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進公院
伍年重到支公院,
物態人情盡不同。
唯有寒檉暗秋色,
依然蟬噪夕陽中。
伍年重到支公院,
物態人情盡不同。
唯有寒檉暗秋色,
依然蟬噪夕陽中。
五年后再次來到進公的禪院,景物和人事都已完全不同。只有那寒檉樹映襯著暗淡的秋色,蟬兒依然在夕陽中鳴叫。
伍年:即五年,可能為筆誤或通假。
支公院:此處指進公的居所,支公為對高僧的尊稱,代指進公。
物態人情:指自然景物與人事變遷。
寒檉(chēng):一種落葉小喬木,枝條細弱,秋季葉色轉暗。
暗秋色:指寒檉的色澤襯托出秋日的暗淡氛圍。
蟬噪:蟬的鳴叫聲。
推測為詩人五年后重訪舊識(進公)的禪院時所作。此時或因進公圓寂、人事離散,詩人面對舊地,觸景生情,借自然景物的恒常反襯人事的無常。
全詩以“重到”為線索,通過新舊對比,聚焦“變”與“不變”的矛盾,簡筆勾勒出物是人非的普遍人生體驗,情感真摯,余韻悠長。
素質艷名姬。露屑風香著意培。不遜寒梅羞御粉,依依。蟠向云鬟香獨奇。
密翠似攢眉。月底輕揚玉縷衣。煙冢荒城迷路草,萋萋。興寄幽花抵自知。
愛竹先生隱趣寬,勝開三徑長千竿。
清聲繞屋風敲玉,素影當庭月舞鸞。
茶灶長留從客過,棘籬低插任人看。
后園慎勿添花柳,塵俗何曾有歲寒。
霽天湛碧。正新涼風露,冰壺清徹。河漢無聲光練練,涌出銀蟾孤絕。巖桂香飄,井梧影轉,冷浸官袍潔。西廂往事,一簾清夢凄切。
腸斷楚峽云歸,尊前無緒,知有愁如發。此夕常娥應也恨,冷落瓊樓金闕。禁漏迢迢,邊鴻杳杳,幽意憑誰決。闌干星斗,落梅三弄初闋。
十丈突孤石,下無春水流。
茫然問樵子,何以坐陶侯。
煙幻千重碧,沙棲數點鷗。
殘陽猶弄艷,不解替人憂。
晴轎疾于飛,
平橋寓目時。
忽驚新節序,
紅樹又催詩。
屢聞白雪題詩句,飽見黃花泛酒杯。
豈是一枝能五色,相隨次第雪中開。
儂別伊人去,若個是相逢。
伊人別儂去,若個道是儂。
啼鶯綠樹深,
語燕雕梁晚。
不省出門行,
沙場知近遠。
日來金闕麗蒼龍,風入宮墻展鹿蔥。夾道焚香迎步輦,兩班鳴玉從群公。
時平廊廟半夔龍,趙將何人說李蔥。一見黃麾識全仗,始知赤舄有三公。
揚子江長宿霧遮,千門萬戶盛繁華。
凄涼往事迷樓月,縹緲仙風瓊觀花。
病骨倦游寧跨鶴,客懷秋絕更聞鴉。
憑高未少觀濤興,安得秋乘八月槎。
菩提妙心作么發,
日應萬機元不差。
回首瞥然輕覷著,
大千沙界是皇家。
玄波振滄濤,洪津鼓萬流。
駕景眄六虛,思與佳人游。
妙唱不我對,清音與誰投。
云中騁瓊輪,何為塵中趨。
草堂臨野水,苔積路難分。
枕簟虛山月,琴尊度海云。
?然真得道,隱矣不須文。
長日少人跡,門開鸛鶴群。
附廓無山三百里,蒼茫卻入漪瀾中。
橫江白雁天連水,滿地黃花雨又風。
對泣未甘同寂寞,登高時亦愴英雄。
神州只在殘陽外,亂石驚濤日夜東。
顏生寫蝶奪神工,
寫到探花妙手空。
笑爾頭銜誇及第,
溫柔鄉里也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