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倅湖上十絕 其九
兩山勝處古墳多,
多少英賢發詠歌。
它日浮家釣清瀨,
腰章吾欲換漁蓑。
兩山勝處古墳多,
多少英賢發詠歌。
它日浮家釣清瀨,
腰章吾欲換漁蓑。
湖的兩座山風景優美之處,古代的墳墓很多,多少英雄賢士曾在此吟詩歌詠。將來有一天我要帶著全家在清澈的水灘垂釣,我想要把腰間的官印換成漁夫的蓑衣。
兩山:指湖邊兩座風景秀美的山。
勝處:風景優美的地方。
英賢:英雄賢士。
浮家:以船為家,指漂泊或隱居的生活。
清瀨(lài):清澈的水灘。
腰章:腰間佩戴的官印,代指官職。
漁蓑(suō):漁夫的蓑衣,代指隱逸生活。
此詩為與張倅(cù,州郡屬官)的唱和之作,當創作于詩人游覽湖山之際。宋代士大夫常于山水唱和中抒發情懷,詩人面對湖山勝景與歷史遺跡,觸景生情,借詩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或暗含對當時仕途的倦怠。
全詩由湖山歷史起興,以‘腰章換漁蓑’收束,主旨鮮明,通過古今對照與志向表露,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追求,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宋代山水唱和詩中的典型之作。
嘉客非期會,
如因病守邀。
靜俱知道勝,
隱不待文招。
柳色堆瑤榭,
荷得湊綺寮。
幾回杯興逸,
同欲御仙飚。
少時所學苦,食蘗日自強。壯歲從宦清,飲冰中剛腸。
陽安百里地,邈在天一方。惠政不鞭樸,斯民樂耕桑。
念予昨守贛,與兄會家鄉。兄今歲已滿,余遽提蜀疆。
一朝此邂逅,五載忘參商。且勿語離索,易老驚鬢霜。
且勿較通塞,放懷把酒觴。上方圣政新,求賢坐明堂。
兄道足施設,兄志彌頡頏。喜予外祖門,從此生輝光。
我為靈山好,登留到日曛。
巖幽余暑雪,鐘冷入秋云。
篇詠惟僧助,塵煩與俗分。
明朝入東棹,因得識吾文。
舊邦逢朐?,靈地接岷峨。
住嶺排煙火,懸巖引薜蘿。
雨花疑錦濯,晴水甚藍挼。
遠地之官去,孤舟走崄拕。
出麾無一事,傾蓋首相過。
幸不愚煩外,欣承議論多。
春光千騎駿,天色百城和。
賞物樓新構,鐫文石旋磨。
為時即慷慨,得友盛吟哦。
世重黃金諾,人傳白雪歌。
投壺傾立馬,飛鏑屢鳴鼉。
局戰犀敲玉,杯歡亂酌螺。
坐來風入袂,歸去月流波。
我愧才疏拙,生微術揣摩。
主容勤勞徠,行色覺蹉跎。
匪用詩為好,離懷可奈何。
當暑思來坐北軒
俯看形勝在簷前
樓臺突兀陵高木
城堞縈回際遠天
萬室正虞多暍者
一身慚獨御泠然
歊煩盡滌無心下
欲帳輕綃徹夜眠
忽極暄融候莫窮
不為膏澤卻為風
氣蒸人腹成中熱
塵入花心作病蟲
欲望好峰迷遠目
正濃韶景失晴空
飄然終日俄收怒
歸送旌旗撼晚紅
衰病何堪治鄴臺,
貳車猶喜得高才。
方資庖刃投虛利,
忽愴瓜時及代回。
別袂醉分云共慘,
去涂塵寂雪初培。
劍光久已沖牛斗,
力振沈埋尚愧雷。
萬點送春飛,人悲未足悲。
禪關無問理,溪曲過開時。
鈿委津陽路,風回洛水湄。
流年來自去,醉莫論空枝。
過馬傳名事莫詳,
我嚴賓集在更張。
不資金石升堂樂,
務接芝蘭入室香。
農獲大豐歌滯穗,
訟銷群枉閴甘棠。
時聞雅席延諸彥,
病守心閑興亦長。
蕪音逢節佐賓罍,
屬和當筵盡雅才。
銅缽一聲詩已就,
金鈴千朵菊爭開。
月明正有抽毫樂,
夜永何妨秉燭回。
無酒可嗤彭澤令,
東籬空望白衣來。
富貴三朝老,
公忠百辟師。
躋民復仁壽,
與國系安危。
圣意加優注,
榮途亦屢辭。
人嗟五福內,
獨不享期頤。
路半狂飚起,江心巨浪橫。
蒼茫舟子叫,匍匐稚兒驚。
古岸移時入,新醪薄暮傾。
此宜無足道,大抵似人生。
桐江得請上恩榮,
孤士慚無善可旌。
望闕天光驚已遠,
到家春色喜先迎。
云邊舊念青山隱,
鑒里新逢白發生。
多謝賢朋遺佳句,
重于珍璧價連城。
沿牒非吾土,
逢春憶故園。
于今佐犀帳,
經歲別鸰原。
訟簡仍開卷,
時平且屬鞬。
江鄉去千里,
凝睇一銷魂。
開席臨流雨驟侵,
都人殊鬰勝游心。
侍娃不見塵生襪,
農谷偏欣隴拔針。
郢雪鬭高閑未接,
峽云爭去杳難尋。
無過卻下船中坐,
豈廢衰翁醉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