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清夫西上
健筆朋儔推許久,芬芬幾播桂花秋。
詞埸多羨君叉手,省戶須看鬼點頭。
昔送廣文生有序,今無瞌睡漢爭籌。
高科遲取君休訝,恩數龍飛榜最優。
健筆朋儔推許久,芬芬幾播桂花秋。
詞埸多羨君叉手,省戶須看鬼點頭。
昔送廣文生有序,今無瞌睡漢爭籌。
高科遲取君休訝,恩數龍飛榜最優。
你文筆剛健,朋友們推崇已久,你的美名如桂花飄香在秋日遠播。在詞壇大家都羨慕你才思敏捷,在官場定會令人折服。昔日我送廣文生有文章記錄,如今沒有渾渾噩噩之人與你競爭。你晚些獲取高科之位不要驚訝,皇恩浩蕩,龍飛榜最為優異。
健筆:剛健的文筆。朋儔:朋友。
芬芬:香氣濃郁,這里指美名傳播。桂花秋:秋季桂花開放之時,常象征美好、高潔。
詞埸:即詞場,指詩詞創作的場所。叉手:形容才思敏捷,一揮而就。
省戶:指中央官署。鬼點頭:形容令人折服。
廣文:指廣文館博士,這里可能指曾送別的一位文人。
瞌睡漢:指渾渾噩噩、不努力之人。爭籌:競爭。
高科:指科舉考試中的高名次。恩數:指皇帝給予的恩典。龍飛榜:指新皇帝即位后首次開科取士的榜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處于科舉考試時期,社會重視文人通過科舉入仕。詩人與陳清夫是朋友,陳清夫準備參加科舉西上赴考,詩人為其送行并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鼓勵和美好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陳清夫赴考,突出陳清夫才華出眾,鼓勵他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送別詩中體現了對友人科舉之路的關注,反映了當時科舉對文人的重要性。
我本江湖人,市朝豈無心。偶然墮世網,如鳥思長林。交親豈不多,之子德我深。
賜沐有余閑,一馬時相尋。茅亭容膝耳,九衢可窺臨。掛壁出古圖,驚笑靡自任。筆墨粗可識,佳處疑非今。佳哉王摩詰,風味我所欽。
自狀釣魚圖,葦間相拏音。有如渼波游,一杜挾兩岑。坐令黃塵中,思落清江潯。
秦子詩思古,清新間雄沈。示我五字句,月杵鳴秋砧。回杯勸摩詰,對畫手自斟。我羨子高趣,子聆我微箴。譬如影與形,妙在同一陰。
我時坐其旁,清風溢幽襟。歸來步長廊,缺月戶半侵。丹青已過鳥,齒頰猶哦吟。煩公有聲畫,相我無弦琴。
三更山吐月,
無睡客還起。
風微一鐸鳴,
歷歷正談此。
此身如傳舍,
幽懷湛秋水。
茲游共昔游,
定非聊爾爾。
連門水竹居,照映麋鹿姿。
子戴靖節巾,得我如遠師。
花黃催重九,羽葆雜金規。
未能沽酒飲,且賦止酒詩。
山僧手種兩山茶
看到婆娑鬢已華
應為客懷驚歲抄
先將春色照天涯
綠裁犀甲層層葉
紅染猩唇艷艷花
凍頰如丹相映渥
不辭沖雨踏泥沙
拄策前年訪草堂
掛帆煙際在西江
詩隨鴻雁來春渚
夢逐蟾蜍入夜窗
辭聘知君追孺子
屢空嗟我似窮龐
菟裘欲買為鄰竝
歲晚相期倒百缸
彊學初無敵,
臨民早有聲。
暮年猶補郡,
余事及談兵。
慷慨聞高誼,
艱難見老成。
蓋棺今已矣,
百世漫空名。
園中主人老書生,
結髪入仕今辭榮。
自培花柳趁時節,
客來時亦倒屣迎。
江西使者歸更早,
功名夙戒良狗烹。
今晨相遇及閑暇,
短榻分坐如意橫。
竹間細路元屈曲,
雪后諸峰自分明。
豈無麗人奉巾櫛,
瓊枝照眼生光晶。
莫遣寒林一片飛
要看縞練粲仙衣
故煩詩伯來傳令
為勒風師少霽威
水部五言誰舉似
孤山一徑久湮微
總輸桃杏快涂抹
占定春光不放歸
日邊高擁瑞云深
萬井喧闐正下臨
金碧樓臺雖禁籞
煙霞巖洞卻山林
巍然而適構千齡運
仰止常傾四海心
此地去天真尺五
九霄歧路不容尋
豐容騰偃月,
骨相本天人。
潛邸恩輝舊,
中闈典冊新。
夢猶驚鷰璽,
光已揜鉤陳。
不忍瞻行殿,
蛛絲網暗塵。
君不見成都郭西有琴臺,長卿遺跡埋黃埃。
千年乃為狐兔窟,化作佛廟空崔嵬。
黃須老人猶記得,昔時荒破樵蘇入。
鉏犂畏淺牛腳勻,古甕耕開數逾十。
乃知昔人用意深,甕下取聲元為琴。
人琴不見甕已掘,唯有鳥雀來悲吟。
一朝風流隨手盡,況復千年何所訊。
安得雄辭吊汝魂,寂寞秋蕪耿寒燐。
五日十日一水石,此言雖工蓋其跡。
請看天地開辟初,豈鑄日魂镕月魄。
忽然而成隨所遇,納護風云元滿肚。
吐為千偈口瀾翻,游戲法中同一趣。
李侯落筆風煙氣,妙處欲回真宰意。
扁舟不動水粘天,落日孤明山若倚。
斷猿吟掛清楓林,澗松倒臥猶十尋。
白鷗似作終老計,浮云自在年何深。
由來神品完天力,一抺江流吞萬磧。
寸量尺度但形摹,畫史如山爾何得。
貴人費盡千黃金,寶奩玉軸誰敢爭。
一聲常賣落公手,世間得喪誰虧盈。
我生懶率更疏放,只有幼輿巖石相。
它時真作畫中人,儻辱書來問無恙。
矯矯子平裔,聲名晚益高。
歸休卜仙隱,題品妙宸豪。
小徑荒松菊,空庭長艾蒿。
閉門便午枕,余事九牛毛。
道人曾得卻暑方,烈日卓午心清涼。
書齋長物復何有,含風竹簟八尺長。
睡魔久困世喧閧,乍入寂境如還鄉。
嗜茶嘗膽汝藥石,煮餅炊飯吾津梁。
古來至人具法眼,凈穢天女猶皮囊。
坐禪入定了十劫,睡蛇有口難螫傷。
要當尋師漸磨洗,想子已聚三月糧。
小兒破賊書能置
此貎恐非山澤癯
東山登臨猶可狀
新亭談笑若為摹
雖疑太傅平生在
不比司空少恨無
只寫君真便相似
向來寧見管夷吾