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二首
吳趨西去接金閶,爛熳燈球月讓光。春色不教拘束住,可憐羅綺夜生香。
火樹銀花巧斗明,笙歌聲沸滿春城。月華西轉星河澹,猶有香車取次行。
吳趨西去接金閶,爛熳燈球月讓光。春色不教拘束住,可憐羅綺夜生香。
火樹銀花巧斗明,笙歌聲沸滿春城。月華西轉星河澹,猶有香車取次行。
從吳趨坊往西連接著金閶門,燦爛的燈球連月亮都失去了光芒。春天的景色不受拘束,那些穿著美麗羅綺的女子在夜晚都散發著香氣。燈火輝煌如樹、銀花般巧妙地爭奇斗艷,笙歌喧鬧聲充滿了整個繁華的城市。月亮西轉,星河漸漸暗淡,仍有華麗的馬車一輛接一輛地行駛著。
吳趨:蘇州的街道名。金閶:蘇州古城門名。
爛熳:燦爛。
可憐:可愛。羅綺:指穿著華麗絲綢衣服的人。
火樹銀花:形容燈光和煙火絢麗燦爛。
月華西轉:月亮向西移動。星河澹:星河暗淡。
香車:裝飾華麗的馬車。取次:依次,陸續。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元夕即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熱鬧喜慶的日子。作者可能是在蘇州元夕之夜,被當地熱鬧繁華的景象所感染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蘇州元夕夜的熱鬧場景,通過對燈光、歌舞、車馬等描寫,展現了節日的繁華。語言生動,藝術感染力強,是描繪節日景象的佳作。
金沙堤上見潘安,自愧林居尚鹖冠。明月青山應久別,黃花綠酒又同歡。空洲日暮孤鴻斷,岐路霜飛遠樹寒。明到龍江重回首,別離渾是夢中看。
豪語師唐,婉言宗宋,十之八九如煙。看煙中燭影,做夢里殘篇。更如我、重添恨句,百年之后,知向何邊?且思量、拋筆休辭,攜醉閑眠。與君說處,記樽前、曾約癡癲。論古市荊高,行歌擊筑,酣倚青天。便有烈風吹破,仍長嘯、燕壘臺前。卻而今歸去,柔心俠骨誰憐?
袞繡遺三事,松梅共一川。小溪空勝景,先隴忽新阡。上悟流言妄,人思舊弼賢。忠嘉雖削稿,合付殺青傳。
白日下平陸,北風號枯桑。塵沙動地起,瞇目揚秕糠。我行在中野,況乃久休糧。解裝憩逆旅,笛聲感山陽。舊游盡陳跡,撫事增永傷。故山不可見,憂來忽無方。世事詎有涯,且復陶一觴。
國手傳聞張野狐,清歌最善月中蘆。風前靜洗箜篌耳,別畫明皇按舞圖。
魯國將軍蓋世雄,十年歸臥海門東。舊游臺閣諸公在,當日京師萬馬同。行李忽來人意外,觚棱重入眼明中。圣心政爾思頗牧,待賜臨軒節鉞崇。
年來黃菊也隨時,斗出金盤與玉卮。獨有歲寒心尚在,落英重作楚人詞。
只打野盤無寺宿,不供糊口趁村齋。上戶莫樁虛物力,僧司無得錯推排。
三伏尋花到習池,幽懷真與故人期。出波菡萏晴相并,度檻流螢晚故遲。他日宴游能此地,向來開落果由誰。亦知塵世難逢醉,且把芳筒當酒卮。
江邊事事作山家,復有山齋著水涯。一壑陰晴生草樹,六時喧寂在鶯花。潮尋故步沙頻失,煙疊新痕嶺若加。信宿也知酬對淺,暫將心跡寄幽遐。
短策閒尋句,長歌獨倚樓。野云迷客思,花雨亂春愁。論事思王猛,看書憶馬周。老吾吾道在,一一付滄洲。
池影半城飛絮,雨聲一柱焦桐。東君座客又西東。未嘗新荔子,安問舊芙蓉。春水春云過盡,榴花榴月應秾。虹橋流去碧翁翁。已而殊有限,身外正無窮。
云巖一別幾經年,此日重游亦有緣。祇樹陰森寒帶雨,澗泉澄瑩碧涵天。滿窗風月供吟句,半榻煙霞伴坐禪。乘興更登高處望,好山四面削青蓮。
并州鄰朔方,隆冬冱寒鄉。北風勁且烈,短日惟冷光。層冰堅數丈,壯陰正奪陽。飛雪俄然至,勢如馬脫韁。山河為易色,天地亦茫茫。萬木成琪樹,千家盡玉堂。先生出庭戶,曳杖獨徬徨。雪花似解語,成詩忽數章。六出豐麰麥,載歌民阜康。河汾天獨慳,不見雪飄揚。無路訴真宰,對月轉愁腸。
夾岸春波漾綠蘋,千家晴色照垂綸。獨為煙雨樓中客,遙憶昆明殿里臣。九塞兵車閒仗鉞,五陵冠蓋避埋輪。應知屠狗風塵下,大有華陽擊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