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泉山人隱居
閒尋隱者憶重論,
路繞荒田水繞園。
何日山中收藥去,
滿林脩竹不開門。
閒尋隱者憶重論,
路繞荒田水繞園。
何日山中收藥去,
滿林脩竹不開門。
閑暇時尋訪隱者,回憶起曾經的深談;道路繞著荒田,水流環抱著園圃。何時才能前往山中采藥?滿林修長的竹子,門兒始終緊閉。
閒尋:閑暇時尋訪。
隱者:指石泉山人,隱居的士人。
重論:深入、反復的談論。
脩竹:修長的竹子,脩同“修”。
收藥:采集草藥,隱士常以采藥為日常活動。
此詩或為詩人尋訪石泉山人后所作。唐代隱逸文化盛行,詩人通過描繪隱者居處的清幽環境,反映其對超脫世俗、返歸自然生活的追求,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對現實的倦怠或對隱逸理想的向往相關。
全詩以“尋隱”為線索,通過環境描寫與設問抒情,展現隱者居所的靜謐與生活的閑適,表達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傾慕。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是唐代隱逸題材詩的典型之作。
遙憶東山張太傅,去年今日共離觴。清江畫舫愁中別,古寺寒松夢里蒼。黃菊再逢非舊客,白頭相見定何鄉。題詩欲寄衡陽外,目倚西風送雁行。
楚眉乍斂。風掛巘碧,回畫江館。繩系烏短。去魂暗掣,煙騷斷云幔。濺箋淚滿。書破浪草,幽信魚遠。分棹歌婉,夜艫記取,瀛堧判君岸。和闋舊歡夕。絳淚傾珠通艤線。爭負素樽,垂燈羞粉面。際未了鵑春,催夢風箭。十年誰見。共鬢抵奩霜,多恨撩亂。幾酣吟、怨蕉同展。
奈何不可言。朝看莫牛跡。知是宿蹄痕。
山衣一襲似輕霞,著去東尋萼綠華。縫用麻姑金線草,補將玉女大丹花。
臨流方擊楫,杖策復探奇。靈境已終古,幽尋又一時。平開島嶼色,不盡海天吹。寂寞焦仙跡,蒼茫寄所思。振衣還濯足,信宿憩精廬。鳥雀知齋磬,蛟龍護賜書。僧歸落照下,帆出曉煙初。底事勞詹尹,江潭好卜居。
燈火維舟倚急灘,孤臣西笑望長安。奔流后浪催前浪,拙宦新官是舊官。戀闕天邊紅日遠,書云江上曉霜寒。岸容待臘如迎客,柳眼梅花悵獨看。
華筵飲散撤芳尊。人影亂紛紛。且約玉驄留住,細將團鳳平分。一甌看取,招回酒興,爽徹詩魂。歌罷清風兩腋,歸來明月千門。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傍來。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臺。
濰陽三月花正妍,小家女兒登鞦韆。中央立木上如蓋,蓋端周密朱繩懸。危梯搖搖與繩接,攀援直上肩摩肩。下有壯夫作驢馬,轉柱如轂不待鞭。蜘蛛搏絲足拳曲,風吹蝴蝶飛上天。眼花心眩不可狀,掌中安得裙留仙。可憐徒博行人笑,十萬何曾名一錢。吁嗟薄俗當可革,黑索何時驢馬牽。
房中不坐坐蒲團,白碗持來日兩餐。時有馀閑勤針指,紅幫剪樣話多端。
遙入圭峰寺,長吟送遠公。經翻蕉葉古,云散竺門空。飛錫臨天外,看山想洛中。不知禪寂地,松偃幾枝東。
三生石上舊精魂,化作陽臺一段云。詞客有靈應識我,碧山如畫又逢君。花邊古木翔金雀,竹里香云冷翠裙。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時節雨紛紛。
豫章市南風日清,樓陰轇轕俯層城。孔融意氣偏多客,司馬文章豈近名。候雁不來天正遠,鰣魚欲上雨初晴。無因夜醉湖堤酒,不放芳尊臥月明。
十年京洛事堪傷,歸臥稽山鬢發蒼。祖德未忘陶靖節,鄉賢還見賀知章。龍墀舊疏今誰記,虎榜同人倍有光。珍重寄書秋又晚,夫容零落滿溪霜。
娑拖何處歸,道逢播掿郎。口朱脫去盡,花釵復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