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八五
結夏已十日了也,寒山子作么生。村詩吟落韻,竹管貯殘羹。
結夏已十日了也,水牯牛作么生。愛從荒草去,不向坦途行。
精神陡頓,頭角崢嶸。好把一坑埋瘞卻,千峰云靜月華明。
結夏已十日了也,寒山子作么生。村詩吟落韻,竹管貯殘羹。
結夏已十日了也,水牯牛作么生。愛從荒草去,不向坦途行。
精神陡頓,頭角崢嶸。好把一坑埋瘞卻,千峰云靜月華明。
結夏安居已經過去十天了,寒山子現在如何?他吟唱著粗樸的村詩,押錯了韻腳;竹管里還裝著吃剩的飯菜。結夏安居已經過去十天了,水牯牛現在如何?它偏愛往荒草叢中走,不愿踏上平坦的道路。精神突然困頓,頭角卻顯得突出崢嶸。最好挖個土坑將它埋葬,看千座山峰云靜風止,明月清輝遍灑天地。
結夏:佛教術語,指僧尼于夏季三個月中定居修行,又稱“結夏安居”。
寒山子:唐代詩僧,隱居天臺山寒巖,詩風質樸自然,多含禪意。
作么生:方言,意為“怎么樣”“如何”。
村詩:指粗樸、未經雕琢的民間詩歌。
落韻:指詩歌押韻不符合規范。
水牯牛:水牛,此處或喻指未被馴服的凡心或執著。
陡頓:突然困頓、萎靡。
頭角崢嶸:形容突出顯露,此處或指執念顯露。
埋瘞(yì):埋葬。
月華:月光。
此詩為宋代禪宗偈頌,創作于結夏安居第十日。結夏安居是佛教傳統修行方式,詩人借此契機,以生活化、口語化的語言,通過對寒山子、水牯牛等意象的描繪,闡釋禪宗“平常心是道”的理念,反映宋代禪僧以日常瑣事說禪的創作背景。
詩以“結夏十日”為引,通過寒山子吟村詩、水牯牛走荒草等平凡場景,以通俗語言揭示禪理。前半以設問引出物象,暗喻凡心未馴;后半轉向對“精神陡頓”的超越,最終以“千峰云靜月華明”的空明之景作結,體現禪宗破除執著、回歸本真的核心思想,語言質樸,禪意深遠。
村北村南打稻忙,浮云吹盡見朝陽。不宜便作晴明看,撲面飛蠅未退藏。
十月江南未擁爐,癡蠅擾擾莫嫌渠。細看豈是堅牢物,付與清霜為掃除。
夜來春色到山家,
賁及林邱改物華。
五殿未緣酬一得,
九原何意寵三加。
千峰雨合膏為潤,
萬里云同玉作花。
黃燎音容在何處,
空馀涓滴酹茅沙。
世間最有不勝妍
愁對韶華欲暮天
已被風開又風落
要為人羨即人憐
賈傅年方少,詞場屢策勛。
賢關馳雋譽,仕路藹清芬。
德望三朝重,聲名四海聞。
仙游向何許,地下亦修文。
羅幕風驚午夢回,
金車何處隱如雷。
起來顛倒衣裳甚,
只恐君王更一來。
閒尋隱者憶重論,
路繞荒田水繞園。
何日山中收藥去,
滿林脩竹不開門。
一聲箛,送上盧龍道。
足裂長城霜草。
射虎石邊愁滑倒。
嘶馬亂,開關草。
猿臂將、白頭閒,魚皮女、紅顏老。
向穹閭、且共歡好。
遙指鴨綠迷,路與龍沙杳,古塔何時行到。
黑海連天那望曉。
休凍絕,埋冰窖。
虹銹水,點羊酥,羝臥處,尋乾燥。
雁南時、書寄安好。
梁溪三楊盛文藻,生晚吾及見女孫。
笄年隨宦老就養,詩畫清麗知淵源。
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時獲聆清言。
為圖散花會微旨,懺除結習皈祇洹。
誰知桑海并親見,此畫無亦元機存。
神仙狡獪奪造化,平陸胥溺能勿援?
塵揚水淺故眼熟,儻起昏墊開衢尊。
人天十載百感集,剩對季子追夢痕。
畫中有詩況手澤,仙壇記在試一論。
五柳先生貧欠酒,不說無花過重九。杜陵野客酒可賒,只恨青蕊成蹉跎。
如今風物尤悽惻,繞叢覓蕊無消息。寒螀相吊野水流,病蝶來偎寒日夕。
不見金錢將翠羽,惟有悲風吹蔓棘。古人愛汝非無意,志士仁人例憔悴。
楚國無人屈子傷,陶杜凄涼唐晉季。此日何日悲更悲,聊嗅青枝記一時。
往時好事環轍跡,建業錢塘華盡識。就中內本碧玉杯,欲買黃金惜不得。
兩都風景今何如,淚墮叢邊和露滴。
楊生雅可親,吶吶不出口。
含笑當百言,逢人卻且走。
一片少年心,誓死不相負。
那知末路交,雨云翻覆手。
開無間地獄,現閻羅大王。
聚夜叉一部,列牛頭兩行。
與其進者劍樹上猛火進用,與其退者刀山里寒冰退藏。
叵耐飯飽弄箸,判斷屎急尿床。
花柳春風入戲場。
感傷復感傷,
糟糠不下堂。
斷機猶可續,
破鏡無圓光。
孤兒在襁褓,
枕塊支空床。
涼月窺我牖,
饑鼠穿我梁。
呱呱待成立,
十指安得將。
吁嗟兮少寡,
血淚沾衣裳。
脫幘吏休后
憑軒風快馀
瀑泉增瀨急
新葉補林疏
竹林書舍語溪頭,
萬玉叢深一水流。
涼氣入簾湘帙潤,
綠陰當戶石床幽。
偶乘淇澳詩人興,
又起沅湘旅夜愁。
雅頌不忘清節在,
春風行見鳳來游。
洪濤一過彭城下,漠漠煙沙白鷺汀。
水落漫無平野綠,山圍不斷半天青。
子房直往祠前渡,司馬難從洞口經。
一夜老夫眠不去,推篷落落數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