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
月沒遼城暗出師,
雙龍金角曉天悲。
黃塵滿目隨風散,
不認將軍燕尾旗。
月沒遼城暗出師,
雙龍金角曉天悲。
黃塵滿目隨風散,
不認將軍燕尾旗。
月亮落下,遼城一片昏暗,軍隊悄悄出兵。清晨時分,飾有雙龍金角的戰旗似在悲吟。滿眼的黃塵隨風飄散,已辨認不出將軍燕尾形狀的旗幟。
沒:落下。
遼城:泛指遼地的城池。
雙龍金角:指戰旗上的裝飾。
燕尾旗:一種旗幟,形狀如燕尾,常為將軍所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或聽聞遼地戰爭有感而發。當時遼地可能戰事頻繁,社會動蕩不安,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戰爭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戰爭場景,突出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反映了當時戰爭題材詩歌的風格。
春風已作三朝別,夏月哉生此夕明。
堪嘆華年同逝水,卻思野寺隔孤城。
栽池小藕經時長,浴佛馀香濯慮清。
有約屆期誰后到,大師有罰記渠名。
皎皎素絲無染塵,
溫溫良玉不知珉。
長安為客俄十載,
與子結交同一身。
雜學盡通還盡棄,
數朝相隔倍相親。
村醪著水鐙生霧,
陋室相從更幾人。
伍年重到支公院,
物態人情盡不同。
唯有寒檉暗秋色,
依然蟬噪夕陽中。
云掃南山錦石寒,孤舟何意滯江干。夜來聽得蕭蕭雨,疑是桐廬七里灘。
新安流水下青溪,寒雨孤舟暝色迷。此夜斷腸吟不得,南山又聽鷓鴣啼。
斜陽射赭塔,巇崿皆金光。層霄蔚彩翠,一徑摩青蒼。
峰霞蒸合沓,湖漪散滂洋。金牛方隱見,踆烏暫翱翔。
投壺天帝側,張樂軒轅旁。路逢皇初平,縱橫叱群羊。
霓旌澹偃蹇,羽衣紛飄揚。秋山蟋蟀響,鬼火冬青涼。
倒景倏已滅,弦月遙相望。搜吟沾夕露,癡坐孟溧陽。
避地衷懷自不知,雨馀閒看柳絲絲。長條短縷系人思。千里崎嶇回首易,存心哀樂最難支。此身何日是歸時。
萬葉涼云向晚開,月明清露濕蒼苔。秋風未動意先哀。荷粉飄零香減盡,蓮芳深護苦長埋。藕絲一縷尚縈回。
不卻尊前酒滿卮,酒邊語笑總隨時。沉哀無極本無辭。昨夢衡陽驚雁陣,隔江燈火似星移。空城待旦與誰期。
冷徹蓬壺,翠幢鼎鼎生香。十頃玻璃,望中無限清涼。遮風掩日,高低襯、密護紅妝。陰陰湖里,羨他雙浴鴛鴦。
猛憶西湖,當年一夢難忘。折得曾將蓋雨,歸思如狂。水云千里,不堪更、回首思量。而今把酒,為伊沈醉何妨。
無端風雨舊巢傾,
臥病空山感客情。
北望我方懷有道,
南飛君尚念余生。
窮途下泣逢羊舌,
分宅高風見郈城。
何德厚邀知己盼,
卑棲重許返柴荊。
兩山勝處古墳多,
多少英賢發詠歌。
它日浮家釣清瀨,
腰章吾欲換漁蓑。
治身時位俱云得,同體君臣系所遭。仁廟自從延輔弼,圣孫相繼委鈞陶。早辭十載調元鼎,尚擁平年出帥旄。白首未嘗安富貴,丹心愈更事勤勞。曾無半語矜功大,猶有流言忌德高。皎皎忠誠通日月,悠悠險計息波濤。由來正直陰須相,此去勛名勢轉牢。伊昔初秋降申甫,于今外牧滯蕭曹。恩頒天廄雙龍種,賜及家庭一鳳毛。再拜捧觴何所祝,愿公三熟見蟠桃。
新秋再宿澄涼兆,間氣生才歷世稀。綠發文章驚紫殿,青云事業照黃扉。力陳社稷安危計,首斡乾坤造化機。二相鴻圖三圣倚,兩扶龍德九天飛。勛名屈指中階少,富貴抽身北道歸。翁子鄉邦才得請,鄴王臺觀已增輝。擁旄欲去觀民政,仗鉞俄來統將威。信令指揮千帳帖,仁恩涵養百城肥。西方幾月留旌節,南面終朝待袞衣。入幕最容孤跡早,捧觴尤抱寸心微。初逢誕日稱公壽,長愿臺星輔帝暉。
考近汾陽功更似,德攀衛武道猶非。洪爐物品常無滯,翹館群英永有依。拜賜韋賢車服盛,元城傳詔到庭闈。玉勒雙牽名騕裊,錦章輕疊瑞麒麟。三朝丞相迎恩賜,萬歲君王寵誕辰。將命綵衣宣漢禮,拜嘉香案望堯仁。太平致去今無跡,造化裨來昔有神。社稷一言嘗定策,色辭九鼎但垂紳。乾坤不負謀謨力,日月難磨富貴身。封國連紆六金印,鄉邦阻駕兩朱輪。行追前訓還英袞,再領群生入大鈞。聊借壽樽傾北海,久叨賓館祝平津。卻應從此天文里,遂指臺星作老人。
舟發五羊城,
西風無限情。
海云開曙色,
江雁渡潮聲。
目極秦山遠,
天低楚樹平。
柁樓回首處,
萬里是王程。
貧賤學牧豕,富貴為布被。
公孫碌碌何足齒,一生只解順上旨。
人臣貴儉節,作偽亦堪羞。
新莽夫人布被膝,邀名頗類平津侯。
自是齊人信多詐,大廷曾被長孺罵。
君不見,晏子狐裘三十年,當時聞說難為下。
愧不柯山與執經,曾將尺紙話飄萍。
六年憶別心如醉,一日相逢眼倍醒。
結友苦無鷗共志,癖書瘦得鶴同形。
自憐所性惟方拙,水潔山高即座銘。
誰削玉嶙峋。千尺云根。蛟龍深護海西門。金碧樓臺青黛樹,小李將軍。
雁影落紛紛。喚起江豚。鐘聲兩岸客邊聞。登陟不如遙望好,倒影斜曛。
野寺泉無源,名山僧必俗。不尋山外山,轉受煙霞梏。
靈峰十里遙,秋色滿平麓。微聞鐘磬音,寺門隱喬木。
想望諸天高,步步入幽曲。僧遇無言時,松經劫后綠。
蒼然古圖畫,對此心神肅。獨游取空象,人境兩無觸。
偶然意所是,云山徒碌碌。曳杖出青冥,止觀吾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