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十蟲吟 其九
蟲有報雨蛙,竹樹能攀援。
青褐隨所處,膚如凝脂鮮。
長頸而方頷,顧盼升高顛。
久晴初得雨,清聲滿林園。
紅蕉映白日,碧葦覆清泉。
幽居樂清浄,飲露如風蟬。
俯視蝦蟆輩,迥然異凡仙。
能鳴復善晦,所貴身名全。
蟲有報雨蛙,竹樹能攀援。
青褐隨所處,膚如凝脂鮮。
長頸而方頷,顧盼升高顛。
久晴初得雨,清聲滿林園。
紅蕉映白日,碧葦覆清泉。
幽居樂清浄,飲露如風蟬。
俯視蝦蟆輩,迥然異凡仙。
能鳴復善晦,所貴身名全。
蟲類中有能預報降雨的蛙,能在竹樹間攀爬騰躍。體色隨環境呈現青褐,皮膚如凝脂般細膩鮮艷。長脖頸方下巴,顧盼間登上高枝。久旱初逢雨時,清越的鳴聲充盈林園。紅蕉在陽光下舒展,碧葦覆蓋著清澈泉水。幽居的它喜愛清凈,飲晨露如那餐風的鳴蟬。俯視那些蛤蟆之輩,它迥然不同于凡俗之仙。既能鳴唱又善隱退,最珍貴的是保全自身聲名。
報雨蛙:指能感知天氣變化、預報降雨的蛙類。
凝脂: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膚細膩柔滑。
顧盼:左右張望,形容神態靈動。
善晦:善于隱藏自身,指不張揚。
身名全:保全自身與名聲,不被外界損害。
《續十蟲吟》為組詩, likely 創作于詩人觀察自然、借物抒懷之際。通過刻畫‘報雨蛙’這一小生物,或反映作者對平凡生命中獨特品質的關注,亦隱含對理想人格的寄寓。
此詩以報雨蛙為喻,從外形、習性到精神特質逐層刻畫,突出其‘能鳴復善晦’的智慧,既展現自然觀察之細膩,又暗含對‘身名全’處世哲學的肯定,是一首借物喻理的小品佳作。
從來直氣勁摩空,又吐忠嘉忤九重。
指斥分明人所忌,去留諄復上能容。
清風慨慕桐江釣,異渥新疏竹使筒。
熊軾一行聊復爾,羽儀禁路要夔龍。
誰云姑蔑遠無諸,夢繞柯僊抱膝廬。
我得閑中繙魯語,公應靜里玩羲圖。
雷猶地伏陽新復,云向天升雨可需。
好倡諸賢為時出,只容衰嬾老西湖。
涌泉亭畔坐蒙茸,手指三江撫萬松。
石鼓生云深有意,珠驪吐水密無蹤。
禽聲人語同時樂,林影日華相映重。
邂逅一樽開笑口,菊萸猶笑不從容。
干之下,坤之上。
有一寶,無異相。
剛地描摸出來,便見許多模樣。
引一切人到面前,學算鬼丁帳。
英英二徐,名德之雛。早從爛柯,知所步趨。
南陔子職,夙夜盡劬。九日黃花,采采盈裾。
請壽堂萱,大年方壺。龐眉發鶴,重錦軒魚。
母詔子前,問學勉諸。參匪直養,心傳泗洙。
誠身悅親,授伋著書。子曰懋哉,益厲厥初。
榮多遺母,文繡不如。戲舞樽前,母為笑娛。
我寄四言,俾陳座隅。
蘭陔送母度新阡,追憶東巖老謫仙。
虀辦咄嗟供婦職,肝刲一再續親年。
六珈偕老榮何盛,二子乘舟晚可憐。
彤管責堪陳信史,今將列女傳同編。
水瀉巖前,蛩吟砌下。
問著衲僧,有口如啞。
百二十日,弄真像假。
今朝突出拂子頭,浄倮倮,赤灑灑,沒可把。
貌兮蘚石,形兮云松。
口捷如啞,耳聰若聾。
布重網無明山上,蕩一楫煩惱海中。
吽,五日后也有個弄脫空,水底放出泥大蟲。
書味無窮得屬厭,待瓜六載不辭淹。
乃心雅欲親諸老,初筮惟知守一廉。
毋縱彎弓獵雞犬,謹防暴客起魚鹽。
同鄉同姓鐘情處,酌別中秋吸玉蟾。
凡卉千山未吐芽,天生靈草瑞天家。
漕修貢事東西廨,使起英流南北涯。
諫苦固應疏汲黯,品高終必相王嘉。
老衰不辦茶歌獻,但誦周原遠有華。
禪禪,風生木杪,葉墜庭前。
唧唧寒蛩吟破壁,聲聲歸雁度遼天。
諸人若也會得,此去吳屯不遠。
若也不會,藍溪水透洋邊。
阿呵呵,笑倒武夷張大僊。
憂辱都非言行招,孤忠自莫勝群囂。
已甘逆旅長糊口,無復有言能副腰。
一士豈無關國論,九重亦合采民謠。
莫教流落江湖上,笑酌天漿獨舉瓢。
沖暑登高人所憚,云韓龍孟樂相從。
眼窮溟海九萬里,身在蓬萊第一峰。
潮長嶼低帆勢急,山回路曲樹陰重。
日斜移席臨池飲,戲掬清泉解酒容。
清晨風日辟群陰,一紙三熏上帝臨。
或者貪功頻滑手,毅然奮筆特誅心。
冤辭頼有由言折,圣世難施漢法沉。
此舉豈謀身禍福,祗憐無罪縶南音。
纏腰跨飛鶴,不須上揚州。直欲摶扶搖,相從汗漫游。
得意廣寒宮,闊步玉京樓。迤邐叫閶闔,借階獻前籌。
騏驥千里志,縻首成淹留。少年燈火眼,眵昏歲幾周。
漢庭賒策對,唐匭空書投。抗言不畏避,視死等嬉游。
想應初墮地,早已氣食牛。慨然大勇聞,肯以小怯羞。
一第真分內,談笑期封侯。可惜剛比鐵,不能曲如鉤。
轉喉成觸諱,身作治世囚。禍福若自取,行止非人由。
飄零靡底定,蹤跡萍梗猶。雖然遇坎止,未始隨波流。
相看得同志,有酒共解憂。議論發耿耿,正誼不利謀。
仕路幾閱人,來往一置郵。直須早回首,誰能沉復浮。
管見頗自是,君其首肯不。江上與山間,風月無人收。
不妨為管領,巾車更孤舟。但得免憂辱,外此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