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翃中丞東齋賦白玉簪
美矣新成太華峰,翠蓮枝折葉重重。
松陰滿澗閑飛鶴,
因聲遠報浮丘子,不奏登封時不容。
美矣新成太華峰,翠蓮枝折葉重重。
松陰滿澗閑飛鶴,
因聲遠報浮丘子,不奏登封時不容。
新建成的(東西)美得如同太華峰,像翠蓮枝折斷,葉片層層疊疊。松陰布滿山澗,仙鶴悠閑地飛舞。憑借聲音遠遠報知浮丘子,不舉行登封大典是時勢不允許。
太華峰:即華山的山峰,這里形容新建成的事物壯美。
翠蓮:綠色的蓮花,描繪其形態。
浮丘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登封: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大典。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可能是在陳翃中丞新建成東齋后,詩人受邀賦詩作贊,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在欣賞東齋美景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翃中丞東齋,以壯美之景入詩,展現其獨特魅力。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增添了藝術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貌。
幽澗生蕙若,幽渚老江蘺。
榮落人不見,芳香徒爾為。
不及綠萍草,生君紅蓮池。
左右美人弄,朝夕春風吹。
葉洗玉泉水,珠清湛露滋。
心亦愿如此,托君君不知。
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東閣論兵后,南宮草奏期。
人稀傍河處,槐暗入關時。
獨遣吳州客,平陵結夢思。
祈門官罷后,負笈向桃源。
萬卷長開帙,千峰不閉門。
綠楊垂野渡,黃鳥傍山村。
念爾能高枕,丹墀會一論。
秘殿掖垣西,書樓苑樹齊。秋煙凝縹帙,曉色上璇題。
門接承明近,池連太液低。疎鐘文馬駐,繁葉彩禽棲。
職美綸江綍,榮深組及珪。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對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始歡新遇重,還惜舊游暌。
左宦登吳岫,分家渡越溪。賦中頻嘆??,卜處幾聽雞。
望闕應多戀,臨津不用迷。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閨。
奠既備,獻將終。
神行令,瑞飛空。
迎干德,祈歲功。
乘煙燎,儼從風。
野寺江城近,雙旌五馬過。
禪心超忍辱,梵語問多羅。
松林閑僧老,云煙晚日和。
寒塘歸路轉,清磬隔微波。
梁宋人稀鳥自啼,登艫一望倍含凄。
白骨半隨河水去,黃云猶傍郡城低。
平陂戰地花空落,舊苑春田草未齊。
明主頻移虎符守,幾時行縣向黔黎。
遠游悵不樂,茲賞吾道存。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東亭何寥寥,佳境無朝昏。堦墀近洲渚,戶牖當郊原。
矧乃窮周旋,游時怡討論。樹陰蕩瑤瑟,月氣延清尊。
明河帶飛雁,野火連荒村。對此更愁予,悠哉懷故園。
欲向幽偏適,還從絕地移。
秦官鼎食貴,堯世土階卑。
戟戶槐陰滿,書窗竹葉垂。
才分午夜漏,遙隔萬年枝。
北闕深恩在,東林遠夢知。
日斜門掩暎,山遠樹參差。
論道齊鴛翼,題詩憶鳳池。
從公亦何幸,長與珮聲隨。
離人去復留,白馬黑貂裘。
屈指論前事,停鞭惜舊游。
帝鄉那可忘,旅館日堪愁。
誰念無知己,年年睢水流。
欲究先儒教,還過支遁居。
山堦閑聽法,竹逕獨看書。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疎。
風流有佳句,不似帶經鋤。
太皞御氣,句芒肇功。
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神以感通。
鼎俎修蚃,時惟禮崇。
每看苔蘚色,如向簿書閑。
幽思纏芳樹,高情寄遠山。
雨痕連地綠,日色出林斑。
卻笑興公賦,臨危滑石間。
為郎復典郡,錦帳映朱輪。
露冕隨龍節,停橈得水人。
早霜蘆葉變,寒雨石榴新。
莫怪諳風土,三年作逐臣。
整駕升車望寥廓,垂陰薦祉蕩昏氛。
饗時靈貺僾如在,樂罷余聲遙可聞。
飲福陳誠禮容備,撤俎終獻曙光分。
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