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少府往唐上
因君灞陵別,故國一回看。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江風轉日暮,山月滿潮寒。
不得同舟望,淹留歲月闌。
因君灞陵別,故國一回看。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江風轉日暮,山月滿潮寒。
不得同舟望,淹留歲月闌。
因為你要去灞陵分別,我回望了一下故鄉。我們曾一同享用美食,如今你先去赴任官職。江風勁吹,天色漸晚,山間明月照著滿潮,透著寒意。我不能與你同船共賞風景,只能在這里長久停留,歲月將盡。
灞陵:漢文帝陵寢,在今陜西西安東郊。
田文飯:田文即孟嘗君,這里指豐盛的飲食。
梅福官:梅福曾任南昌縣尉,這里指代丁少府所任官職。
淹留:長期逗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丁少府前往唐上赴任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較為安穩,詩人與友人分別,心中充滿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現手法。
湘水桃源欲問津,衣冠處處哭秋旻。
寧同白馬殲朝士,肯為黃巾赦黨人!
行澤楚臣應抱石,上書梁獄幾全身。
驚心南國添繒繳,解網還邀圣主恩。
烽煙海內尚兵鏖,奮袖論才得爾曹。
紫塞重彈《白翎雀》,金門競奏《郁輪袍》。
蒼茫夢里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
長嘯獨期千古事,詠懷何必《反離騷》。
醉太平 郵夜
星前角聲。風前笛聲。惱人日夕逢迎。問王程幾程。
別邊酒醒。歸邊夢醒。憂來如月明明。問秋更幾更。
一縣當湖口,孤城跨碧山。
山云抱樹在,江鳥狎人還。
井邑炊煙斷,郊扉雨雪關。
樓船哀暮角,客淚裛潸潸。
漢水奔流急,巴山夜雨寒。
投戈思扼險,拔劍喜登壇。
壯士論功易,饑黎轉餉難。
中原消息近,莫便卸征鞍。
避炎無計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門。
世事竟須從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論。
斷虹殘雨南湖院,粥鼓茶香夢蝶園。
賴有鄭虔歌當泣,燈前霽月上修垣。
古來富貴蹈危機,樂性安貧莫謂非。
未及功名蒼鬢改,欲從疏懶五湖歸。
昔年同志逢時盡,今日相親似子稀。
犀仆忽辭云海上,遠持雙璧扣吾扉。
一年三百六十日,看看逗到今宵畢。
十個有五雙,參禪禪又不知,學道道亦不識。
只遮不知不識四字,正是三世諸佛骨髓。
璧月臨朱拱,金飆拂翠簾。
三秋逢節爽,七帙喜籌添。
天府曾通藉,云林早養恬。
仙才原卓犖,耆德愈撝謙。
秫種陶潛酒,車懸郭賀幨。
雙珠明老蚌,萬軸富牙簽。
臠脯麟堪擘,如瓜棗已甜。
賓筵歡頌禱,五福幾人兼。
吳趨西去接金閶,爛熳燈球月讓光。春色不教拘束住,可憐羅綺夜生香。
火樹銀花巧斗明,笙歌聲沸滿春城。月華西轉星河澹,猶有香車取次行。
千古繁華白下亭,
萬家花柳擁層城。
登臨此去非無地,
彈壓中間要有聲。
江雨蒙蒙江鳥鳴,
柳絲低壓岳家營。
一聲魚笛淪江晚,
篙竹湖邊秋水生。
一番舊事總成空,莫使相思夢里逢。
惆悵陽臺云共雨,陽臺今隔幾千重。
菱鏡堆煙,黛螺過午猶慵掃。
荼蘼開了。衣桁楊花小。
識字鸚哥,婉轉相排調。
愁多少。玉鉤縈抱。羞見紅蘭老。
綠水逐舟行,青山夾岸生。
布帆斜日亂,楓樹遠煙平。
大漢嚴光宅,東安刺史城。
有懷頻覽眺,作賦擬《西征》。
簪萸時節一登臺,迤邐黃花夾路開。
木落蕭條秋意老,風回豗激市聲哀。
千金難覓驊騮種,一榻誰懸梁棟材。
盛世上書猶痛哭,少年人惜洛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