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崗清淮門
風吹蘆葉江頭路,江水江天共秋暮。
邊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鴻向南去。
征鴻自去書不來,遠衣未寄憑誰催。
孤城慘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風吹蘆葉江頭路,江水江天共秋暮。
邊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鴻向南去。
征鴻自去書不來,遠衣未寄憑誰催。
孤城慘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秋風吹拂著江邊道路上的蘆葉,江水和江天一同籠罩在秋暮之中?;春舆吷虾鋪淼迷?,路上行人稀少,只有遠飛的大雁向南飛去。大雁自顧自地飛走,卻沒有帶來書信,遠方親人的衣物還未寄出,又能靠誰去催促呢?孤獨的城池中傳來悲涼的暮笳聲,城下荒蕪的草木一直連接到淮水。
邊淮:淮河邊上。
征鴻:遠飛的大雁。
笳:一種樂器,此處指笳聲。
荒榛:荒蕪的草木。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邊淮景象和凄涼氛圍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戰亂頻繁時期,詩人或許是漂泊在外的旅人,在秋暮時節觸景生情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孤寂與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特定環境下的情感表達。
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
萬疊故山云總隔,兩行香淚血和流。
黃茅莽莽連邊郡,紅葉紛紛落釣舟。
歸計未成年漸老,茱萸羞戴雪霜頭。
靈草靈砂起自然,卻將非外亂烹煎。
黃牙成土堪名藥,秋石為胎本是鉛。
樂道逢來忻且喜,周知體認更完全。
陽施陰授宜消息,不識時人在眼前。
月光紅燄影參差,九衢麗景意躕踟。車馬往來珠無礙,幾人相逐幾人隨。
天河夜靜色如銀,半擁紅街半擁春。山高市邑弦管處,燭殘露顯伴香塵。
傳更漏唱欲將催,百萬燈花燄里開。醉酒狂歌家家客,行坐歡如莫自裁。
去年今夕一般游,桂樹蟾宮慢欹樓。更深漸覺寒氣冷,云搖五色順情流。
善惡由人作,修心勿亂為。邪求無實事,如影定相隨。
妄想終成偽,行貪未可知。天生分異等,道德立尊卑。
日月須明照,聲文垂大教。非言患不及,長順歸仁考。
志廣來遐邇,忠臣持節操。腥膻戎自伏,洞達總機要。
遂性減予憂,玄門境象幽。躬躬勤政理,化被遍恩流。
省己光陰速,一春度一秋。輸他閑取靜,每藉更溫柔。
智者審詳意,聾聽如夢寐。玄穹平覆載,種種乾坤惠。
煩惱深無岸,量寬苞天地。眼前一切類,孰非孰為是。
人心樂樂聚神州,秀麗煙霞勝十洲。
細柳高來齊拂岸,飛鳧時下傍輕舟。
風搖碧浪藏魚窟,園里朱櫻滿樹頭。
歌唱新聲雙揭調,花前別是一般流。
揎衫整羽揩金鏃,圓月開弓射白鷗。
云與山連恒為白,春生夏長莫知秋。
三天得路迷仙府,百辟盈衢從冕旒。
務本含靈皆自化,和平盛世縱遨游。
形影隨人得,精修道不迷。
研窮深理路,造化隠端倪。
云引龍吟穴,風生虎嘯溪。
少知愚豈解,南北與東西。
恍惚人難曉,天仙語默玄。
修心無道理,終日自忙然。
我命真中趣,長生認宿緣。
機權饒使用,圣事不虛傳。
發愿行平等,天觀必照知。
貪嗔常不見,善惡豈相規。
利益恒將正,勿教亂所思。
因緣如響合,變化杳無為。
青松本不樹蕭條,學士因何智自勞。
金水朗然明皎潔,雪山堆積就中高。
志心但覓三神藥,凡目難觀萬里毫。
我獨閑吟誰解意,悠哉麗日壓靈鼇。
何為禪定性心同,解說真如物外空。
幾許修行緣上得,惑多妄想障于聰。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惡都歸萬法中。
應現機關俱寂默,始知明鑒照昏蒙。
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
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長流上澗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輪明月到床前。
干關萬象審消停,子母相傳日月精。
產藥要教千日化,玄門全藉五行清。
靈胎脫體方知圣,鉛汞梯媒不是名。
金鼎就來從變質,陽和陰氣兩俱生。
繼出寵材,睹奧自開。
揣摩三教,百行俱來。
真宗起思,撫掌堪咍。
識業之敏,談論熙哉。
真空達得便須休,二起生三一上求。
謾說希夷來遂古,還知造化不同流。
伏藏密旨機關內,合會非常本自由。
若遇逢師親口訣,才年返少保千秋。
水精宮殿月華明,白玉為墻火不侵。
八境風高駢羽駕,九重天上絳霞深。
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汗漫真游誰得到,桂花香潔影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