,西虞芮倒影晶天無表里。有虞之媦吮毫腐,九疑云霾十疑補。
非公拄杖劃破蒼梧煙,下士癡將修眉黛莖數。
我不出門登公堂,公勿謂我精神荒。別峰凝紫鳥道碧,從門入者徒徬徨。
到此絕人境,兼忘陟險勞。
樹藏山寺古,云擁石樓高。
煮茗試泉味,聽松起暮濤。
茲游良可悅,題壁一揮毫。
有等名為蝦殼青,
比似青來翅不金。
不問牙鉗白不白,
須看項上帶毛丁。
滿輪皓彩飛明鏡,
烏啼夜半千山靜。
城上傳更鼓角齊,
叩關行旅候鳴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