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龔象湖韻二首 其二
剩水殘山欲盡頭,肯披蓬藋訪深幽。
買鹽沽酒三家市,劈箭驚雷一水秋。
袖里我無區冊序,腳跟君有子長游。
是間尚有堪吟處,莫向西風怨滯留。
剩水殘山欲盡頭,肯披蓬藋訪深幽。
買鹽沽酒三家市,劈箭驚雷一水秋。
袖里我無區冊序,腳跟君有子長游。
是間尚有堪吟處,莫向西風怨滯留。
剩下的山水仿佛到了盡頭,我怎肯撥開蓬蒿去探尋幽深之處。在僅有三家的集市買鹽打酒,秋天的江水如箭飛馳、如雷轟鳴。我衣袖里沒有像區冊序那樣的文章,而你卻有像司馬遷那樣的游歷。這地方還有值得吟詩的景致,不要對著秋風埋怨自己滯留于此。
剩水殘山:指殘破的山河。
蓬藋(diào):蓬蒿。
劈箭驚雷:形容水流湍急,像箭飛馳、如雷轟鳴。
區冊序:唐代柳宗元為區冊寫的序文。
子長游:子長是司馬遷的字,這里指像司馬遷那樣的游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剩水殘山”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山河破碎、社會動蕩的時期。詩人或許是在與友人相聚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山河現狀,贊賞友人經歷,勸慰友人樂觀面對滯留。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心態。
得脫穹廬似脫圍,一鞭先著喜公歸。白頭到此同休戚,青史憑誰定是非?漫道識途仍驥伏,都從遵渚羨鴻飛。天山古雪成秋水,替浣勞臣短后衣。
回首滄溟共淚痕,雷霆雨露總君恩。魂招精衛曾忘死,病起維摩此告存。歧路又歧空有感,客中送客轉無言。玉堂應是回翔地,不僅生還入玉門。
摧輪荒水磨,漲潦失連湖。縱使非長路,能忘去此都。未應為物役,真復坐饑驅。好在佳山水,懸應識故吾。
草草朝成市,匆匆客系船。荒雞亂人語,細雨雜炊煙。歲月真前夢,江山殆宿緣。沙鷗應笑我,疏鬢異當年。
岸盡催撐渡,風橫促解橋。傳聞記常歲,偉觀得今朝。時有疏鐘度,誰云隔岸遙。明當絕溪去,應為好山招。
下水有放溜,溯流多哭灘。人能等遲速,事豈病艱難。返照千山赤,春風兩鬢寒。生平慣行役,無復漫悲酸。
汭口成孤泊,章巖說舊游。征商毋見挽,日暮自應休。煙暝棲鴉樹,沙昏宿鷺洲。浮生真泛泛,吾道莽悠悠。
借石誰為主,叫應呼莫應。樓高才隱約,樹遠更崚嶒。掛席凡三過,停橈欠一登。扁舟向何許,漂泊傍漁罾。
樓殿何年寺,檣帆別郡船。溪山妙圖畫,井邑盛人煙。未覺鄉音改,空驚歲事遷。桃花知不遠,底處覓真仙。
不見千株樹,空留百尺臺。仙人定無有,行客自裴回。更欲危欄倚,生嫌莫色催。病僧多不出,門外長蒼苔。
望望龜峰寺,行行番國船。林深寒日薄,沙迥晚風顛。能賦思孫楚,同行有惠連。好詩相撥觸,才盡不能宣。
喚渡風殊懷,穿林日向中。飛泉半崖落,峭壁與天通。往者名猶在,仙人事已空。徐巖不為遠,歸去若匆匆。
試登云錦閣,還上揖仙亭。棟宇雖摧落,江山自典型。沖風聊策杖,晚日更揚舲。要寫吳江句,初無六尺屏。
草草天涯棹,悠悠江上鷗。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莫向官亭泊,閑為佛界流。明朝更西去,依舊覓扁舟。
道人相見問如何,
舉手寒溫事已多。
潦倒趙州呈漆器,
岳陽船子洞庭波。
高城郁崔嵬,阿閣壯且麗。復道相回環,云霧森虧蔽。
郊墟草樹黃,颯颯北風厲。狐兔走平陸,荏苒將暮歲。
青樓有佳人,倚柱多幽思。當此搖落時,懷人不能置。
閉戶理朱弦,宮徵一何備。曲罷仍徘徊,清歌助悲慨。
含意將告誰,沉憂嘆寤寐。思為蘭麝香,得近君衣被。
殘臘無佳日,況當離別年。
布帆從此去,江水正茫然。
貧賤愁中路,風波亂后天。
好將今古淚,寄與夕陽船。
玉枝橫斜照清空,
纖手撚香□□公。
水部無人廣平去,
后來我輩猶情鐘。
誰噴昭華送愁絕,
叫云三弄怨斜月。
徑須踏雪問前村,
莫待馬蹄如踣鐵。
春風壓盡百花橋,
尊前仍有董嬌嬈。
惜無楚客歌成雪,
空有蕭郎眼似刀。
葉生我密戚,才名宿有聞。為儒號漫士,作吏稱神君。十年臥丘壑,雅意在斯文。結廬橫山畔,屋角饒煙云。
芙蓉圍清池,籬菊初舒芬。我來草堂上,邂逅沮溺群。促坐共傳杯,絲竹鳴宵分。高蹤媲猿鶴,正爾成一軍。
四筵歌既醉,起視各半醺。斜月在木末,清影微氤氳。聚會此時節,諸賢意何云。竊嘆風雅途,俗學方糾紛。
但知逐淫哇,不解謝膻葷。相將飏華袿,無復曳縞裙。筆端出細響,有若蠅與蚊。忍令蕓薤臭,竟等蘭茝薰。
用是懷百憂,徘徊升大墳。詩教苦荒落,久矣待勤耘。誰者起任之,藝林當銘勛。吾黨尚努力,乘茲日未曛。
誰共鵝湖嘉會,遙欽玉局宗風。孝標一論慨應同。閒把危弦調弄。
心契多年見晚,酒醺雙頰潮紅。瓢泉一酌興還濃。樓外狂濤任涌。
花月一春供幾醉,染柳熏梅,費盡鉛華水。簾幕塵塵如夢里,為誰斷送傷心地。
不信東風能換世,過半韶光,怊悵無多事。題淚花枝難遠寄,燕鶯空訴留春計。
六月炎歊苦盛長,
一枝遣伴北窗涼。
此花便合雄文記,
擬為君書瑞應堂。
孤舟清曉下溪灘
為訪梅花不怕寒
忽有一枝橫竹外
醉中推起短篷看
隋堤漠漠柳千條,
回首吳歈冷碧簫。
棖觸蘇臺舊風景,
有人重唱雨瀟瀟。
斜渡溪橋一剎懸,行人報道是青蓮。
同來攬秀無今古,到底巢云孰后先。
盟誓幾疑穿石骨,風流恰喜繞壚煙。
徘徊勝跡巋然在,感慨徒生落照前。
芙蓉作樓。
鸕鶿作洲。
主人有酒宜秋。
插黃花滿頭。
莼湖一舟。
桐江一裘。
山中猿鶴相留。
道先生且休。
憶在嬰兒日,
常依少父傍。
不嗔仲容小,
猶記阿宜長。
誨語祛蒙吝,
埋辭愧惰荒。
從今有疑義,
無復叩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