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夫人
蘭陔送母度新阡,追憶東巖老謫仙。
虀辦咄嗟供婦職,肝刲一再續親年。
六珈偕老榮何盛,二子乘舟晚可憐。
彤管責堪陳信史,今將列女傳同編。
蘭陔送母度新阡,追憶東巖老謫仙。
虀辦咄嗟供婦職,肝刲一再續親年。
六珈偕老榮何盛,二子乘舟晚可憐。
彤管責堪陳信史,今將列女傳同編。
在蘭陔之地送母親去新的墓地,追憶東巖那位超凡的人。她能快速準備好食物盡到媳婦的職責,甚至不惜割肝來延續親人的壽命。她佩戴六珈與丈夫白頭偕老榮耀至極,兩個兒子乘船遭遇不幸晚年令人憐惜。她的美德值得用紅管筆記錄在信史中,如今要將她與列女傳一同編撰。
蘭陔:指代墓地。
東巖老謫仙:可能指與朱夫人相關的一位超凡之人。
虀辦咄嗟:虀,同“齏”,指切碎的腌菜或醬菜;咄嗟,形容迅速。這里指快速準備食物。
肝刲:割肝,形容為親人付出極大犧牲。
六珈:古代貴族婦女的一種首飾,這里指代朱夫人身份尊貴。
二子乘舟:可能指朱夫人兩個兒子遭遇不幸。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這里指記錄事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朱夫人去世后,作者為紀念她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女性的品德和操守,朱夫人以盡婦職、救親人等行為符合當時的道德標準,作者為彰顯其美德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頌朱夫人的高尚品德和不幸遭遇。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展現人物形象,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對研究當時社會的女性觀念和道德標準有一定價值。
小隠輕華屋,深山自結茅。
亂苔侵石磴,疏竹映花梢。
泉瀨含清韻,風來慰淡交。
閉門燒柏子,好把道書抄。
落葉窗前已作堆,地爐微火撥殘灰。
夢中無祟敗蔬圃,飯后有歌夸芋魁。
裊裊清笳催日晚,蕭蕭新雁帶寒來。
更寬十日可閑出,會挈一壺尋早梅。
風日初和晝漏長,蕭然巾屨集茆堂。
雨余千疊暮山綠,花落一溪春水香。
斷簡櫝中塵委積,故人墓上草荒涼。
爾來幸有寬懷處,病退床頭減藥囊。
宮殿紅云捧紫皇,河清電繞擁休祥。
壺中常占青春在,物外方知浩劫長。
晝立龍旗風不動,曉開瓊笈遠飄香。
堯年豈特封人祝,動地驩聲遍萬方。
雪意勒花愁未解,背陰一朶寒先退。東風還是去年香,不比人心容易改。
宿酒瞢騰正耐春,花枝人面兩時新。相看好作風流伴,只恐花枝卻妒人。
病減停湯熨,身衰頼按摩。
書虧平日課,睡比故年多。
龜卜占休泰,醫方校闕訛。
有時還一笑,隔浦起漁歌。
陋室施床迮,窮閻問疾疏。
加餐惟是粥,弄筆不成書。
盎盎新??酒,青青小摘蔬。
客來邀褫帶,聊示小勤渠。
斗門貯浄練,懸板淙驚雷。
黃沙古岸轉,白屋飛檐開。
是間袤丈許,舳艫蔽川來。
千車擁孤隧,萬馬盤一壞。
篙尾亂若雨,檣竿束如堆。
摧摧勢排軋,洶洶聲喧豗。
偪仄復偪仄,誰肯少徘徊。
傳呼津吏至,弊蓋凌高埃。
囁嚅議譏征,叫怒不可裁。
吾觀舟中子,一一皆可哀。
大為聲利驅,小者饑寒催。
古今共來往,所得隨飛灰。
我乃畸于人,胡為乎來哉。
歲已看成暮,身今未得歸。
風塵孤淚盡,霜露寸心違。
南磵新流水,西山舊落暉。
煙松應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東去,浮云浪北飛。
危魂先自斷,不待更沾衣。
世事何曾掛齒牙,只將放浪作生涯。
有時掬米引馴鹿,到處入林求野花。
鄰父筑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
等閑一日還過卻,又倚柴扉數暮鴉。
芍藥有國色,酴醿乃天香。
二妙絕世立,百草為不芳。
先生絕俗姿,風味本無雙。
年來悟結習,欲試安心方。
天魔巧伺便,作計回剛腸。
多情開此花,艷絕溫柔鄉。
道人為一笑,正爾未易忘。
呼童葺荷芷,擇勝開軒窗。
啼鶑不愁思,游蜂亦猖狂。
百年顰呻頃,共此過隙光。
朝為春條綠,暮為秋葉黃。
把翫尚無幾,況以憂愁妨。
愿言秉燭游,迨此春宵長。
小隠終非隠,休官尚是官。
早知農圃樂,不見道途難。
故國雞豚社,貧家菽水歡。
至今清夜夢,猶覺畏濤瀾。
水落塘枯魚臥陸,小兒抱取不濡足。
昂藏赤??亦垂頭,背負玄鱗三十六。
家人滌砧不辭勞,云有素書金錯刀。
嗟予贖放豈徼福,忍把汝命供吾饕。
如今已脫張胡子,好上龍門飲湖水。
不然崛起載飛仙,切莫顛狂稱長史。
畏暑中夜起,出門月露清。晶熒臥銀漢,錯落低玉繩。
網戶閉妙香,石樓棲古燈。風從何處來,殿閣微涼生。
桂旗儼不動,藻井森上征。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撐。
彭觥鐵拄杖,磔磔棲燕驚。俗人豈解事,鼻息春雷鳴。
大星送曉來,四窗炯微明。顥氣澡肌骨,栩栩兩腋輕。
乘風欲歸去,驂鸞羾青冥。卻恐方平知,浪得狡獪名。
枕石何妨更漱流,一涼之外豈他求。
寺樓無影月卓午,橋樹有聲風變秋。
殘歷半空心悄愴,岸巾徐步發颼飗。
定知從此清宵夢,常在沙邊伴白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